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胃气主降
胃气主降是实现胃主降浊的前提。胃主降浊为胃的功能之一。浊,指饮食水谷。食物经胃腐熟之后,必须下行进入小肠而进一步消化吸收。这种下行,是赖胃气的通降作用来实现的,因称。
-
久逆
久逆为病机,指脏腑经络之气长期郁滞,不能通畅下行的病机。《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黄疸、暴痛、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
-
呼吸行气
呼吸行气为行气法之一。指针刺时配合患者呼吸来控制针感传导的方法。病位在所取穴位的上方,宜在病人吸气时提针,使气上行;病位在所取穴位的下方,宜在病人呼气时插针,使气下行。《金针赋》:“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进之。”
-
后饭
后饭治疗学术语。指服药后再吃饭,即饭前服药。《素问·病能论》:“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王冰注:“饭后药先,谓之后饭。”高世栻云:“后饭,谓使药下行,而以饭压之。”也有认为是先吃饭后服药的,如马莳云“后饭者,药在饭后也。”
-
地道不通
地道不通指女子月经绝止,不复下行。《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王冰注:“经水绝止,是为地道不通。”
-
虫糖散
处方:五谷虫(炒黄,为末)、黑糖。功能主治:噤口痢。用法用量:拌习,新汲水送下,先以金蟾捣膏,贴脐,引热下行。摘录:《仙拈集》卷一
-
红尖干舌
红尖干舌为舌象。舌尖色红而干。为心火上炎之象,宜用导赤散加童便,引热下行。《外感温热论》:“舌尖绛独干,此心火上炎。”
-
脚气伤寒
脚气伤寒病证名。两跗忽然红肿,因而发热,两胫俱浮作痛之证。见《惠直堂经验方·伤寒门》。治宜消其湿热,从膀胱下行,则身热自退,用顺导汤等方。参见脚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