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腐
《*辞典》:豆腐:出处:《本草图经》拼音名:D uFu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种子的加工制成品。功能主治: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治赤眼,消渴,休息痢;①宁原《食鉴本草》:宽中益气,和脾胃,下大肠浊气,消胀满。③《医林纂要》:清肺热,止咳,消痰。④《本草求真》:治胃火冲击,内热郁蒸,症见消渴、胀满。
-
冻豆腐
2.豆腐内含植物雌激素,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不被氧化破坏,常食可减轻血管系统的破坏,预防骨质疏松、乳腺癌和前腺癌的发生,是更年期妇女的保护神;冻豆腐的食用建议豆腐中缺少人体必需氨基酸-蛋氨酸,烧菜是把它和其它的肉类、蛋类食物搭配一起合用成菜,可大大提高豆腐中蛋白质营养的利用率。
-
水火共制法
水火共制法是中药炮制的一种方法。如地黄、黄精等。3寸,或水面距离瓮子底格3~如大黄、豨莶草、五味子、枣皮、乌梅。本法可分醋煮、豆腐煮、精提三种。操作方法:将药物处理后,用适量醋拌匀,或用等量醋置锅内,加平面水或宽水煎煮,经常翻动,使其受热均匀,煮至醋水基本吸尽取出,如延胡索、大戟、莪术。
-
麻甘豆腐汤
处方:生麻黄2g,生甘草2g(打碎),法半夏6g(打碎),杏仁6g(打碎),豆腐1小块。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再将碗隔水蒸半小时,取出,将药去掉,将碗内水取出,日3次分服(豆腐亦可和入少量酱油调味,拌调后食用)。患儿在三岁时出现气急,喉间痰鸣,至县人民医院检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
葡萄糖内脂
葡萄糖内脂(简称GDL)是由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或其盐类,经纯化脱盐、脱色、浓缩、结晶而制得,是一种多功能食品添加剂。将GDL用于午餐肉和碎猪肉罐头,可增加发色剂的效果,从而降低毒性较大的亚硝酸盐的用量,同时GDL还具有乳化作用,防腐作用等,从而提高肉糜罐头的品质,其最大用量为0.3%。四、作为酸化剂。
-
干豆腐
概述豆腐丝也叫云丝,豆腐丝是半脱水制品,属于豆腐的派生食品。适宜痰火咳嗽哮喘(包括急性支气管炎咳喘)之人食用;干豆腐的食疗功效适宜体虚,营养不良,气血双亏,年老赢瘦之人、适宜糖尿病人、高血脂症、高胆固醇、肥胖者、血管硬化者、妇女产后乳汁不足、痰火咳嗽哮喘、癌症患者食用。
-
九制硫黄丸
9制地黄2两,全归1两,天冬1两,麦冬1两,川芎5钱,陈皮5钱,枸杞5钱,杜仲5钱,茯苓5钱,炙草5钱,前胡5钱,防风5钱,泽泻5钱,蛇床子5钱,五加皮5钱,每硫黄1斤,用药1料,照硫黄递加,用清水煎浓,将硫末投入,煎至药汁干,起出阴干,用糯米煮粥,拌为丸,如绿豆大,阴干,用瓷瓶收贮。注意:忌一切牲畜血及细辛。
-
二豆汤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方之二豆汤:处方:黑豆5升,赤小豆3升,吴茱萸1升,盐3大合。摘录:方出《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八十四《医疗保健汤茶谱》之二豆汤:二豆汤以豆腐、淡豆豉等为主要原料,具有祛寒发汗的功效,对暑湿型流行性感冒有效。
-
油豆腐
概述油豆腐是豆腐的炸制食品,色泽金黄,易吸收汤汁,常被用做入汤的原料。用法用量用真麻油燉熟,于春分、秋分前半月内,每早与小儿频食,痘必稀。油豆腐的营养价值油豆腐富含优质蛋白、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及磷脂等,铁、钙的含量也很高。优质的油豆腐用手捻后能很快恢复原来的形状,充水的油豆腐用力捻时易烂。
-
二妙丹
《痘疹会通》卷四:二妙丹:处方:明雄黄2两,雌黄2钱,豆腐1块(4寸厚,方圆4寸)。若点痘疔时,取鸡冠血、黄酒调稀用之。用法用量:生姜汁调苏合香丸,仍用二陈汤加枳壳、木香煎,调下养正丹50丸。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五引《取效方》《走马疳急方》:组成:铜青、枯矾各等分。功效:杀虫,去湿,止痒。
-
腐巴
《*辞典》:腐巴: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FǔBā别名:锅炙(《药性考》),豆腐锅巴(《慈航活人书》)。功能主治:治翻胃,痢疾,血虚淋浊,肠风下血,血风疮。附方:①治翻胃:豆腐锅巴,黄色者佳,炒研末,每服三钱,沙糖汤调服,白汤下。亦带蜜糖滚水吞下,白带砂糖汤下,热淋尿血白汤下,肠风下血陈酒下。
-
腐乳
腐乳又称豆腐乳,是用大豆、黄酒、高粱酒、红曲等原料先制成豆腐胚,再利用毛霉接种在豆腐胚上经发酵制成的。腐乳的别名:酱豆腐、豆腐乳腐乳的食用量:每次小半块腐乳的营养价值:1.腐乳中维生素B族的含量很丰富,常吃不仅可以补充维生素B12,还能预防老年性痴呆;
-
鸭皂树根
《*辞典》:鸭皂树根:出处: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拼音名:YāZ oSh Gēn别名:绒祖刺(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洋梅花刺根(《云南经济植物》)。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鸭皂树皮条。治肺结核,结核性脓痈,关节炎。附方:①治肺结核:鲜鸭皂树根茎五至八钱,水煎服,体弱者可酌加豆腐或鸡、鸭,日服一次。
-
豆蔻顶
处方:豆蔻1两,红信3钱(用豆腐1大方块,中挖一池,放信于池内,以原豆腐盖好,煮1炷香,去腐用信),朱砂3钱,佗僧5钱。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卜子大。功能主治:吐痰毒,并吐清水。或鳖甲饮、清脾饮补之,若虚冷者,以龙眼汤补之,小儿减半。注意:此方与痰毒顶不可并用,两方相反,慎之。
-
杖疮珍珠散
处方:珍珠(入豆腐内,煮至豆腐起蜂窝时取出,研之)乳香(去油)海螵蛸(水飞)琥珀象皮(炒黄)没药(去油)龙骨(火煅红)儿茶轻粉各3克血竭6克制法:上药研细,瓷瓶密贮。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血敛疮。治杖伤,刀斧砍伤。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七
-
痰毒顶
《串雅补》卷一:方名:痰毒顶组成:白信5钱(用豆腐一大方块,中挖一池,放信于池内,以原豆腐盖好,煮1炷香,去腐用信),生半夏5钱,生南星5钱,腰雄黄5钱。功效:吐痰毒。主治:疟疾。若顶虚眩者,龙眼汤补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神曲糊为丸,如卜子大。
-
豆腐疔
豆腐疔病名。疔肿之形色如豆腐样。出《外科启玄》卷一。又名腐疔。证见其状若豆腐,色白有泡,三日内其疔肿之头顶下陷。证治参见疔疮条。
-
鬼头顶
处方:白信5钱(用豆腐1大方块,中挖一池,放信于池内,以原豆腐盖好,煮1炷香,去腐用信),雄黄5钱,陀僧5钱,生半夏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4日两头疟,哮病。用法用量:每服6丸,姜汤送下。
-
珠珀救苦散
《天花精言》卷六:方名:珠珀救苦散组成:石首鱼枕骨1钱(未经盐渍,鲜黄花鱼脑内白石2块,置水内煮1炷香,研为极细末),京剥牛黄5分,大珍珠5分(将珠下于豆腐内,将豆腐悬于净砂锅内,水煮1炷香,研为极细末),孩儿茶5分,黄柏末3分,大梅花冰片3分,真青黛5分,象皮5分(烧煅存性)、好硼砂3分,琥珀末5分。
-
癫狂马宝散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DiankuangMaobaoSan标准编号:WS3-B-0669-91处方:马宝600g琥珀30g龙涎香30g珍珠(豆腐炙)3g牛黄15g制法:以上五味,分别研成细粉,过筛,配研,过筛,混匀,即得。1g,一日2次。痰热蒙蔽心窍引起的癫狂,口吐涎沫,神识不清,语言谵妄,疯狂打闹,烦躁不安,惊惕失眠,哭笑无常,及精神分裂症等。
-
海菜丸
处方:海藻菜、荞麦(炒,去壳)、白僵蚕(炒断丝)。制法:上为末,取白梅肉泡汤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疬生于头项上交接处,名蛇盘疬者。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临卧米饮送下。其毒当自大便泄去。注意:忌食豆腐、鸡、羊、酒、面。
-
黄白膏
《疡科选粹》卷五:黄白膏:处方:黄蜡7钱,铜绿1分,轻粉6分,白石膏6分。功能主治:臁疮。先1日以豆腐作片子,甘草水煮,候温封疮口,以布系定,次早去腐换膏。摘录:《疡科选粹》卷五《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名:黄白膏组成:炉甘石31g,赤石脂31g,枯矾9g,香白芷9g,松香6g,冰片9g。主治:脓疱疮。
-
回生保命玉咽丹
处方:真犀黄1钱,飞青黛(以青鱼胆汁减半拌透)5钱,硼砂1钱,儿茶1钱,梅片5分,天竺黄1钱5分,珠粉(豆腐内煮过)1钱,制甘石1钱(制炉甘5法,每以甘石煅过5钱,用川黄连1钱、黄柏1钱、黄芩1钱,煎浓汁同甘石再制,将汁尽收入甘石内为度),煅中白4钱。功能主治:咽喉各证,兼口疳、日内腐烂,并口中无端大痛出血。
-
经验化癖千捶膏
处方:皮消(提过明净者)6两,川椒(去目)6两,蓖麻仁(去壳)6两,黄香(即拔过松香)3斤,绿豆半斤。先用麝香少许擦皮肤,使引气透,方覆药,仍以狗皮膏贴,随将有火熨斗,在膏药上熨3-5次,再用绢帛勒之,3日1换,可除病根。注意:忌食苦菜、豆腐、香椿王瓜、茄子、鸡、鱼、醋、猪头肉。摘录:《鲁府禁方》卷三
-
立消疔疮外治神效方
别名:疔疮膏处方:松香20两,没药3两(研极细末),白蜡2两(切,为粗末),铜绿5两(研细,过绢筛,再研至无声为度),黄蜡10两(刮取粗片),百草霜5两(研细,过绢筛,再研至无声为度),明乳香3两(研极细末),麻油6两。功能主治:疔疮。顷刻止痛,次日肿消即愈,已走黄者贴之,亦无不霍然。
-
乌须固本丸
功能主治:治肝肾阴血不足,须发早白。8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注意:服药期间,忌葱、蒜、萝卜、豆腐、烧酒等物。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二
-
大马哈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马哈鱼:拼音名:D MǎHāY 别名:大马哈、大麻哈鱼来源:鲱形目鲑科大马哈鱼OncorhynchusKeta(Walb.),以全鱼入药。生境分布:黑龙江。功能主治:滋养,行水,健胃。治消化不良、膨闷胀饱:大马哈鱼籽1碗,砂仁5两,放至鱼籽上,置通风处干燥,制成粉末,每服2钱,日服3次。
-
豆腐浆
《*辞典》:豆腐浆: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D uFuJiānɡ别名:豆浆(《秘方集验》)制法:参见豆腐条。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补虚润燥,清肺化痰。治虚劳咳嗽,痰火哮喘,便秘,淋浊。②《纲目拾遗》:清咽,祛腻,解盐卤毒。(《经验广集》)④治淋症:六一散冲腐浆食。(《秘方集验》)临床应用:参见黄大豆条。
-
腐卑
别名:小青[湖北]、山膏药、豆腐叶、六月冻、凉粉柴来源: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腐卑PremnamicrophyllaTurcz.,以根及叶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涩,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用于痢疾,阑尾炎,雷公藤中毒;外用治烧烫伤,淋巴结炎,痈肿疮疖,毒蛇咬伤,外伤出血。
-
龙眼花
《*辞典》:龙眼花:出处:《泉州本草》拼音名:LónɡYǎnHuā来源: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花蕾。功能主治:《泉州本草》:"诸种淋症,龙眼花煎汤服;下消、小便如豆腐,龙眼花一两,合猪赤肉炖食,三至五次。
-
五福散
《千金珍秘方选》:组成:硫黄(豆腐内煎9次)5钱,升药底4钱,蝉蜕2钱,东丹(炒黑)2钱。主治:脓窠疥疮。用法用量:以明矾5两熔化,拌入药内,急取下,倾入小竹管内,候冷,劈开取出,麻油磨敷。制备方法:各为细末。
-
天麻丹
《丹溪心法附余》卷四:组成:乌头8两,苍术4两,全蝎1两,荆芥2两,防风2两,天麻2两。主治:诸风瘫痪及白虎历节风。用法用量:临卧时先嚼木瓜1片,以好酒吞下20-30丸。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豆腐和匀作饼,入铜铫以水满煮药至半沉半浮,存性为度,取出,待半干为丸,如梧桐子大,以朱砂为衣。
-
生料四物汤
概述:生料四物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用法用量:水煎服。功能主治:《证治准绳·幼科》集三方之生料四物汤主治血热生疮,遍身肿痒。《医方大成》卷十引汤氏方之生料四物汤:组成:生干地黄、赤芍药、川芎、当归(去芦)、防风各等分,黄芩减半。用药禁忌:忌诸毒食;忌酒、面、猪羊肉、豆腐。
-
牙痛金鞭散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组成:牛黄6分,麝香6分,冰片4钱,明雄黄6钱,珍珠(豆腐炙)2分,硼砂(煅)4钱。功效:清热消肿,杀虫止痛。主治:胃热火盛,牙龈肿硬,牙齿疼痛,虫蛀牙痛。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过罗,装瓶重1分5厘。
-
松黄颐寿丹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前茶汤、白酒任下。制备方法:上为末,如干散难丸,加酒打面糊少许,和之易丸为度,如梧桐子大。用药禁忌:忌豆腐,制药时不可犯铁器。
-
油蜡膏
《本草汇言》卷十九引瓦氏祖传方:方名:油蜡膏组成:珍珠1钱,头生儿胞衣1具。制备方法:以豆腐裹煮真珠一时许,拌灯草同研极细末;头生儿胞衣1具,以银簪穿孔数十,清水涤洗恶血净,火烘干燥,不可焦,研极细末,如不细,再烘再研,务要细如飞面者佳,如内有筋皮坚韧,研不细者,去之;
-
珍珠十宝膏
《疡医大全》卷九:方名:珍珠十宝膏组成:珍珠1钱(豆腐包煮),轻粉5钱,杭粉5钱,潮脑4钱,乳香(去油)2钱,没药(去油)2钱,白蜡8钱,琥珀8分,冰片3分。功效:生肌定痛。制备方法:先将猪板油4两,入锅熬化去渣,再入白蜡化净,离火,入研细珠、轻、杭、乳、没五末,将凝始下冰片、琥珀、潮脑和匀,冷定收贮。
-
神仙汤
《古今医鉴》卷十五:方名:神仙汤组成:白芷1两,防风1两,牛膝1两,五加皮1两,当归1两,连翘1两,威灵仙1两,白鲜皮1两,牙皂3钱,木香3钱,皂角刺3钱,明天麻3钱,白豆蔻610个,土茯苓2斤。主治:天疱、杨梅疮;兼治发背、毒疮。用法用量:水煎,早晚各服1次。用药禁忌:忌食茶、醋、绿豆、豆腐、鸡、羊肉。
-
神异红药丹
《秘传打损扑跌药方》:方名:神异红药丹组成:山羊血5钱,金花石5钱(醋制9次),琥珀5钱(用豆腐制),人参3钱,五铢钱2钱(醋制20次),兔骨5钱(酥油炙),没药5钱(去油),麝香1钱。主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每服3分,用酒调服。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神授定痛丸
《普济方》卷二四二:方名:神授定痛丸组成:草乌头6钱(去皮脐,醋浸,冬10数余日,换好醋晒干),无名异2钱,硫黄3钱。主治:干湿脚气。用法用量:每服20丸,井花水送服。10日后15丸,20日后10丸,30日病除后,时时服10丸。制备方法:上为末,薤白汁为丸,葱白亦可。用药禁忌:忌豆腐。
-
珠黄保生丹
功效:清热退烧,祛风化痰。主治:小儿内热火盛,头痛身烧,咳嗽痰喘,惊风抽搐。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1日2次,周岁小儿酌减。制备方法:上药混合均匀,炼蜜为丸,重5分,金衣36片,蜡皮封固。附注:本方方名,《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方)引作 珠黄宝生丹。
-
秘授九灵丹
《同寿录》卷二:方名:秘授九灵丹组成:真西牛黄5钱,真狗宝5钱(雪白而细纹旋透者佳),赤石脂2两5钱(醋煅9次),上好沉香1两5钱,真琥珀2两5钱(同灯草研),麝香5钱(真当门子),新珍珠100粒(重5钱者。嵌豆腐内煮数滚取出,同灯草研),劈朱砂1两5钱(一半为衣),金箔1000张。主治:膈噎至重者。
-
眼药膏
《奇方类编》卷上:方名:眼药膏组成:苏仁4两(去壳取仁,以纸夹压去油净,入眼不疼为度,只存5钱,配后药),熊胆5分,珍珠3分(豆腐内煮过,研极细,无声为度),乳香(去油)3分,没药(去油)3分,南硼砂5分,麝5厘,冰片1钱。用法用量:点眼。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用蒸熟蜜8钱和匀,研在一处收贮。
-
大豆属
中文名大豆属拼音名dadoushu拉丁名Glycine中国植物志41:233描述GlycineWilld.大豆属,蝶形花科,约10种,分布于东半球温带和热带地区,我国有7种,南北均产之,其中大豆G.soja(L.多年生缠绕、攀援或匍匐草本;羽状复叶有小叶3枚,有小托叶;雄蕊10,单体,或对旗瓣的1枚离生而成二体(9+1);子房有胚珠数颗;
-
香干
概述香干是豆腐的再加工制品,硬中带韧,咸香爽口;香干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食盐、茴香、花椒、大料、干姜等调料,既香又鲜,久吃不厌。香干的别名五香豆腐干香干的食用量每餐30克左右香干的营养价值香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钙、铁、镁、锌等营养元素,营养价值较高。老人、缺铁性贫血患者尤其要少食。
-
山膏药
概述:山膏药为中药名,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本草经集注》记载的腐婶之别名。别名:小青、凉粉柴、山膏药、六月冻来源及产地:马鞭草科植物豆腐木PremnamicrophyllaTurcz.的根或茎、叶。分布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区。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体外试验,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
六月冻
概述:六月冻为中药名,出自《江西草药》,为《本草经集注》记载的腐婢之别名。别名:小青、凉粉柴、山膏药、六月冻。来源及产地:马鞭草科植物豆腐木PremnamicrophyllaTurcz.的根或茎、叶。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2.治痈肿疮疖,外伤出血,蛇咬伤,烫伤。体外试验,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
白氏眼药
概述:白氏眼药即《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记载的白敬宇眼药的别名。组成:珍珠(豆腐炙)15g,麝香7.5g,熊胆60g,冰片506g,硇砂3g,煅炉甘石515g,煅石决明300g,乌贼骨283.5g。或将药粉加入凡士林油及液状石蜡,混合为膏,用少许点入大眼角内。功能主治:功能明目消肿,散风止痒。
-
芝麻菱
概述:芝麻菱为中药名,出自《中国医学大辞典》,为《本草纲目》记载的麻秸之别名。来源及产地:胡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indicumDC.的茎。功能主治:1.治小儿盐哮。内服:烧存性研末,以淡豆腐蘸食。2.治周身浮肿,胀满气喘。内服:60g,加红糖30g,炖服。药理作用:全草的水提取物对离体豚鼠子富有兴奋作用。
-
雪里蕻
雪里蕻的营养成分:雪里蕻营养丰富,每500克含蛋白质11.9克、脂肪2.6克、碳水化合物12.3克、粗纤维4.3克、钙999毫克、胡萝卜素6.2毫克、硫胺素0.3毫克、核黄素0.6毫克、尼克酸3.4毫克、维生素C353毫克。雪里蕻的食疗功效:雪里蕻与嫩豆腐、生姜、葱白同煎,可治疗风寒感冒;雪里蕻与粳米同煮粥,可治疗胸闷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