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仙子
1.治癫狂,风痫,胃痛,腹痛,哮喘,久泻,久痢,脱肛。天仙子的药典标准:品名:天仙子TianxianziHYOSCYAMISEMEN来源:本品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nigFerL.的干燥成熟种子。以甲醇一乙腈-30mmol/L酷酸钠缓冲液(含0.02%三乙胺、0.3%四氢呋喃,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6.0)(10:5:85)为流动相;
-
炼砂丹
处方:辰砂1两,天仙子(择净)1两。制法:上以水1碗,银器内煮,令天仙子芽出,去天仙子不用;将辰砂研令极细,滴水炼蜜为丸,如豌豆大。功能主治:心狂。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人参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十八引《指南方》
-
天仙丹
《疡科纲要》卷下:组成:三仙大红升丹(须自炼者为佳)2两,天仙子6两(研极细),五虎拔毒丹1两,梅片3钱。功效:提脓拔毒,去恶腐。考《本草纲目》有莨菪子,一名天仙子,而所载形色性情,实非此药,或粤省所独有,未入本草之物,颐用之有年,恃为利器,爰合以三仙丹数味,配为一种末子,专治大毒大腐。
-
胃痛宁片
胃痛宁片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WeitongningPian处方:蒲公英提取物300g氢氧化铝300g甘草干浸膏210g天仙子浸膏25g龙胆粉155g小茴香油4ml制法:以上六味,除小茴香油外,取蒲公英提取物等五味混匀,制成颗粒,干燥。鉴别:取本品5g,研碎,加正丁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
天仙子属
中文名天仙子属拼音名tianxianzishu拉丁名Hyoscyamus中国植物志67(1):30描述HyoscyamusL.天仙子属,茄科,约20种,分布于北非、欧洲和亚洲,我国有天仙子H.niger.L.等3种,产西南部和东北部。根、叶、种子含莨菪碱及东莨菪碱,可作镇咳药及麻醉剂。萼5齿裂,结果时扩大,有明显纵肋,裂片张开,顶有硬针刺;
-
天仙子碱
概述:莨菪碱亦称天仙子碱。是从中药天仙子、洋金花中分离的颠茄生物碱之一,其结构为由莨菪醇和莨菪酸缩合而生成的酯。治疗:阿托品的治疗要点为:1.口服阿托品中毒者应立即停药,进行催吐,或用阿扑吗啡皮下注射催吐,并用温开水或1:5000高锰酸钾液洗胃,继之以50%硫酸镁溶液60ml导泻,生理盐水高位洗肠。
-
莨菪叶
《*辞典》:莨菪叶:出处:《科学的民间药草》拼音名:L nɡD nɡY 别名:铃铛草(《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麻性草(《湖南药物志》)。另含一种苦甙名天仙子苦甙。性味:《陕甘宁青中草药选》:苦,寒,有大毒。治胃痛,齿痛,气管炎咳喘。④《内蒙古中草药》:镇痛,解痉,止泻,治气管炎,咳嗽,气喘。
-
莨菪碱
概述:莨菪碱亦称天仙子碱。是从中药天仙子、洋金花中分离的颠茄生物碱之一,其结构为由莨菪醇和莨菪酸缩合而生成的酯。治疗:阿托品的治疗要点为:1.口服阿托品中毒者应立即停药,进行催吐,或用阿扑吗啡皮下注射催吐,并用温开水或1:5000高锰酸钾液洗胃,继之以50%硫酸镁溶液60ml导泻,生理盐水高位洗肠。
-
小颠茄子
概述:小颠茄子为中药名,出自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本草图经》记载的天仙子之别名。性味归经:苦,温,有大毒。功能主治:镇痉,镇痛,定痫,平喘,止泻。1.治癫狂,风痫,胃痛,腹痛,哮喘,久泻,久痢,脱肛。化学成分:本品含生物碱,主要为天仙子胺(即莨菪碱)、阿托品及天仙子碱(即东莨菪碱)。
-
牙痛子
概述:牙痛子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原始》,为《本草图经》记载的天仙子之别名。性味归经:苦,温,有大毒。入心、肝、胃经。功能主治:镇痉,镇痛,定痫,平喘,止泻。1.治癫狂,风痫,胃痛,腹痛,哮喘,久泻,久痢,脱肛。化学成分:本品含生物碱,主要为天仙子胺(即莨菪碱)、阿托品及天仙子碱(即东莨菪碱)。
-
安喘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AnchuanPian处方:野马追6250g天仙子156g蝉脱1250g牡荆油5g盐酸克仑特罗12g马来酸氯苯那敏0.8g制法:以上六味,取野马追、天仙子、蝉脱用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药液,滤过,回收乙醇至药液含醇量为30~鉴别:取本品10片,研细,加石油醚(60~功能与主治:止咳祛痰,宣肺平喘。
-
溃疡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KuiyangPian标准编号:WS3-B-3699-98处方:海螺蛸250g枯矾150g天仙子10g延胡索80g白芨50g乌药30g制法:元胡,白芨,乌药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流浸膏状;(2)取本品6片、研细,加稀盐酸10ml,即泡沸,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产生白色沉淀。
-
曼陀罗根
《*辞典》:曼陀罗根:出处:《陆川本草》拼音名:M nTu Lu Gēn来源:为茄科植物白曼陀罗或毛曼陀罗等的根。生物碱中有天仙子胺,天仙子碱、红古豆碱、7-羟-3,6-双巴豆酰氧基托烷、阿托品等。在植物生长后期,根含阿托品酯酶,它催化阿托品变为托品碱和托品酸,此酶最适pH为4.7~
-
曼陀罗叶
《*辞典》:曼陀罗叶: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拼音名:M nTu Lu Y 来源:为茄科植物白曼陀罗或毛曼陀罗等的叶。0.45%,其组成主要是天仙子胺、天仙子碱、阿托品、红古豆碱、陀罗碱、7-羟-3,6-双巴豆酰氧基托烷等。(《闽南民间草药》)临床应用:治疗慢性瘘管:曼陀罗叶对瘘孔有吸脓和刺激肉芽生长的作用。
-
曼陀罗子
治喘咳,惊痫,风寒湿痹,泻痢,脱肛,跌打损伤。③《四川中药志》:能祛风胜湿,定喘消肿。(《上海常用中草药》)临床应用: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用曼陀罗子1份,搜山虎根(杜鹃花科羊踯躅的根)4份,焙干研粉,制成片剂,每片0.3克,每次1~此外,曾以曼陀罗全草的煎剂及曼陀罗提取物的溶液,用于白内障针拨手术。
-
山茄花
概述:山茄花为中药名,出自《扁鹊心书》。别名:曼陀罗花、风茄花、山茄花、胡茄花、酒醉花来源及产地:茄科植物白曼陀罗DaturametelL.或毛曼陀罗D.innoxiaMill.的花。性味归经:辛,温,有大毒。3.风湿痹痛,寒湿脚气。化学成分:白曼陀罗和毛曼陀罗的花均含天仙子胺(莨菪碱)、天仙子碱(东莨菪碱)和去甲天仙子胺。
-
天仙散
《杨氏家藏方》卷四:组成:天仙子3两,草乌头(生,去皮尖)3两,蛇床子3两,牡蛎(煅)3两,干姜(炮)3两。主治:遍身麻木,腰脚疼痛,筋急骨疼。《圣济总录》卷七十七:组成:天仙子2两,铅丹2两,大枣30枚(去核,3味同捣作饼子,炭火烧通赤,入地坑出火毒,为末),诃黎勒皮1两(末),赤石脂半两(烧过,细研)。
-
风茄花
概述:风茄花为中药名,出自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药物图考》记载的洋金花之别名。性味归经:辛,温,有大毒。入肺、肝经。1.治支气管哮喘。用本品切丝,和入烟丝中燃吸,作临时平喘用。3.风湿痹痛,寒湿脚气。化学成分:白曼陀罗和毛曼陀罗的花均含天仙子胺(莨菪碱)、天仙子碱(东莨菪碱)和去甲天仙子胺。
-
含毒性药材中成药转换为非处方药评价处理原则
有毒::干漆、土荆皮、山豆根、千金子霜、制川乌、制天南星、木鳖子、制甘遂、仙茅、制白附子、白果、朱砂、华山参、全蝎、芫花、苍耳子、两头尖、制附子、苦楝皮、金钱白花蛇、京大戟、制草乌、牵牛子、香加皮、常山、商陆、硫黄、蓖麻子、蜈蚣、罂粟壳、蕲蛇、三棵针、白屈菜、臭灵丹草、制狼毒。
-
八号大有方
概述:八号大有方为方剂名,出自《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方,即《痧胀玉衡》卷下方之沉香丸。组成:沉香、槟榔、姜黄各五钱,莱菔子、枳实、厚朴各七钱,三棱、莪术、陈皮、天仙子各六钱,白豆蔻仁、乌药各四钱,木香三钱。制法:为末,水泛为丸,绿豆大。功能主治:治痧气急,胸腹胀痛,迷闷昏沉。
-
九号坎象方
概述:九号坎象方为方剂名,出自《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方,即《痧胀玉衡》卷下方记载的沉香阿魏丸。别名:沉香阿魏丸、九号坎象方处方:五灵脂、陈皮各一两,青皮、天仙子、姜黄、莪术、三棱各七钱,枳实六钱,阿魏一钱。功能主治:治痧气壅血阻,昏迷不醒,偏身沉重,不能转侧者。
-
大搜山虎
别名:大搜山虎、山野烟、山茄子来源及产地:茄科植物三分三AnisodusacutangulusC.Y.WuetC.Chen的根。性味:辛、苦,温,有大毒。化学成分:本品含樟柳碱、东莨菪碱、天仙子胺(莨菪碱)、红古豆碱等多种生物碱。天仙子碱、樟柳碱有阿托品样作用,并能扩大瞳孔,抑制唾液分泌,松弛平滑肌,解除有机磷中毒。
-
山茄子
茄科植物三分三的根·山茄子:山茄子为中药名,出自《云南中草药》。化学成分:本品含樟柳碱、东莨菪碱、天仙子胺(莨菪碱)、红古豆碱等多种生物碱。紫金牛科植物杜茎山的根或茎叶·山茄子:山茄子为中药名,出自《草药手册》。
-
五仙丸
《圣济总录》卷一四四:方名:五仙丸组成:自然铜4两(火烧醋淬2-7遍),大栗100枚(去皮,生用),黑豆1升(汤浸,去皮),白桑柴灰2升,接骨木灰1升。主治:伤折筋骨。《医学纲目》卷十七:方名:五仙丸组成:天仙子、五灵脂。《回春》卷四:方名:五仙丸组成:大黄4两,皂角1两,雷丸1两,苦楝根1两,木香。
-
假酸浆
《*辞典》:假酸浆: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JiǎSuānJiānɡ别名:水晶凉粉(《贵州草药》),蓝花天仙子、大千生(《云南中草药》),冰粉(《云南中草药选》),鞭打绣球、草本酸木瓜(《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苦莪(《广西药植名录》)。花冠漏斗状,径约3厘米,花筒内面基部有5个紫斑。
-
莨菪根
《*辞典》:莨菪根:出处:《纲目》拼音名:L nɡD nɡGēn来源:为茄科植物茛菪的根,秋季拔嫩全株,切下根部,洗净晒干。化学成份:根中生物碱多于叶,除含天仙子胺和东莨菪碱外,尚合去水阿托品,托品碱和四甲基二氨基丁烷。4小时后发生下述中毒症状:㈠颜面潮红,瞳孔散大,腺体分泌减少;②《本经逢原》:苦辛,有毒。
-
莨菪
拼音名:L nɡD nɡ别名:天仙子、横唐、行唐性味:(子)苦、寒、无毒。一天内分三次饮完。和莨菪三钱(炒),大草乌头、甘草各半两,五灵脂一两,共研为末。用干枣十个,去核,填入莨菪子,扎定,烧存性。安服有微热。又方:把莨菪子装入瓶内,热汤淋药得气,吸入口中,药冷即换。9、风毒咽肿或瘰疬咽肿,吞水不下。
-
唐古特马尿泡
出处:《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拼音名:T nɡGǔT MǎNi oP o别名:马尿泡、羊尿泡(《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唐传尕保(藏名)。来源:为茄科植物唐古特马尿泡的种子及根。10月挖根,晒干。茎直立,短租,被稀疏柔毛或腺毛。生境分布:生于高山、砂砾地及较干旱的草原、路旁。水煎外洗患处,一日三次;
-
润泽丸
《普济方》卷二八○:方名:润泽丸组成:大黄1两,黑牵牛(半生半熟)1两,天仙子1两。主治:遍身热疮疥。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温水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皂角子为丸。
-
推水散
《卫生总微》卷十二:方名:推水散组成:天仙子(不以多少,新瓦上焙干,4月间采,又名水仙子,乃蝌蚪也),干姜1两(炮),乌梅肉1两(焙秤),汤瓶碱半两,甘草1分。主治:小儿疳渴,众药不效者。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或1字,煎水索头汤放冷调下,无时。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温内玉抱肚
《医方类聚》卷二一○引《施圆端效方》:方名:温内玉抱肚别名:玉襮肚组成:川乌、细辛、良姜、天仙子、肉桂、牡蛎粉、胡椒、干姜。主治:妇人虚,带下赤白,绝孕。阴毒伤寒。用法用量:醋糊调涂脐下,绵衣覆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附注:玉襮肚(《卫生宝鉴》卷十五)。
-
沉香阿魏丸
《痧胀玉衡》卷下:沉香阿魏丸:别名:石一、九号坎象方处方:五灵脂1两,广皮1两,青皮7钱,天仙子7钱,姜黄7钱,蓬术7钱,三棱7钱,枳壳6钱,白豆仁5钱,乌药5钱,木香2钱,沉香2钱,阿魏1钱。血气,以温酒醋汤送下。主治:胃心痛,腹胁虚胀,胸膈不利,痰逆不思食,呕吐酸水。主治:肾脏风虚劳气,奔冲闷乱。
-
春化素
春化素是指由受春化处理的植物,形成对花芽分化所必需的假想激素类物质。然而,这个试验是在春化处理后,置于长日照条件下的植物才能形成成花激素,这就对春化素是通过嫁接面进行转移的说法留有很大的疑点。此外,也有些试验间接地暗示着有春化素,但没有确切的证据。
-
马尿泡
茄科植物马尿泡的根·马尿泡:马尿泡为中药名,出自《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化学成分:本品含山莨菪碱、天仙子胺(莨菪碱)、和天仙子碱(东莨菪碱)。(3)取本品粉末1g,加氨水润湿,用氯仿10ml回流提取,滤过,滤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有淡蓝紫色荧光。1.治风湿关节疼痛,小便不利,带下,尿路结石。
-
保真护命丹
《普济方》卷二六五处方天麻(锉)4两,牛膝(去苗,锉)4两,天仙子1升(净肉,炒黄)。制法上以绢袋盛,浸酒中7日7夜,取药炒干为末,用浸药酒和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消阴。主阴气太盛,五脏昏浊,食毕困乏,虽未中年,衰老先至。用法用量每日20丸,空心酒送下。
-
当归没药丸
《产乳备要》:当归没药丸:处方:当归(锉,炒)、没药、天仙子(炒黑色)、干姜(炮)、苍术(炒黄色)、芍药、熟干地黄、川芎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怠惰嗜卧,以致虚劳。主治:妇人血气不调,月水滞涩,身体麻痹瘙痒疼痛,饮食减少,面黄肌瘦,背脊拘急,骨间痠痛,多吐清水,脐腹胀闷。
-
护命丹
《圣济总录》卷一九八:护命丹:处方:天麻(锉)4两,牛膝(去苗,锉)4两,天仙子1斤(淘净,炒黄)。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八《永乐大典》卷九七八引《经验普济加减方》:护命丹:处方:天南星、白矾(枯)3钱,干蝎3钱,轻粉1钱,朱砂1钱(研),雄黄1钱(研),巴豆霜1钱。用法用量:每服5-7丸,金银薄荷汤送下。
-
溃疡散
制法:氢氧化铝2份,共为细末。摘录:《新急腹症学》《北京市中成药规范》:溃疡散:处方:甘草膏400斤,延胡索(醋制)180斤,白及180斤,海螵蛸180斤,黄芩(去糟朽)360斤,苡仁米(炒)180斤,泽泻120斤,天仙子3斤。主用于饮食不节伤胃引起的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急慢性胃炎,吐酸胃疼。
-
赛莨菪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拼音名:S iL nɡD nɡ别名:山烟、唐古特山莨菪(《西藏常用中草药》)。茎、叶、种子均含东莨菪碱、阿托品、红古豆碱。毒性:服赛莨菪过量后发生口干舌燥,面颊潮红,心跳加快,瞳孔散大,昏迷等中毒症状者,须早期洗胃,灌服黄土澄清液或冷稀粥,同时注射毛果芸香碱,输液及其它对症治疗。
-
天仙烟
《仙拈集》卷二:组成:天仙子(即韭菜子)1撮。主治:虫牙。用法用量:水1大瓷盏,1碗覆水中,置韭子于瓷盏底内,点火烧之,水盆上盖酒漏斗1个,烟从孔出,将痛牙熏之,虫自水中出。用药禁忌:不可多熏,恐致牙动。
-
万圣神应丹
《儒门事亲》卷十五:方名:万圣神应丹别名:万全神应丹、神应丹组成:莨菪科(一名天仙子。先用象牙末于疮口上贴之,后用前药。制备方法:用净水洗了,以石臼捣如泥为丸,如弹子大,黄丹为衣,以纸袋封了,悬于高处阴干。附注:万全神应丹(《医学纲目》卷二十)、神应丹(《疡科选粹》卷七)。
-
神翁地仙丹
主治:风痹脚气。用法用量:每服30丸,茶清或酒送下,病甚者频进。制备方法:上为末,同入白胶香、木鳖子末,用隔年好醋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附注:地仙丹(《普济方》卷二四一)。
-
消炎止痛膏
消炎止痛膏药典标准:品名:消炎止痛膏XiaoyanZhitongGao处方:颠茄流浸膏200g、樟脑80g、冰片100g、薄荷脑280g、麝香草酚68g、盐酸苯海拉明16g、水杨酸甲酯60g、桉油40g制法:以上八味,混匀;含膏量:取本品,用乙醚作溶剂,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I第一法)。2片,一日1~
-
醉红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七:方名:醉红散组成:蜈蚣1条(炙),白僵蚕(炒,去丝嘴)7枚,全蝎(去毒)7枚,香白芷1钱,朱砂(别研)1钱,天仙子1字,曼陀罗花7枚,天南星1枚(大者,作合子,将天南星碎末塞之,用无灰酒浸1宿,湿纸裹,入地坑内,盖合坑口,用炭火2斤煅,时取开用酒浇之,侯火尽取出,焙干)。
-
长日照植物
长日照植物指如果给予比临界暗期(criticaldarkPeriod)长的连续暗期的光周期,花芽便不能形成,或花芽形成受到阻抑的植物。在自然界里,当日照比较长的时候,花芽便进行分化。例如菠菜、天仙子、莳萝、高雪 、小麦等。临界暗期的长短因植物而异,多为10—14小时。长日照处理前,多数植物需要低温处理。
-
毒性药品管理品种
①毒性中药品种:砒石(红砒、白砒)、砒霜、生川乌、生马钱子、生甘遂、雄黄、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水银、生巴豆、生千金子、生半夏、斑螫、青娘虫、生天仙子、生南星、红粉、生藤黄、雪上一枝蒿、生狼毒、轻粉、闹阳花、红升丹、红娘虫、蟾酥、白降丹、洋金花。
-
东茛菪碱
东茛菪碱亦称天仙子碱。是从中药天仙子、洋金花中分离的具有抗胆碱作用的氨基醇酯类生物碱,为粘性液体。存在于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nigerL.种子,东莨菪ScopoliajaponicaMaxim.根、颠茄AtropabelladonnaL.叶、白曼陀罗DaturametelL.花、唐古特山莨菪AnisodustanguticusPascher根及种子。
-
山野烟
别名:大搜山虎、山野烟、山茄子来源及产地:茄科植物三分三AnisodusacutangulusC.Y.WuetC.Chen的根。性味:辛、苦,温,有大毒。化学成分:本品含樟柳碱、东莨菪碱、天仙子胺(莨菪碱)、红古豆碱等多种生物碱。天仙子碱、樟柳碱有阿托品样作用,并能扩大瞳孔,抑制唾液分泌,松弛平滑肌,解除有机磷中毒。
-
天莲子根
概述:天莲子根为中药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为《云南中草药》记载的搜山虎之别名。别名:天蓬子根、拟颠茄来源及产地:茄科植物新莨菪ScopoliasinensisHemsl.的根。治风寒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瘫痪,破伤风,跌打损伤。化学成分:本品含樟柳碱、天仙子胺(莨菪碱)、红古豆碱。药理作用:樟柳碱有阿托品样作用。
-
羊尿泡
概述:羊尿泡为中药名,见《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马尿泡之别名。性味:微苦、辛,寒,有毒。功能主治:镇痛,解痉,杀虫,消炎。①治胃肠痉挛疼痛,白喉,炭疽。②治疮疡,无名肿毒,皮肤瘙痒。化学成分:本品含山莨菪碱、天仙子胺(莨菪碱)、和天仙子碱(东莨菪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