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置针
置针即留针。留针指针刺入穴位后,根据病情的需要和刺法的特点将针留置适当的时间。留针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而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后,即可出针,或留针10~若不得气时,亦可静以久留,以待气至。《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
-
静脉留置针
概述:静脉留置针也叫短期套管针,是由钢针和静脉导管组成的输液工具,穿刺结束后只留软管在血管内,软管在血管内呈漂浮状态,不必担心因为肢体的活动而刺破静脉壁,从而保护了宝宝的静脉血管。静脉留置针的优点:留置针套管柔软、韧性大,不易损伤血管壁而外渗,使宝宝在输液过程中避免了跑液、渗液现象。
-
周围静脉途径输注营养
操作名称:周围静脉途径输注营养适应证:周围静脉途径输注营养适用于:1.肠外营养不超过10d。方法:1.置管原则:(1)周围静脉输注必须选择留置针。(3)进针角度以15°~(4)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部位有无红肿,询问病人有无疼痛、不适,重视病人的主诉。休克或肢体神经障碍患者可无感觉。
-
引产阴道分娩临床路径(2016年版)
基本信息:《引产阴道分娩临床路径(2016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12月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315号)印发。(2)凝血功能;: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如合并GBS感染,临产后需青霉素治疗)2、宫缩诱导药物(八)分娩方式的选择。
-
留
《灵枢·五变》:“胸中蓄积,血气逆留。”又:“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见“留血”。③针术的一种,今称留针法。即针刺得气后,置针于穴上一定的时间,然后再出针。多适用于虚寒之证。《灵枢·经脉》:“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见“留者攻之”。
-
进针器
进针器为针刺辅助用具。是一种利用弹簧装置将针迅速刺入皮下的器具,以其速度较快,可以减轻痛感。进针器有塑料或金属制品,结构可分置针管、弹簧盒、调节杆和拉条等几部分。将针刺入皮下后,再施手法运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