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躄
躄挛躄,足不能行之证。《灵枢·热病》:“热病面青脑痛……筋躄目浸,索筋于肝,不得索之金,金者肺也。”张介宾注:“筋躄者,足不能行也。”
-
胆虚
胆气虚怯出现的证候。《脉经》卷二“胆虚…病苦眩、厥、痿、足指不能摇、躄、坐不能起、僵仆、目黄、失精(目巟)(目巟)。”《本草经疏》:“胆虚二证:易惊,属胆气虚;证见多疑虑,常叹息,不得眠,或口苦目黄,呕苦水等。治宜温胆补虚,选用十味温胆汤、定志丸等方。
-
茵芋淋浸方
《圣济总录》卷九:方名:茵芋淋浸方组成:茵芋(去粗茎)3两,独活(去芦头)6两,防己4两,疾藜子(去角,生用)3升,椒(去目及闭口者)1升。主治:中风,手足偏枯挛躄,不随屈伸。用法用量:以清浆水3斗,煮取2斗,去滓,钠盐2两半,适寒温用,淋浸所患手足,水不温即止。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
癃
《素问·奇病论》:“有癃者,一日数十溲。”《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癃,痔,遗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淋闭叙论》:“淋,古谓之癃。”②指小便不利,属癃闭之轻者。《类证治裁·闭癃遗溺》:“闭者小便不通,癃者小便不利。”一说罢癃病为背疾,腰曲而背隆高;一说为躄,指足不能行之疾。
-
无小球肾
无小球肾是在肾脏里无肾小球,见于海产硬骨鱼类中的、躄鱼、海马、大杜父鱼等。这种肾脏仅由近位细尿管和收集管组成。在细尿管由分泌的水分、离子和含氮废物等组成尿。
-
胆虚寒
胆虚寒证候名。《千金要方》卷十二:“左手关上脉阳虚者,足少阳经也。病苦眩厥痿,足指不能摇,躄不能起,僵仆,目黄,失精(目巟)(目巟),名曰胆虚寒也。”
-
搏脉
搏脉指脉来搏击应指。《素问·玉版论要篇》:“搏脉痹躄,寒热之交。”
-
布精起痿汤
《古今名方》引吴承忠家传验方处方肥玉竹9g,炒薏苡仁9g,天门冬4.5g,麦门冬4.5g,怀牛膝4.5g,怀山药4.5g,蒸白术4.5g,白茯苓4.5g,炙黄柏2.4g,炙甘草2.4g。功能主治输布津液,濡煦气血。主温热病后足躄不能行,或因温证误服辛温而成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