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水下百刻
漏水下百刻为古计时法。见《黄帝内经灵枢·五十营》。在未发明钟表之前,古人以铜壶刻纹漏水以计时,名曰铜壶滴漏。一昼夜定为百刻,故曰。
漏
概述:漏为病证名。瘘管或窦道的外口·漏:漏(leak)通瘘。外用药线引流,肛瘘可用挂线疗法。《黄帝内经灵枢·五十营》:“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因醉取风为漏风,其状恶风多汗,少气,口干善渴,近衣则身如火烧,临食则汗流如雨,骨节懈惰,不欲自劳。”亦可用泽泻散、白术散、漏风汤等方。
百刻
百刻古代计时法。古时以漏壶为计时器,上有刻度,百刻为一昼夜。《灵枢·五十营》:“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