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肺热痿
肺热痿痿证之一。见《医宗必读·痿》。即皮毛痿。详该条。
-
皮痿
皮痿为病证名。痿证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病者肺热,皮虚弱薄,著足痿躄,其色白而毛败,名曰皮痿,由肺热叶焦使然也。”皮毛痿又名皮痿、肺热痿,亦称肺痿。《黄帝内经素问·痿论》:“肺主身之皮毛,…治宜清热生津,养阴润肺。选用二母二冬汤、知柏天地煎、清燥救肺汤、犀角桔梗汤、玉华煎等方。
-
皮毛痿
选用二母二冬汤、知柏天地煎、清燥救肺汤、犀角桔梗汤、玉华煎等方。朱丹溪倡肾水不能胜心火,火上烁肺与湿热、湿痰、瘀血,可以致痿。后世又有暑痿、夏痿、食积痿、血虚痿、气虚痿、肾肝下虚痿、痢后痿等名。此外,尚有清热润燥、清热燥湿、滋阴养血、补益肝肾、益气健脾、化痰、行瘀、消导等,并可结合针灸、推拿。
-
肺热痿软
又名肺热痿。因郁火克金,肺热叶焦,或肾火上炎所致。症见皮肤干燥枯槁,喘息咳逆,下肢痿软。《症因脉治》卷三:“肺热痿软之症,皮质干揭,上则喘咳,下则挛拳。此《内经》肺热成痿之症也。”治宜滋肾清肺,肾火上炎,用知柏天地煎、玄武胶为丸;肺中伏火,用二母二冬汤合家秘泻白散。参见痿、皮毛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