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痫
暴痫病证名。骤然发作的痫证。《千金要方》卷五:“小儿暴痫者,身躯正直如死人,腹中雷鸣,灸太仓及脐中上下两旁各一寸,凡六处。”
-
耳上
概述:耳上:1.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治小儿暴痫,若目反上视,眸子动,当灸囟中。次灸两耳上,卷耳取之,当卷耳上头是也。《经外奇穴图谱》列作奇穴。位于耳尖直上三横指处。功能主治:主治小儿暴痫等。刺灸法:沿皮刺0.3~见《类经图翼》。即耳上发际。
-
耳上发际
概述:耳上发际即耳上。耳上为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治小儿暴痫,若目反上视,眸子动,当灸囟中。次灸两耳上,卷耳取之,当卷耳上头是也。《备急千金要方》:“卒癫,灸耳上发际各五十壮。”位置:即位于耳尖直上三横指处。位于耳尖直上入发际处,与角孙同位。功能主治:主治瘿气、癫痫等。刺灸法:沿皮刺0.3~
-
顶上旋毛
顶上旋毛即顶上回毛。《备急千金要方》:“治小儿暴痫,若目反上视,眸子动,当灸囟中。百会为经穴名(BǎihuìGV20)。一说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交会穴。如:头风、头痛目眩、耳聋、耳鸣、目不能视、鼻塞、鼻衄、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小儿惊痫、脱肛、泄泻、痔疾等。配中脘、天枢(左侧)、气海、足三里治胃下垂。
-
额上
额上为经外奇穴名。出《经穴汇解》。位于头顶正中线,入前发际2.2寸处。主治小儿暴痫等。一般灸3~7壮。
-
脐中四边穴
脐中四边穴经外穴名。《千金要方》:“治小儿暴痫者,灸太仓及脐中上下两旁各一寸,凡六处。”近代《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取脐中及其上下左右各1寸,定名脐中四连。主治慢性肠炎,小儿一切痉挛,腹部疼痛,胃痉挛,水肿病,肠鸣,疝痛,胃扩张,消化不良等。直刺(脐中不针)0.5-1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
督脊
督脊为经外奇穴名。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与尾骨端连线的中点处。主治癫痫、角弓反张等疾。5壮,或温灸5~《备急千金要方》:“小儿暴痫,若脊强反张,灸…以大椎度至穷骨中屈,更从大椎度之,灸度下头,是督脊也。”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近代《经穴治疗学》所载之癫痫穴,即本穴位。
-
顶上回毛
顶上回毛为百会穴之别名。《备急千金要方》:“治小儿暴痫,若目反上视,眸子动,当灸囟中。艾炷灸3-7壮;一说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交会穴。如:头风、头痛目眩、耳聋、耳鸣、目不能视、鼻塞、鼻衄、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小儿惊痫、脱肛、泄泻、痔疾等。配神门、四神聪治失眠;配中脘、天枢(左侧)、气海、足三里治胃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