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血症论
《血症论》为中医血证专著,清代唐宗海撰。
-
血秘
指血虚津枯或跌打瘀滞等所致的大便秘结。《医碥·大便不通》:“血秘,老人产妇血液干枯或病后血虚或发汗利小便以致津涸(津亦属血),均宜润剂,苁蓉润肠丸、更衣丸、四物汤、麻仁、杏仁辛润之品。若跌打损伤,瘀血凝滞,致气不行而大小便不通者,破瘀导滞为主。”参见瘀血闭结:瘀血闭结为病证名。
-
气郁吐血
气郁吐血为病证名。其症多见恶风寒,面色晦滞,口苦口酸,恶心喜呕,脉涩。血止后,继用六味丸滋阴。因忧思气郁,损伤心脾者,兼见神疲肢倦,气短气怯,形气憔悴,饮食无味,或饥不欲食,卧不得安,宜用五福饮、五阴煎等治本。气陷者用归脾汤。大便时溏,四肢不温者,宜六味回阳饮加白术等(见《景岳全书·杂证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