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胠胁肋痛
胠胁肋痛的辨证治疗:肝气郁结:症状:胁肋部胀痛,疼痛位置不固定,疼痛每因情志喜怒而增减,伴有胸闷,饮食减少,嗳气频繁发作,喜欢叹气,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用点法或按法在患者背部膈俞、肝俞、胆俞及压痛点处施术,每穴约3分钟。用指按揉患者章门、期门穴,每穴约1分钟。
-
胁肋痛
胠胁肋痛的辨证治疗:肝气郁结:症状:胁肋部胀痛,疼痛位置不固定,疼痛每因情志喜怒而增减,伴有胸闷,饮食减少,嗳气频繁发作,喜欢叹气,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用点法或按法在患者背部膈俞、肝俞、胆俞及压痛点处施术,每穴约3分钟。用指按揉患者章门、期门穴,每穴约1分钟。
-
小龙荟丸
概述:小龙荟丸为方剂名,出自《丹溪心法》卷四方。处方:当归、栀子、黄连、川芎、大黄、龙胆草各五钱,芦荟三钱,木香一钱,麝香少许。当归草龙胆(酒洗)山栀(炒)黄连(炒)川芎各15克大黄(煨)15克芦荟9克木香3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粥和丸。功能主治:主治大怒气逆,或谋虑不遂,肝火动甚,胠胁肋痛。
-
气郁胁痛
气郁胁痛为病证名。指七情过度,肝气郁结所致的胁痛。《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一曰气郁,由大怒气逆,或谋虑不决,皆令肝火动甚,以致胠胁肋痛,宜沉香降气散、枳壳煮散、枳壳散、桂枝汤、小龙荟丸。”参见肝气胁痛:肝气胁痛为病证名。治宜疏肝理气为主,如严氏推气散、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加减。
-
两胠疼痛
两胠疼痛证名。腋下胁上部疼痛。《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与温药服之。”参见胠胁肋痛条。
-
死血胁痛
死血胁痛为病证名。若跌扑胁痛者,亦是死血,宜复元活血汤、破血散瘀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死血,由恶血停留于肝,居于胁下,以致胠胁肋痛,按之则痛益甚,宜小柴胡汤合四物汤加桃仁、红花、乳香、没药。”肝郁日久并能化火。治宜解郁理气为主,兼以清泄郁火,如枳壳煮散、金铃子散、调肝散、小龙荟丸等方。
-
胠胁痛
胠胁痛证名。腋下至胁部疼痛。出《素问·气交变大论》。详胠胁肋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