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孔
1产孔指吸虫纲复殖亚纲之胞蚴、雷(迪)蚴体前方侧壁上的一个小孔。为胞蚴或雷(迪)蚴体内所生的次代幼虫往外爬的开口。2产孔指产卵孔。为绦虫纲子宫内之卵(受精卵)排向体外之开口。
-
苦瓠浸方
处方:苦瓠1枝。功能主治:恶刺。用法用量:上开口,纳童便煮2-3沸,浸患处。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
雄黑豆酒
《圣惠》卷六十九:方名:雄黑豆酒组成:雄黑豆3合(小紧者是),鸡粪白2合。主治:妇人中风,口噤迷闷。用法用量:每服1小盏,拗开口灌之。制备方法:先炒豆声欲绝,入鸡粪白同炒令黄,投入酒5升,后去滓。
-
胆胰管括约肌
胆胰管括约肌亦称俄狄(Oddis)氏括约肌。是胆总管和胰管汇合在十二指肠开口处的括约肌。能调正胆汁及胰液向十二指肠的流入。由平滑肌构成。
-
侧静脉
侧静脉是鱼类由体壁肌肉中向心脏输送静脉血的血管,左右1对。在其走行中接受由腹鳍而来的髂静脉以及由胸鳍而来的锁骨下静脉,合并于顾维尔氏管。顾维尔氏管开口于心脏的静脉窦。其他脊椎动物无侧静脉。
-
包皮腺
包皮腺是开口于哺乳类包皮内面的腺体。腺体的位置和分泌物可髓动物而异。
-
下咽头
下咽头亦称侧舌突起、舌状体。是在昆虫的头部颚区的内壁中间膨出的大的膜质舌状突起。在其与头楯基部之间的口,和在下唇基部之间的腔内分别有唾液腺的开口。
-
管腔型灭菌过程验证装置
管腔型灭菌过程验证装置是指管腔内直径≥2mm,内部无连接点,且其腔体中的任何一点距其与外界相通的开口处的距离≤其内直径的1500倍的用于监测管腔型器械的灭菌过程验证装置。
-
椒矾饮
处方:川椒49粒(开口),白矾少许。功能主治:瘟疫齿衄。用法用量:醋煎服。摘录:《松峰说疫》卷二
-
呿吟
呿吟病状名。指痛苦呻吟的声音。呿为开口呼喊,吟为闭口低哼。《素问·宝命全形论》:“呿吟至微,秋毫在目。”
-
秘方揩牙散
《得效》卷十七:方名:秘方揩牙散组成:良姜、细辛、大椒、草乌尖。主治:牙疼,遇吃冷热独甚。用法用量:以指蘸少许揩牙上,噙少时,开口流去涎。制备方法:上为末。附注:《普济方》本方用量:良姜、细辛、大椒、草乌尖各等分。
-
胃腺
胃腺是贲门腺等之开口于胃的腺体总称。
-
泪堂
泪堂又名泪窍(《血证论》卷二)。《银海精微》:“大眦有窍,名为泪堂。”指上下眼弦鼻侧端之小孔窍,今称泪点,是泪液排泄通道的起点。即泪小管的开口。
-
喉症开关散
处方:牙皂、巴豆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喉痹。用法用量:米汤调刷纸上晒干作拈子,以火点着烟熏鼻孔。立即开口。摘录:《外科集腋》卷三
-
宣毒一醉膏
《直指》卷二十二:方名:宣毒一醉膏组成:瓜蒌1个(去皮),老翁须1倍半。主治:痈疽。用法用量:酒、水等分,同煎,少顷入开口真川椒49粒,临熟又入乳香、没药末少许,任意服。制备方法:上锉。
-
下颚腺
(1)下颚腺亦称为腮腺或壳腺。〔2〕下颚腺是在昆虫的口器腺中,开口于下颚附近的腺体的总称。在跳虫、蝽蟓,蜉蝣、蜂类的幼虫可以看到。多数是小的,但某种天牛幼虫则显著发达。主要功能为分泌润滑口器运动的液体,但也有具毒腺作用的。
-
颞颌关节紊乱症
颞颌关节紊乱症(disordersoftemporomandibularjoint)为病名。是指以颞颌关节在咀嚼运动时疼痛、开口或闭口时发生杂音或弹响、张口度受限制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候群。
-
神经—皮脂腺说
“神经—皮脂腺说”为皮肤低电阻点的本质假说之一,认为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某些穴位皮脂腺和汗腺开口增大是穴位皮肤电阻低下、导电量增高的主要原因。
-
通风不良的室内作业场所
通风不良的室内作业场所(indoorworkshopwithinadequateventilation)是指室内对外开口面积未达底面积的5%或表面积3%。
-
管腔器械
管腔器械(hollowdevice)是指含有管腔,其直径≥2mm,且其腔体中的任何一点距其与外界相通的开口处的距离≤其内直径的1500倍的器械。
-
望鼻咽部
望鼻咽部(inspectionofnasopharynx)是指观察鼻咽部、咽隐窝、咽鼓管开口、腺样体及后鼻孔等部位的形态、色泽变化等的诊断方法。
-
多少箴
多少箴养生箴言。《昨非庵日纂》:“少饮酒,多馔粥;多茹菜,少食肉;少开口,多闭目;多梳头,少沐浴;少群居,多独宿;多收书,少积玉;少取名,多忍辱;多行善,少干禄。便宜不在往,好事不如无。”
-
福寿丹
处方:朱砂1分(末),黄连1分(末),甘草5厘(末)。功能主治:新生儿开口。主用法用量:蜜水调服。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
胡桐泪汤
处方:白芷、麦冬、当归、生地、花粉、石膏、细辛、升麻、干葛、胡桐泪。功能主治:小儿卧时,开口当风,吸入风邪,留连不解,令齿缝酸痛。摘录:《慈幼新书》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