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药
利药中药学名词。指具有通利大小便及活血祛瘀功效的药物。《素问·缪刺论》:“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
-
沫痰
痰证之一。因气虚不能约束津液所致,痰涎量多而不甚粘稠之证。《不居集》卷十七:“沫痰,人有坐处,卒吐痰涎满地,其痰不甚稠粘,此气虚不摄而吐沫也。不可用利药。六君子汤加益智仁以摄之。”
-
归芍润燥汤
处方:当归3钱,白芍1钱5分,生地1钱5分,桃仁1钱,红花1钱,大黄1钱(酒制),枳壳1钱。功能主治:服通利药过多,津液耗而嗝者。用法用量:加韭汁半杯,水煎服。摘录:《医钞类编》卷十
-
前后
前后生理学名词。前指小便,后指大便。《素问·缪刺论》:“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
-
带下丸
处方:马毛2两(伏火1宿,白马毛治白带,赤马毛治赤带),龟甲4两(醋炙),鳖甲2两(醋炙),牡蛎2两(火炙)。功能主治:妇人赤白带下。各家论述:气陷于下焦则白带,血陷于下焦则赤带。马得干之刚,毛得血之余,血余可以固血,干刚可以利气,固血则赤止,利气则白愈,此用马毛之意也。
-
酒煎散
《张氏医通》卷十五:酒煎散:处方:汉防己(酒洗)、防风、甘草(炙)、荆芥穗、当归、赤芍药、牛蒡子、甘菊(去蒂)各等分。功能主治:疔疮。若不泻,再服通利药。或患处好肉四边红肿,其色如火,用瓷锋砭去恶血,即用鸡子清调乳香末敷之,时时用芭蕉根汁润之,以助药功。用法用量:上用好酒煎,食后温服。
-
妊娠药忌
大致有以下几类:⑴植物类药:①毒草类:乌头、附子、天雄、侧子、野葛、羊踯躅、南星、半夏、大戟、芫花、常山。②破血药类:牛膝、桃仁、牡丹皮、茜根、干漆、瞿麦、(艹闾)茹、三棱、鬼箭羽、通草、红花、苏木。有些经过炮炙,可以使用,如生半夏用姜汁制成的姜半夏,为妊娠恶阻时常用药物之一。
-
酒胀
胀病之一。酒胀的症状及治疗:《张氏医通·腹满》:“嗜酒之人,病腹胀如斗,前后溲便俱有血,用利药转加,其脉数而涩。此得之湿热伤脾阴,不能统血,胃虽受谷,脾不输运,故成痞胀。当理脾气,祛湿热,兼养血之剂,如枳实、黄连、炮姜、半夏、茯苓、当归、芍药、阿胶、乌梅、砂仁之类。”
-
白马毛散
处方:白马毛2两,龟甲4两,鳖甲18铢,牡蛎1两18铢。功能主治:带下。各家论述:1.《医方考》:气陷于下焦则白带;白马得干之刚,毛得血之余,血余可以固血,干刚可以利气,固血则赤止,利气则白愈,此用马毛之意也。惟牡蛎咸寒入肾,有软坚止漏之能,可抵禹余粮、磁石之功,其主赤白带下亦《本经》之旨。
-
覆杯汤
处方:麻黄4两(去节),甘草(炙)2两,干姜2两,桂心2两,贝母2两。功能主治:上气。呼吸牵绳,肩息欲死。注意:忌海藻、生菜、菘菜。摘录:《外台》卷十(注文)引《范汪方》
-
射老丸
《解围元薮》卷三:方名:射老丸组成:蝉壳2两5钱,当归2两5钱,柴胡2两5钱,荆芥2两5钱,苦参3两,防风3两,全蝎4两,川芎1两5钱,独活1两6钱,羌活2两。主治:癞风。10日后,即服利药(江霜1钱,牙皂末3钱。制备方法:上晒,研为末,每药末1两,加大枫子肉1两6钱,为末,赤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西洋珠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