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复刺
复刺为刺法术语。指出针后重复再刺,重复刺激,因称。十二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指对游走性的病痛,可当其痛处下针,进针后不可立即拔针,再用左手随着疼痛的所在按其痛处,然后将针拔出,重刺另一处。
-
报刺
十二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报”作“复”解,刺而复刺,故名报刺。操作方法:对游走性的病痛,可当其痛处下针,进针后不可立即拔针,再用左手随着疼痛的所在按其痛处,然后将针拔出,重刺另一处。直刺痛处,并予留针,再以左手按其周围痛处乃出针再刺。
-
归真散
处方:木香半两,附子半两,青皮半两,草豆蔻半两,牡蛎半两,甘草半两,乌药半两,沉香半两,白术半两,藿香半两,厚朴半两,桂半两。功能主治:脾元气滞,攻注腹胁,时复刺痛,下注偏坠,发作不定;肾气奔豚,膀胱疝气,服众药不效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服。
-
兑针
兑针即锐针。锐针指锐利的针,或释作镵针。《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疠风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类经》张介宾注:“刺而肿不退者,复刺之。当用锐针,即镵针也。”
-
锐针
锐针指锐利的针,或释作镵针。《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疠风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类经》张介宾注:“刺而肿不退者,复刺之。当用锐针,即镵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