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刮法
概述:刮法:1.针刺手法名;2.推拿手法名。指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经气未至,用指甲刮动针柄促使得气的方法。《医学入门》:“将大指爪从针尾刮至针腰,此刮法也。”《保赤推拿法》:“刮者,医指挨儿皮肤,略加力而下也。”或用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象牙板、玻璃棒或圆针等辅助工具,以代替手指在体表上进行推动。
-
紧喉风
概述:紧喉风(fulminantthroatwind)为病证名。急喉风可由咽喉痈及各种急性咽喉病发展而致,一般多并发于小儿急喉瘖、喉白喉,此乃痰涎火毒或疫疠之邪炽盛,结聚于喉,致气血凝结、脉络瘀阻、痰涎壅盛、气道阻塞而为病。小儿因脏腑娇嫩,喉腔较窄,患有本病,尤易引致急喉风。方药治疗:方一:治法:泄热解毒,祛痰开窍。
-
急喉风
急喉风可由咽喉痈及各种急性咽喉病发展而致,一般多并发于小儿急喉瘖、喉白喉,此乃痰涎火毒或疫疠之邪炽盛,结聚于喉,致气血凝结、脉络瘀阻、痰涎壅盛、气道阻塞而为病。按其呼吸困难轻重的程度,分为四度:第一度:患者安静时无呼吸困难表现,活动或哭闹时出现喉鸣及鼻翼煽动,天突及缺盆处轻度凹陷。
-
蠕形螨检查法
名称:蠕形螨检查法适应证:蠕形螨检查法适用于酒渣鼻等。准备:1.器械准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标本瓶,剪刀、镊子、消毒手术刀片。(2)挤出物置于玻片上,加一滴生理盐水或50%甘油,盖上盖玻片,并轻轻压平。注意事项:1.挤刮法应避开皮损合并严重感染灶处。2.透明胶带法对胶带过敏者、面部有急性炎症者等慎用。
-
十号节象方
十号节象方为《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方,即《痧胀玉衡》卷下方宝花散,组成为郁金一钱,细辛三两,降香三钱,荆芥四钱。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从暑气痧发者多;或夏日湿热,郁遏于经隧;外治用刮法、刺法、推拿法,内服平安散、武侯行军散、散痧汤等。痧证有热痧、寒痧、暑痧、瘟痧、阳痧、阴痧、绞肠痧等。
-
进火法
进火法为复式针刺手法之一。属热补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初进针—分,呼气一口,退三退,进三进,令病人鼻中吸气,口中呼气三次,把针摇动,自然热矣。指由徐疾、呼吸、提插补法并结合摇法或刮法组成的复式补法。进针后,结合患者的呼吸先退后进和应用摇法,动摇针尖而进之,以促使温热感的产生。
-
番痧
概述:番痧(filthyshadisease)是指感受时疫秽浊之气,以突发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头面发黑,顷刻昏倒,皮肤见黑色痧点等为常见症的痧证。多见夏秋二季。或夏日湿热,郁遏于经隧;治疗:外治用刮法、刺法、推拿法,内服平安散、武侯行军散、散痧汤等。分类:痧证有热痧、寒痧、暑痧、瘟痧、阳痧、阴痧、绞肠痧等。
-
痧
概述:痧:1.感触秽浊不正之气而出现腹痛、吐泻等症;或夏日湿热,郁遏于经隧;遍身肿胀,疼痛难忍,四肢不举,舌强不言,从寒气冰伏过时,郁为火毒而发痧者多。”治疗:外治用刮法、刺法、推拿法,内服平安散、武侯行军散、散痧汤等。分类:痧证有热痧、寒痧、暑痧、瘟痧、阳痧、阴痧、绞肠痧等。
-
刮痧
概述:刮痧为推拿方法名。又称括沙、提刮法。刮痧的适应证:刮痧常用于感冒、中暑、恶心、呕吐、头昏头胀、胸闷、腹痛、腹泻、食积、晕车晕船晕机、水土不服等症。《景岳全书·杂证谟》:“盖以五脏之系,咸附于背,故向下刮之,则邪气亦随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