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藿香正气丸
取紫苏叶提取挥发油,残渣与大腹皮、大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性状:本品为深棕色的浓缩丸;25μm,含淡黄色颗粒状物。功能与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藿香正气丸的主要成份: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等。
-
夹食伤寒
夹食伤寒为病证名。“伤寒夹食,十常八九,或先伤食而后感寒,或先受寒而后伤食,或病势少间,强与饮食,重复发热,变证百出,…头痛身热,恶寒无汗,胸痞恶心,嗳腐吞酸,甚或呕吐泄泻,或脘闷腹痛。”治宜先解表,后消食,或解表消积并用,如枳实栀子豉汤、香苏葱豉汤、藿香正气丸、大承气汤等方。
-
小儿清咽颗粒
小儿清咽颗粒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小儿清咽颗粒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解表,解毒利咽。2.风寒感冒者不适用,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咽痒咳嗽,咽不红肿、口不渴。5.夏季暑热重时,可加服藿香正气丸或六一散。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四症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呼和浩特方):组成:清瘟解毒丸面4两,藿香正气丸面4两,檀香1两,冰片1钱。主治:时感。制备方法:炼蜜为丸,朱砂为衣,重2钱,金衣,蜡皮封固。
-
化湿和中
指用具有祛湿化浊、健脾和胃作用的方药治疗湿困脾胃证、脾虚湿困证的治法。适用于湿滞中焦、脾胃不和而见脘闷纳呆、腹胀便溏等症。如湿邪在表,用疏表化湿,如藿香正气散。湿温时疫,喉痛胸闷,用清热化湿法,如甘露消毒丹。胃气不和表现为胃脘胀闷、嗳气吐酸、厌食、舌淡苔白等证候,用陈皮、姜半夏、木香、砂仁等药。
-
伤寒夹食
即夹食伤寒。“伤寒夹食,十常八九,或先伤食而后感寒,或先受寒而后伤食,或病势少间,强与饮食,重复发热,变证百出,…头痛身热,恶寒无汗,胸痞恶心,嗳腐吞酸,甚或呕吐泄泻,或脘闷腹痛。”治宜先解表,后消食,或解表消积并用,如枳实栀子豉汤、香苏葱豉汤、藿香正气丸、大承气汤等方。
-
小儿清咽冲剂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iao'erQingyanChongji标准编号WS3-B-1092-92处方玄参100g蒲公英100g牛蒡子(炒)60g薄荷30g蝉蜕30g板蓝根100g连翘100g牡丹皮30g青黛150g制法以上九味,薄荷提取挥发油,蒸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1.30(50℃)的清膏。(2)取本品6g,研细,加氯仿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2g,一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