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音
或由气滞肝郁,气滞血瘀;治宜宣肺利咽、或滋阴养液、疏肝解郁、活血祛瘀、清热涤痰、补益中气、补益气血等。宜详审脉证,溯本求因,分别选用银翘散、左归饮、生脉散、柴胡疏肝散、桃红四物汤、温胆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加减。如久病失音,由于肺肾气阴两伤,宜润肺滋肾,用清音汤、百合固金汤、地黄饮子等方。
-
暴瘖
概述:暴瘖为病证名。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风热邪毒在肺卫:治宜疏风清热,利喉开音,可选用疏风清热汤加蝉衣、千层纸治疗:方中荆芥、防风祛风解表,金银花、连翘、黄芩、赤芍可清邪热,玄参、浙贝母、天花粉、桑白皮清肺化痰,牛蒡子、桔梗、甘草散结解毒,清利咽喉,配用蝉衣、千层纸,而利喉开音。3穴,针刺留针15~
-
急喉瘖
吞咽困难,为喉部红肿波及咽部之故。风热邪毒在肺卫:治宜疏风清热,利喉开音,可选用疏风清热汤加蝉衣、千层纸治疗:方中荆芥、防风祛风解表,金银花、连翘、黄芩、赤芍可清邪热,玄参、浙贝母、天花粉、桑白皮清肺化痰,牛蒡子、桔梗、甘草散结解毒,清利咽喉,配用蝉衣、千层纸,而利喉开音。3穴,针刺留针15~
-
久瘖
即慢喉瘖。肺脾气虚:喉瘖·肺脾气虚证(hoarsenessdiseasewithspleen-lungqideficiencypattern)是指肺脾气虚,以声嘶日久,高音费力,不能持久,劳则加重,喉黏膜色淡不红,声带肿胀或不肿胀,松弛无力,声门闭合不全,伴少气懒言、倦怠乏力、纳呆便溏、面色萎黄,舌体胖有齿痕,苔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喉瘖证候。
-
慢喉瘖
肺脾气虚:喉瘖·肺脾气虚证(hoarsenessdiseasewithspleen-lungqideficiencypattern)是指肺脾气虚,以声嘶日久,高音费力,不能持久,劳则加重,喉黏膜色淡不红,声带肿胀或不肿胀,松弛无力,声门闭合不全,伴少气懒言、倦怠乏力、纳呆便溏、面色萎黄,舌体胖有齿痕,苔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喉瘖证候。
-
喉瘖·痰热壅肺证
定义:喉瘖·痰热壅肺证(hoarsenessdiseasewithpatternofphlegm-heatcongestinglung)是指痰热壅肺,以声音嘶哑,甚则失音,咽喉痛甚,喉黏膜及室带、声带深红肿胀,声带上有黄白色分泌物附着,闭合不全,伴咳嗽痰黄、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喉瘖证候。3穴,针刺留针15~详见急喉瘖条。
-
喉瘖·肺脾气虚证
定义:喉瘖·肺脾气虚证(hoarsenessdiseasewithspleen-lungqideficiencypattern)是指肺脾气虚,以声嘶日久,高音费力,不能持久,劳则加重,喉黏膜色淡不红,声带肿胀或不肿胀,松弛无力,声门闭合不全,伴少气懒言、倦怠乏力、纳呆便溏、面色萎黄,舌体胖有齿痕,苔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喉瘖证候。详见慢喉瘖条。
-
冰梅丸
皂角、白研二药配伍名稀涎散,功能涌吐风痰;防风祛风止痉,桔梗开音利咽,并有载药上行之力。《外科传薪集》处方大青时梅20个,大梅片1钱,川雅连1钱,西瓜霜2钱,硼砂1钱半,水飞青黛1钱,细薄荷1钱半,苦甘草1钱,荆芥穗2钱,象贝(去心)4钱,制僵蚕4钱,淡黄芩(盐水炒)1钱半,上雄精3钱,制半夏3钱。用法用量噙化。
-
喉瘖·血瘀痰凝证
胸闷是气滞之证,舌质暗滞,脉涩,是血瘀之证。单方验方:丹青三甲散(干祖望《名医名方录》)处方:三棱10克,莪术10克,穿山甲10克,地鳖虫10克,蝉蜕6克,鳖甲10克(先煎),昆布12克,海藻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落得打10克。暴瘖多是寒包热邪,宜辛凉和解,肺虚伤风,喘咳声嘶,火邪伤肺,咽痛声哑;喉瘖即失音。
-
WS/T 545—2017 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标准正文: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总体技术要求、系统功能、信息资源规范、基础设施规范、安全规范和性能要求等。——具备患者身份失效功能;7.1.4医疗卫生机构(科室)信息库:医疗卫生机构(科室)信息遵循WS445,包括卫生服务机构数据元。电子病历共享文档遵循WS/T500。
-
润喉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RunhouWan标准编号:WS3-B-2022-95处方:甘草393g乌梅(去核)550g蝉蜕26g玄明粉26g食盐26g马啼粉210g薄荷脑4g制法:以上七味,将薄荷脑研细,乌梅肉打成浆,甘草粉碎成粗粉,加入乌梅浆、蝉蜕、玄明粉、食盐、马蹄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加入薄荷脑粉,混匀。主治:慢喉喑。
-
清音片
《常用中成药》:方名:清音片组成:橄榄干96两,寒水石64两,桔梗64两,大青叶64两,甘草32两,飞月石5两,薄荷脑1两2钱,冰片1钱。功效:清热,利咽,开音。主治:咽喉肿痛,音哑声嘶,咽下不利。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2片,含化或吞服。制备方法:上为片剂。
-
呛食哑喉
呛食哑喉病名。系指患喉疾,症见呛食并有声哑者。可见于咽部肿瘤等症。《喉科指掌》卷三:“此症因伏邪在肺,声哑呛食,六脉迟细,甚属险症。”治宜疏风宣肺,利咽开音。方以六味汤加减。参见呛食喉风条。
-
西青果
概述:西青果为中药名,出自《药材资料汇编》,为《中药材手册》记载的藏青果之别名。性味:苦、微甘、涩,凉。功能主治:功在生津,利咽,开音,涩肠。鉴别:取本品(去核)粉末0.5g,加无水乙酵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甲醇5ml溶解,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
声哑喉痈
声哑喉痈病名。《喉科秘旨》卷下:“受寒太重,肺脉太重,肺脉闭塞以致声哑,饮食难进,或有烂斑…”这种情况属于肺受寒邪而致,治宜温散寒邪,利咽开音,方用喉科六味汤加减。别名,火毒上炎也可导致本病。除见声哑、咽喉肿疼外,还兼见口舌生疮,口腔咽喉红赤等症状。治宜泻火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参见喉痈条。
-
诃子汤
《宜明论方》卷二:诃子汤:别名:诃子甘桔汤(《古今医统》卷四十六引《医林集要》)、诃子清音汤(《古今医鉴》卷二)。功能主治:宜肺止咳,利咽开音,治因伤风咳嗽,而失音不能言语者。功能主治:冷热不调,泄泻,里急后重。寒甚,加附子。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小盏,加生姜2片,煎至5分,温服,不拘时候。
-
凤凰衣
《中医大辞典》·凤凰衣:凤凰衣为中药名,出自《医学入门·本草》。2.治口疮,口疳,乳蛾,喉痈,焙黄,研末吹患处;雌者尾羽甚短。药理作用:本品为高度胶原化的纤维结缔组织,是由致密的与表面平行的纤维组织组成,贴敷于清创良好的烧伤表面,因其薄而柔软,占位性强,抗原性弱,是一种良好的天然生物性敷料。
-
甘桔冰梅片
甘桔冰梅片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甘桔冰梅片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开音。用于风热犯肺引起的失音声哑。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属风寒感冒咽痛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者慎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金鸣片
金鸣片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金鸣片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生津,开音利咽。用于慢性咽炎,慢性喉炎,咽喉肿痛,声哑失音,用声过度后的咽干、喉痒、发声费力、起声困难。4.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拯阴消疳汤
《张皆春眼科证治》:方名:拯阴消疳汤组成:胡黄连3g,青黛0.3g,玄参6g,阿胶9g,鸡蛋1个。主治:疳疾上目,病到晚期阴竭,症见声直音哑,手足浮肿,大便如豆腐渣,或如羊屎者。阿胶滋肾水,养肝血,大补真阴,鸡蛋黄补心血,除心热,利咽开音,二味皆血肉有情之品,前味滋肾,后味养心,心肾交泰,阴生阳和,生肌复转。
-
无突
无突即天突。为阴维、任脉之交会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如咳嗽、哮喘、胸中气逆、肺痈、咳吐脓血、喉痹、咽干、暴痦、喉鸣、梅核气、瘿瘤、膈肌痉挛、神经性呕吐等。配定喘、膻中、丰隆治支气管哮喘;②针刺甲亢患者天突穴,可使基础代谢降低,而对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针后基础代谢可增加。
-
身道
身道为经穴别名。为阴维、任脉之交会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如咳嗽、哮喘、胸中气逆、肺痈、咳吐脓血、喉痹、咽干、暴痦、喉鸣、梅核气、瘿瘤、膈肌痉挛、神经性呕吐等。配定喘、膻中、丰隆治支气管哮喘;②针刺甲亢患者天突穴,可使基础代谢降低,而对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针后基础代谢可增加。
-
凤凰退
概述:凤凰退为中药名,出自《本草蒙筌》,即《医学入门·本草》记载的凤凰衣的别名。性味归经:甘,平。功能主治:养阴,润肺,开音,止咳;1.治久咳咽痛,失音。2.治口疮,口疳,乳蛾,喉痈,焙黄,研末吹患处;目翳,研末点眼。化学成分:本品主含角蛋白,其中杂有少量黏蛋白纤维(Mucinfibers)。
-
金嗓开音丸
金嗓开音丸药典标准:品名:金嗓开音丸JinsangKaiyinWan处方:金银花、连翘、玄参、板蓝根、赤芍、黄芩、桑叶、菊花、前胡、焯苦杏仁、牛蒡子、泽泻、胖大海、僵蚕(麸炒)、蝉蜕、木蝴蝶制法: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疏风利咽。2丸,一日2次。
-
西藏橄榄
概述:西藏橄榄为中药名,出自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为《中药材手册》记载的藏青果之别名。别名:西青果、西藏橄榄。性味:苦、微甘、涩,凉。功能主治:功在生津,利咽,开音,涩肠。主治慢性咽喉炎,声音嘶哑,扁桃体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药理作用:本品富含鞣质,对菌痢或肠炎时形成的黏膜溃疡有收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