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刺
为十二刺之一。又称三刺、集合刺。《黄帝内经灵枢·官针》:“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日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这种刺法与恢刺相反,恢刺为一穴多刺或多向刺;操作方法:直刺一针,傍入二针。当病处直下一针,左右两旁各下一针,三针齐下。
-
十二刺
即:偶刺(前后配刺)、报刺(刺而再刺)、恢刺(多向刺)、齐刺(三针同刺)、扬刺(五针同刺)、直针刺(沿皮刺)、输刺(提插深刺)、短刺(近骨刺)、浮刺(肌肉斜刺)、傍针刺(正刺傍刺两针同用)、阴刺(左右配刺)、赞刺(散针出血)。指治疗筋肉挛急痹痛一类病症的针刺方法。
-
十二节刺
即:偶刺(前后配刺)、报刺(刺而再刺)、恢刺(多向刺)、齐刺(三针同刺)、扬刺(五针同刺)、直针刺(沿皮刺)、输刺(提插深刺)、短刺(近骨刺)、浮刺(肌肉斜刺)、傍针刺(正刺傍刺两针同用)、阴刺(左右配刺)、赞刺(散针出血)。指治疗筋肉挛急痹痛一类病症的针刺方法。
-
三刺
《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后世徐凤据此提出天、人、地三才的分层刺法,并结合提插的紧慢手法创立烧山火、透天凉等复式补泻手法。齐刺·三刺:三刺即齐刺,为十二刺之一,其法当病处直下一针,左右两旁各下一针,是治疗痹症,寒邪稽留范围较小而又较深的针刺方法。
-
集合刺
集合刺即齐刺。齐刺为古刺法名,为十二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日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指直刺一针,傍入二针,以治疗寒气稽留部位较小而较深的痹症。
-
傍针刺
概述:傍针刺为古刺法,十二刺之一。《针灸甲乙经》称傍刺。《黄帝内经灵枢·官针》:“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指治疗顽痹的针刺方法。操作方法:先直刺一针,再在近傍斜向加刺一针。正傍配合而刺。本法与齐刺相似,都有加强局部压痛处的通经活络作用,临床上可以相互参用。
-
肘劳
类似现代医学的肱骨外上髁炎。肘劳的治疗:刺灸法:治则舒筋通络处方压痛点曲池肘髎手三里合谷方义取压痛点多向透刺,或作多针齐刺,配曲池、肘髎以疏通局部气血,远取手三里、合谷疏通阳明经经气,诸穴共取舒筋通络之功。操作毫针刺,泻法,得气后留针,局部用艾条温和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
十二节
《灵枢·邪客》:“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又称十二节刺。即:偶刺(前后配刺)、报刺(刺而再刺)、恢刺(多向刺)、齐刺(三针同刺)、扬刺(五针同刺)、直针刺(沿皮刺)、输刺(提插深刺)、短刺(近骨刺)、浮刺(肌肉斜刺)、傍针刺(正刺傍刺两针同用)、阴刺(左右配刺)、赞刺(散针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