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脉
包括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已记载这十一脉,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相比少一条手厥阴心包经。一经者,手少阴与心主(手厥阴)别脉也。”
-
张家山汉简脉书
张家山汉简脉书为西汉医学简牍。其中不少病名可以在《五十二病方》中找到。而关于十一脉及其死候的内容,又可以在《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中找到相应的段落。据此有研究者认为张家山汉简《脉书》是《阴阳十一脉》的传本之一,同时推测马王堆出士的针灸书实际上只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两种。
-
十一脉灸经
又称《帛书经脉》。成书年代早于《黄帝内经》。原无篇名,整理者根据其内容记载十一脉而命名。分为《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又分甲本、乙本两种。书中主要介绍十一脉(缺手厥阴)的循行、分布、病候及灸法治疗。是现存最早的经脉文献,为研究经络学说形成的历史提供了原始的实物依据。
-
帛书经脉
内容记载十一脉,因名《帛书经脉》,或名《十一脉灸经》。《帛书经脉》有三种版本,近人又分别称为《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分甲种本、乙种本两种)。成书年代早于《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经脉学文献,为研究经络学说的形成历史提供了原始的实物根据。载于1979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五十二病方》中。
-
马王堆汉墓帛书
《马王堆汉墓帛书》为书名。其中《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等五种合为一卷;其中《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为有关经脉的最早文献,亦称《帛书经脉》,可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相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