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满则泄之
满则泄之为治则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满”是指邪气盛满。“泄”与“泻”同义。参见盛则泻之:盛则泻之为治则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指对实证宜用泻法,以祛除邪气,促进疾病向愈。
-
满
③指气口脉气满实。《素问·大奇论》:“肝满肾满肺满皆实,即为肿。”《灵枢·小针解》:“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灵枢·骨度》:“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缺盆以下至(骨曷)骬长九寸,过则肺大,不满则肺小。”《素问·热论》:“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
实则泻之
实则泻之为针灸治疗原则之一,“盛则泻之”“满则泄之”“邪盛则虚之”都是泻损邪气的意思,可统称为“实则泻之”。是指实证的治疗原则应用泻法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以达到清泻实邪的目的。如实火、燥屎、食滞、痰积、瘀血、水饮等实证,可用泻火、攻下、消导、豁痰、祛痰、逐水等泻法,包括针刺中的泻法。
-
宛陈
宛(yù)陈病证名。指血气郁滞。《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其宛陈血不结者,则而予之。”《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张志聪注:“宛陈则除之者,去脉中之蓄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