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盲
一般认为,红绿色盲决定于X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即红色盲基因和绿色盲基因。色盲与色弱:患者缺乏色觉或色觉不全称为色盲,辨色能力低为色弱。色盲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性的。风池、四白、三阴交。③激光:用波长6328埃,功率40毫瓦,电流量15毫安的氦氖激光器照射瞳子髎、睛明、丝竹空、攒竹、天鼎、合谷、足三里等穴。
-
色觉
概述:色觉(colorvision)是指不同波长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而被脑认知后引起的感觉。色觉检查方法:检查色觉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假同色表(色盲检查图)》检查,常在白昼日光下进行,但不能戴有色眼镜,色表距离被检查者眼前约50~对颜色辨别能力减弱的称色弱。全色盲极少见,患者视物只有明暗之别,犹如观黑白电影一样。
-
遗传
概念:遗传(inheritance)是指遗传物质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过程。遗传是变异的对应词。遗传物质的缺陷导致人类的遗传性疾病,可分为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三大类。随阗生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应用,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已由宏观到微观,从整体、细胞水平到分子水平。
-
色觉检查
操作名称色觉检查方法及内容假同色图检查法通常采用俞自萍、石原忍色盲本在白昼明亮的自然光照明下进行检查。把色相子背面标明的序号记录在记分纸上,画出轴向图,并计算出总错误分,由此判断色觉异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色盲患者可达400~③绿黄均等、红黄均等都成立者:先天红色盲和绿色盲,先天全色弱、锥体-色觉。
-
色觉检查法
定义:色觉检查法(chromometry),检查明亮处视锥细胞功能来判断有无色觉障碍及其性质及程度的方法。色觉障碍包括色盲和色弱,对颜色完全丧失辨别能力的称色盲;人眼可见光线的波长是390~因视锥细胞集中分布在视网膜中心部,故该处辨色能力最强,越向周边部,视网膜对绿、红、黄、蓝4种颜色的感受力依次消失。
-
蓝黄色盲
蓝黄色盲(blue-yellowblindness)是一种少见的部分色盲。蓝黄色盲者只有红绿感觉,对蓝黄没有辨别能力。黄色盲者看到光谱上有两个中性点,分别在580毫微米和470毫微米处,从而把光谱分成三段,长波段是红色,中波段是绿色,短波段又是红色。
-
遗传漂变
由于某种机会,某一等位基因频率的群体(尤其是在小群体)中出现世代传递的波动现象称为遗传漂变(geneticdrift),也称为随机遗传漂变(randomgeneticsdrift)。在大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个体所生子女数的波动,对基因频率不会有明显影响。例如,太平洋的东卡罗林岛中有5%的人患先天性色盲。
-
概率
概率(probability)是指在反复试验中,预期某一事件出现次数在试验总次数中所占的比例。如果受精时配子的结合没有选择性,多种基因型的个体都能正常发育,则由AaBbCc基因型个体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各种基因型出现的概率可按概率相乘法则推算。p(B/A)=p(BA)/p(A)上式中,p(A)为事件A发生的概率;
-
X连锁隐性遗传
一种性状或遗传病有关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些基因的性质是隐性的,并随着X染色体的行为而传递,其遗传方式称为X连锁隐性遗传(X-linkedrecessiveinheritance,XR)。这样,男性的细胞中只有成对的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故称为半合子(hemizygote)。前者不能辨别任何颜色,一般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色弱
针灸治疗参见色盲:针灸治疗:①体针:取太阳、攒竹、光明;风池、四白、三阴交。②耳针:甲组取眼、缘中、肾;乙组取下屏间、脑。两组交替使用,用王不留行籽或白芥子压迫贴留。③激光:用波长6328埃,功率40毫瓦,电流量15毫安的氦氖激光器照射瞳子髎、睛明、丝竹空、攒竹、天鼎、合谷、足三里等穴。
-
颜色混合
颜色混合(colormixture)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光波落在视网膜的同一区域,从而引起它们的联合效应。通过混合 或单色光的投射法可以人工地进行颜色混合。对颜色混合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颜色混合的规律,而且在鉴别各类色盲,色弱患者方面也具有临床实验意义。
-
视赤如白证
视赤如白证病证名。系指不能正确辨别某些颜色,只能辨别物体明暗程度及形态的病证。相当于今之色盲。见《证治准绳·杂病》。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眼内络阻所致。
-
全色盲
此种色盲极为罕见,只占人口的0.002~全色盲者只能看见非彩色,而不能辨别任何颜色。他们把光谱看成是一条明暗不同的灰色带,他们根据明度辨认物体。它主要靠视杆细胞起作用。后天性的全色盲主要是由视神经炎症造成锥体细胞功能丧失。其中央视觉、视敏度及光谱敏感度曲线基本上正常,只是不能分辨颜色。
-
红色盲
红色盲(redblindness)亦称甲型色盲,是红绿色盲的一种。红色盲者对光谱上长波端很不敏感,其可见光谱终止在650毫微米处,对于650毫微米以上的可见光波,只有强度很大时才能看到。红色盲者把光谱上黄和蓝两色之间(约493毫微米处)看成是无色调的中性点,黄蓝两色的饱和度从中性点向光谱两端逐渐增加。
-
红绿色盲
红绿色盲(redblindness)是一种最常见的部分色盲,分为红色盲和绿色盲。凯尼格(K.E.Koenig)认为,红绿色盲者视网膜上缺少感受红光或绿光的锥体细胞。菲克(A.Fick)认为,患者视网膜上同样具有正常人感受红光和绿光的两种锥体细胞,但把来自这两种细胞的信息混合在一起,故大脑分不清是红光,还是绿光。
-
警戒剂
警戒剂(indicatordye)是毒饵中的一种添加剂,利用鼠类视力差(近视和色盲)的特点,在毒饵中添加着色剂,使之明显区别于正常食物,避免误食。
-
睛光
睛光为经外奇穴名。出《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经验交流会议资料选编》。位于眼内眦角上0.3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色盲症。一般沿眶壁直刺0.5~1.0寸。
-
视锥细胞
视锥细胞的膜盘上嵌有视色素,能感受强光和颜色。人类有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含有感受红、绿紫色的色素。如果缺失一种或多种类型的时锥细胞,则形成相应色的色盲。
-
颉颃色说
颉颃色说opponent-colortheory是由赫林(K.E.K.Hering,1878)所倡导的关于人的色觉机制的假说。基于白与黑以及补色相互间的颉颃感觉,还有红绿色盲、黄蓝色盲的存在,而设想在视网膜内有三种视觉物质,并认为色感觉是由于它们的异化(分解)和同化(再会成)而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