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螵蛸棒摩擦法
海螵蛸棒摩擦法(methodofrubbingwithcuttlebone)为眼科治法,是指用海螵蛸棒轻快摩擦睑内面颗粒致其破裂以治疗椒疮的外治法。
-
2,2,3,3-四甲基丁烷
2,2,3,3一四甲基丁烷为易燃固体,与氧化剂接触后,摩擦,撞击或遇热,明火有引起燃烧危险。熔点:100.7外观性状:白色结晶,难溶于水。
-
氨基胍重碳酸盐
氨基胍重碳酸盐为易燃固体,与氧化剂接触后,摩擦,撞击或遇热,明火有引起燃烧危险。熔点:164℃(分解)外观性状:白色结晶,难溶于水。
-
2,2-偶氨二异丁腈
2,2一偶氨二异丁腈为易燃固体,遇火星、高温或与氧化剂接触后,受摩擦、撞击,有引起燃烧爆炸危险。
-
拭法
拭法推拿方法名。指在治疗部位上用手掌或手指作直线或螺旋形反复摩擦。《诸病源候论·目暗不明候》:“以两手中指……相摩,拭目,令人目明。”
-
揩摩
揩摩按摩;摩擦。《灵枢·九针十二原》:“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
-
冈上肌肌腱炎
冈上肌肌腱炎(tendinitisofsupraspinatusmuscle)是指冈上肌腱在肩峰下面和肱骨头上面的狭小间隙内受到喙肩韧带和肩峰等的摩擦而产生,以肩部外侧疼痛,并在肩外展60°~120°时产生疼痛弧为主要表现的无菌炎症性疾病。
-
坐骨结节滑囊炎
坐骨结节滑囊炎(synovitisofischiactubercle)是指因反复劳损摩擦所致,坐骨结节滑囊的充血、水肿、渗出、变性及增生性改变。
-
七锃
七锃为刺法术语。见《备急千金要方》。七,数字;锃,指器物经摩擦后闪光耀眼。七锃,意指火针入肉不出皮外,以针锋稍拔还纳七次。《针灸集成》作“若灸七壮之说”,非。
-
骨声
骨声骨折断端摩擦时发出的声音。骨折诊断方法之一。见《伤科补要》卷二。书中有:“骨若全断,动则辘辘有声。若骨损未断,动则无声。由于此法容易引起新的损伤,故现多弃之不用,或更引以为戒。
-
髌前滑膜炎
概述:髌前滑膜炎(prepatellarbursitis)为病名。是指膝关节长期摩擦或挤压,或外伤等引起的,局部肿胀、疼痛等滑囊炎症性疾病。症状:以局部肿胀、疼痛为主要表现。
-
狭窄性腱鞘炎
狭窄性腱鞘炎(stenosingtenosynovitis)为病名。是指由于外伤或肌腱的反复摩擦,致腱鞘内层渗出、增生、严重者纤维粘连,甚至形成纤维软骨,变成一个带状狭窄的纤维软骨环,影响肌腱的正常活动,甚者肌腱不能在狭窄的腱鞘内滑动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