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膂筋
膂筋为人体部位名。指脊柱两旁的肌肉。约当解剖学上所称之骶棘肌分布处。《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入循膂。”张介宾曰:“膂:吕同,脊骨曰吕,象形也。又曰夹脊两旁肉也。”
-
大刚风
《灵枢·九宫八风》:“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也。”出《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王冰据《黄帝内经灵枢·岁露论》注曰:“八风者,东方婴儿风、南方大弱风、西方刚风、北方大刚风、东北方凶风、东南方弱风、西南方谋风、西北方折风也。”
-
背(月吕)筋痛
背(月吕)筋痛证名。背脊椎骨两侧的膂筋肌肉疼痛。(月吕),同膂。出《素问·标本病传论》。由脾、肾疾病邪侵膀胱经脉所致。
-
输脉
输脉又称输之脉。指背部联系脏腑的经脉。出《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输脉指足太阳之脉。《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或著于孙脉,或著于络脉,或著于经脉,或著于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肠胃之募夏,上连于缓筋,邪气淫泆,不可胜论。”
-
伏膂之脉
伏膂之脉即伏冲之脉。伏膂之脉指隐伏在脊背筋肉之间的经脉,指肾脉。《黄帝内经素问·疟论》:“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王冰注:“伏膂之脉者,谓膂筋之间,肾脉之伏行者也。肾之脉,循股后廉贯脊属肾…指冲脉之伏行于脊内者。出《黄帝内经灵枢·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