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疥
多因风、湿、热邪郁于皮肤,接触传染而成。如因搔抓破皮引起继发感染化脓者,则称脓窝疥。先以花椒9g,地肤子30g煎汤熏洗,再选用蛇床子散、臭灵丹、一扫光、硫黄软膏等外搽。建国后,由于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卫生条件改善,本病已少见。《诸病源候论·疥候》分疥为:大疥、马疥、水疥、干疥与湿疥等。
-
水疥
水疥为病名。诸疥中之轻轻者。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水疥者, 如小瘭浆,摘破有水出。”该书分疥为大疥、马疥、水疥、干疥、湿疥。巢氏谓:“水疥者, (疒咅)XX如小瘭浆,摘破有水出,此一种小轻。”类似丘疹性皮炎。
-
黄颔蛇
《*辞典》:黄颔蛇:出处:《纲目》拼音名:Hu nɡH nSh 别名:黄喉蛇(《纲目》),黄长虫、慈鳗(《生物学通报》(3):1,1958)。111对,头部褐黄色,从颊鳞至最后两个上唇鳞的上半部呈黑色横斑,状如黑眉。生境分布:多栖于屋内,以鼠、雀为食,无毒。功能主治:《纲目》:酿酒或入丸、散,主风癞,顽癣,恶疮。
-
马疥
马疥的治疗:马疥治宜内服消风散,外擦用绣球丸之剂。辨证治疗:湿热风毒:顽湿聚结·湿热风毒证(accumulationofstubborndampnesswithpatternofdampness-heatandwind-toxin)是指湿热风毒蕴结于肌肤,以皮疹呈半球形隆起,色红或灰褐,散在孤立,触之坚实,剧痒时作,舌质红,舌苔白、脉滑为常见症的顽湿聚结证候。
-
白头疮
痈疽疮疡之顶部呈白色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白头疮者,由体虚带风热,遍身生疮,疮似大疥痒,渐白头而有脓,四边赤疼痛是也。”因湿热蕴结肌肤而成。皮肤生疮而有白头,逐渐发展而成脓,疮周红赤,微有痒感,伴有疼痛,甚则可延及全身。治宜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内服黄连解毒汤。外搽可用青黛膏。相当于毛囊炎。
-
腻粉膏
《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腻粉膏:处方:猪脂(炼)六两,松脂半两,腻粉、胡粉、黄连(为末)、甘草(为末),各一两。功能主治:治风邪热毒客搏皮肤,身体生疮,痒痛无时,及大疥作疮,赤疼痛,浸淫侵展,肌汁不绝。制备方法:上先捣杏仁、豉如泥,即入腻粉、硫黄,同研令匀。主治:热毒风疮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