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薄片
薄片是厚l-2mm。适宜质地致密坚实、切薄片不易破碎的药材。如白芍、乌药、天麻等。
-
甜菜糖
2.切片:用切片机将根部切成“V”字形薄片。80℃热水,使薄片中的砂糖溶解浸出。5.浓缩结晶:然后将漂白的糖液放入真空浓缩罐中浓缩,析出晶体,再用离心分离机分蜜、干燥而成。将石灰盐进行分离,在甜菜汁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使加入的石灰形成碳酸盐沉淀,而蔗糖则游离,采用此法可回收糖蜜中90%以上的砂糖。
-
隔蒜灸
概述:隔蒜灸为间接灸的一种。选用较大的蒜瓣或独头紫皮大蒜切成约3mm厚的鲜薄片,中间以针刺成数孔,然后将蒜片置于患处或穴位上,把用大、中艾炷点燃放在蒜片上施灸。因为大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用,故本法常用于治疗痈疽疮疡、疖之未溃者、肺痨、腹中积块及蛇蝎毒虫所伤等。《外科理例》灸法总论:“治毒者必用隔蒜灸。”
-
解毒消炎膏
处方:黄芩480两,连翘320两,南星160两,白芷160两,冬青油48两,薄荷脑96两,冰片192两,汽油1856两,橡胶656两,羊毛脂80两,氧化锌640两,凡士林32两,松香544两。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镇痛。主疖肿,疮痈,乳腺炎,静脉炎,皮下蜂窝组织炎等皮肤化脓性疾患。摘录:《中药制剂手册》引天津市先锋中药厂方
-
糖浆广柑
糖浆广柑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清洗刺孔→煮沸→洗净→去核→浓缩→装罐→杀菌→冷却→成品糖浆广柑制作方法1.原料选择:选大小均匀,成熟适度,表面无斑疤,无霉烂和机械损伤的果实。3.浓缩:浓缩前先把薄片浸入浓度为25%的糖水内,在室温下浸渍25小时,然后再进行五次煮沸浸渍。最后一次煮沸后,糖浆的浓度应达到70~
-
隔姜灸
是以生姜薄片作为间隔物施灸的方法。若病人有灼痛感可将姜片提起,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受治,反复进行。隔姜灸隔姜灸的功效及适应症:基于姜的性味特点,隔姜灸有温中、祛寒、止呕、解表作用,适用于感冒、风寒咳嗽、虚寒腹痛、呕吐、腹痛、疝气、泄泻、遗精、阳痿、早泄、不孕、痛经、面瘫及风寒湿痹等。
-
镑
镑是一种多刃的刀具,利用此工具将坚韧之药物如羚羊角、犀角等利削成极薄片,以利于制剂。后来也把镑作为炮制中的一种方法,系将坚硬的药材,用特制的工具“镑刀”将药刨成薄片。现多用其他工具代替。
-
五香熏肉
五香熏肉为罗马尼亚的腌肉,采用羊肉、山羊肉、牛肉、猪肉或鹅肉为原料,并添加硝石、盐、大蒜、黑胡椒、肉豆蔻、干红椒及牙买加甜胡椒等腌成肉干后烟熏而成。美制五香熏牛肉(pastra-mi),为内侧的牛胸肉薄片。通常切薄片做三明治热食。
-
切片
切片(slicing)为中药炮制方法。将净药材切成0.5mm以下的极薄片,或1~药物切成饮片后,易于提取有效成分,容易粉碎加工;饮片纯净干燥后易于储藏,体积小易于调剂称量;质地疏松和含有粉性者,宜切厚片,如山药、白术、泽泻、天花粉等;形体肥大,组织致密,色泽鲜艳者,宜切直片,如附子、大黄等;
-
粉萆
粉萆粉萆RhizomaDioscoreaeHypoglaucae(英)HypoglaucousCollettYamRhizome别名黄萆、黄山姜、黄姜。叶互生,纸质,三角状心形或矩圆状心形,边缘中部以下呈波状,背面有白粉,叶脉7条,沿脉有疏毛,叶干后变黑褐色。雌花序为下垂的穗状花序。采制秋、冬季采挖根茎,除去须根,切薄片,晒干。功能主治利湿去浊,祛风除痹。
-
马铃薯酥糖片
马铃薯酥糖片加工技术1、选薯切片选择新鲜、无病虫害、50-100g的马铃薯,将表皮泥土洗净,再放。晾晒时晴天可放在阳光下晒照增阴雨天可烘(温度控制在30-40℃)干。然后倒入融化了的糖液中(化糖时应尽量少放水,糖化开即可),不断地铲拌且烧小火暖烘,使糖液中的水分完全蒸发,而在马铃薯片表面形成一层透明的糖膜。
-
硫朱灸
硫朱灸为灸法的一种。又称香砂灸。先将硫黄化开,次入麝香、劈砂二味,离火拌匀,在光石上摊作薄片。又法加樟脑钱半,如前法制成硫朱锭备用。用治风寒湿痹、伤痛、脘腹寒痛等症。安于穴位上,每月一粒,年老体弱及儿童用半粒。《本草纲目拾遗》丹药火条:“真麝香一钱,劈砂水飞二钱,好硫黄三钱,各研极细。
-
龙虾酥
所谓龙虾酥,就是花生酥心糖,因其外皮呈熟龙虾的色泽和环状花纹而得名。最后再用制取的外皮包裹好馅心,经过拉条,轧制成型即成。明火焙炒牙黄色,去衣,再次精选,然后经过绞肉机两次研磨,即成膏状的花生酱。花生酱温度过高,则会增大其流变性,难以包馅。
-
药肝汤
《外科证治全书》卷一:方名:药肝汤组成:黑羊肝7尖4两(如无羊肝,即用公猪肝亦可),兔粪8枚,木贼(去节)2钱,当归身2钱,蝉蜕24个(去头足)。主治:外障,眼生翳膜。制备方法:上先将兔粪、木贼、当归、蝉蜕4味,用清水2大碗,入瓷罐内,漫火熬滚,令其性味俱出后,将羊肝7尖切薄片,入于汤内,一刻即熟。
-
烧石子茴香散
《博济》卷二:方名:烧石子茴香散别名:茴香子散组成:舶上茴香半两,川附子(炮,去皮脐)半两,官桂(去皮)半两,川椒(去目)半两,胡椒半两,陈橘(去日)半两,紫巴戟(去心)半两,干姜(炮)半两,荆三棱1两(煨)。功效:和元气,进饮食。主治:下焦虚冷,脐腹撮痛,心胸痞胀。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煨姜散
《古今医鉴》卷五:方名:煨姜散组成:生姜1大块。主治:呕吐恶心。用法用量:和稀米饮服之。制备方法:直切薄片,勿令折断,层层掺盐于内,以水湿苎麻密缚,外又用纸包,水蘸湿,火煨令熟,去纸捣烂。
-
包埋剂
在制作切片或超薄切片时,由于组织是柔软的,或局部的软硬不均,这样制作厚薄均匀的切片是困难的。一股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切片,用石蜡、火棉胶、炭蜡、明胶等作包埋剂;电子显微镜则用环氧树脂、聚苯乙烯树脂、异丁烯树脂及水溶性树脂。
-
物质波
物质波是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冲破了光只有波动性的经典观念,提出了光子学说。不出所料,3年后这一点果然为Davisson(美)和G.Thomson(英)分别用慢速和快速电子对金属单晶的反射和薄片的透射的衍射图所证实。继而又发现了质子和中子等微粒也具有波动性,这样便完全确证了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
-
胡桃冰砖
胡桃冰砖原料配方(成品4人用)香草冰淇淋(一)240克核桃仁60克杏元饼干8块胡桃冰砖制作方法1.将核桃仁切成薄片。2.将冰淇淋置于大碗中,加入核桃肉拌匀,然后倒入衬有塑料纸的长方形饭盒中,刮平,置冰箱冷冻室速冻。3.将硬的冰砖倒出切块,每块厚1.5厘米,分装在4只玻璃盆中,旁边各配2块杏元饼干。
-
猕猴桃冰霜
猕猴桃冰霜原料配方(成品600克)猕猴桃6个白砂糖150克柠檬(半个)60克清水150毫升猕猴桃冰霜制作方法1.猕猴桃用刀削去皮后切成薄片,放在20目筛网上,用木杓压碎,酱状的猕猴桃通过网眼进入筛网下的碗中。3.将水、砂糖、柠檬皮放在锅中,煮至糖溶后离火,连锅浸在冰水中,待冷却后,加入猕猴桃酱及柠檬汁混合。
-
浇切糖
浇切糖又名片糖,可根据生产季节的不同,添加适量的玫瑰、薄荷、桂花、食用香精或姜汁,可制成适合消费者四季口味的特色浇切糖。3.城完全冷却前,用刀切成约6~如在冷却后切块,易使成品破碎。4.包装贮藏:浇切糖可按250克、500克规格纸盒包装,外封玻璃纸,放入置于阴凉处的铁皮箱密封保藏,可防止回软。
-
苦瓜蜜汁
苦瓜蜜汁制作方法选择八至九成熟的新鲜苦瓜,洗净,用不锈钢刀纵切成两,控去种子切成2-3毫米的薄片。采用两次浸提法取汁,即在瓜片中加入清水(1∶5),加热至85-90℃,浸提4小时,取滤液后再进行第2次浸提,将两次浸提液混合。经沉淀、过滤、杀菌即可获得蜜汁饮料,具有苦瓜的清香和蜂蜜的香气,味甘凉、清爽无涩味。
-
青冈属
中文名青冈属拼音名qinggangshu拉丁名Cyclobalanopsis中国植物志22:263属下物种白枝青冈、扁果青冈、槟榔青冈、薄斗青冈、薄片青冈、薄叶青冈、长果青冈、长果青冈(原变种)、长尾青冈、长叶粉背青冈、长叶青冈、城口青冈、赤皮青冈、大果青冈、大明山青冈、大叶青冈、倒卵叶青冈、滇南青冈、滇青冈、滇西青冈、吊罗山青冈
-
连翘属
中文名连翘属拼音名lianqiaoshu拉丁名Forsythia中国植物志61:41描述ForsythiaVahl连翘属,木犀科,7种,分布于欧洲至日本,我国有连翘F.suspensaVahl、金钟花F.viridissimaLindl.和秦翘F.giraldianaLingelsh.等4种,产西北至东北和东部,为庭园观赏植物,前2种亦入药。灌木,枝髓部中空或呈薄片状;种子有狭翅。
-
槟榔属
中文名槟榔属拼音名binlangshu拉丁名Areca中国植物志13(1):132描述ArecaL.槟榔属,棕搁科,约54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和澳大利亚北部,其中槟榔A.cathecuL.我国广东海南岛和云南南部、台湾广为栽培。当地群众摘取其鲜果(或晒干)切成薄片,涂以石灰少许,卷于蒟叶内作咀嚼品,闻可助消化和防止痢疾,并有固齿之功;
-
梭子鱼
梭子鱼(Pike)梭子鱼不论是新鲜或冷冻品在北半球都很容易买到,而且可以买到整尾(体型小的)或薄片(体型大的)。烤、焖煮、温煮、煎烤或扒烤,全年都有供应。梭子鱼在中欧的烹调上特别受欢迎,该区的传统煮法是塞入馅料后与牡蛎、?鱼、牛油及香料一起?
-
金丝银卷
概述是两种蒸制食品。用香油刷条呈黄色,叫金丝卷;金丝银卷的制作金丝卷色泽金黄,丝细柔软,暄和,味甘香醇;再将剩余的剂头擀成两张薄片,一张铺底,中间放金丝卷,另一张覆盖,将边按严,上笼蒸25分钟即成金丝卷。银丝卷制作方法银丝卷用面粉0.9千克,面肥0.1千克,猪油0.125千克,白糖0.2千克。
-
香砂灸
香砂灸即硫朱灸。硫朱灸为灸法的一种。见《本草纲目拾遗·卷二》。其法用麝香一钱、劈砂水飞二钱,硫黄三钱,各研极细。治病时将药安患处,以灯火点着,等到火灭,连灰罨在肉上。又法加樟脑钱半,如前法制成硫朱锭备用。用治风寒湿痹、伤痛、脘腹寒痛等症。安于穴位上,每月一粒,年老体弱及儿童用半粒。
-
蒜钱灸
蒜钱灸即隔蒜灸。因将大蒜切片如钱,上置艾炷施灸,故名。参见隔蒜灸:隔蒜灸为间接灸的一种。首见于《肘后方》。选用较大的蒜瓣或独头紫皮大蒜切成约2分厚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成数孔,然后将蒜片置于穴位上,把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因为大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用,故本法常用于治疗痈疽疮疡、蛇虫咬伤等。
-
丹毒发疽
丹毒发疽为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四。即丹毒发。出《外科大成》卷二。多因服丹石之类药物所致。发于背,初起细癗无数,形如汤火所伤,赤晕延开,烦渴思饮。治宜内服黄连消毒饮,兼服国老膏,或六味地黄汤徐饮;外用生牛肉薄片贴之,或香油调青黛,加冰片少许外敷。
-
乌豆草
概述:乌豆草为中药名,出自《贵州草药》,为《四川中药志》记载的大肺筋草之别名。别名:肺经草、反背红、乌豆草。来源及产地:伞形科植物薄片变豆菜SaniculalamelligeraHance的全草。性味:甘、辛,平。功能主治:散风,化痰,行血,通经。治风寒感冒,咳嗽,哮喘,经闭,腰痛。
-
生姜发汗茶
概述:生姜发汗茶以茶叶、生姜为主要原料,具有发汗解毒,清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咳嗽者。原料:茶叶3克,生姜5克。用法:将生姜洗净切成薄片,与茶叶同入沙锅煎煮,取汁饮用。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天麻耳鸣茶
概述:天麻耳鸣茶以绿茶、大麻为主要原料,用于耳鸣眩晕。原料:绿茶1克,大麻3。用法:先将天麻切成薄片干燥储存,备用。若服用时,每次取天麻片与茶叶放入杯中,用刚沸的开水冲泡大半杯,立即加盖,5分钟后可热饮。头汁饮空,略留余汁,再泡再饮,直至冲淡,弃渣。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水苗法
水苗法为人痘接种法之一。取痘痂20~30粒,研为细末,和净水或人乳三、五滴,调匀,用新棉摊薄片,裹所调痘苗在内,捏成枣核样,以线拴之,塞入鼻孔内,12小时后取出。此法为我国古代人痘接种法中效果最好的一种。可达到预防天花的目的,即便发病,亦可起到减轻病情,避免产生危重的病情。
-
结扎注射法
结扎注射法内痔疗法之一。该法实际是将结扎与注射两种疗法合为一体。可用于2、3期内痔的治疗。方法同单纯结扎法。所不同者是在结扎痔核后,再注射10%明矾液或内痔枯萎液,并压榨该痔核使其呈薄片状,术后处理同单纯结扎法。
-
丹毒发
丹毒发为病名。多因服食丹药中毒引起之痈疽。出《外科大成》卷二。又名丹毒发疽。多因服丹石之类药物所致。发于背,初起细癗无数,形如汤火所伤,赤晕延开,烦渴思饮。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渴之剂。治宜内服黄连消毒饮,兼服国老膏,或六味地黄汤徐饮;外用生牛肉薄片贴之,或香油调青黛,加冰片少许外敷。
-
锡兰肉桂
锡兰肉桂拼音名XīLánRòuGuì学名CortexChinnamomiZeylanici英文名CaylonCinnamonBark来源为樟科植物锡兰肉桂CinnamomumzeylanicumB1.的树皮。叶革质或近革质,通常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下面呈蜂窝状;3月,果期8~化学成份含挥发油,油中含桂皮醛(cinnamaldehyde)、丁香酚(eugenol)等,并含鞣质及粘液质。
-
太乙镇金丹
《中国医学大辞典 补遗》:组成:生姜2斤(切薄片,晒足三伏为度)。主治:寒冷咳嗽常发者。用法用量:每服2-3钱,熟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或水为丸,如梧桐子大,瓷瓶密贮。
-
玄菟散
《慈幼新书》卷六:组成:菟丝子1斤(淘净,用无灰酒砂锅内煮1日,入石臼内捣成薄片晒干),玄参斤半。用法用量:每遇24节以砂糖汤调下,量儿大小,或5分,或1-2钱。如邻近出痘,即日日服之。制备方法:上为末,和匀,入瓷罐收贮,常晒。
-
猴头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猴头菌:别名:猴头、刺猬菌、猬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齿菌科猴头菌Hericiumerinaceus(Bull.exFr.)Pers.,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生于栎、胡桃等阔叶树种的立木及腐木上。功能主治:利五脏,助消化。用法用量:消化不良:猴头菌2两,水浸软,切成薄片,水煎服,日服2次,黄酒为引。
-
金疮铁扇散
别名:铁扇散处方:象皮5钱(切薄片,用小锅焙黄色以干为度,勿令焦),龙骨5钱(用上白者,生研),老材香1两(山陕等省无漆,民间棺殓俱用松香、黄蜡涂于棺内,数10年后,有迁葬者,棺朽另易新棺,其朽棺内之香蜡即谓之老材香。功能主治:刀石破伤。如伤口处发肿,煎黄连水用翎毛蘸涂之即消。注意:忌卧热处。
-
橘饼茶
处方:橘饼1~2个制法:把橘饼1个,切成薄片,放入茶壶内,用刚烧沸的开水冲泡,盖上茶壶盖,泡10~功能主治:宽中,下气,化痰,止咳。适用于小儿伤食或多吃生冷瓜果后泄泻不止。用法用量:每日用橘饼1个,可作数次当茶饮用,喝茶吃饼连用2~摘录:《经验广集》
-
莱菔汁
《种福堂公选良方》:莱菔汁:处方:新鲜白萝卜1000~1500克制法:将新鲜白萝卜洗干净后切成薄片,搅烂,用干净纱布包裹绞取汁液约50~100克即可。功能主治:消食积,除腹胀,化痰热,止咳嗽。适用于小儿伤食腹胀小儿痢疾、小儿支气管炎咳嗽。主治:疮疹出不快。附注:萝卜汤(《痘治理辨》)。
-
三滕酒
处方:络石藤90g海风藤90g鸡血藤90g桑寄生90g五加皮30g木瓜60g白酒3000ml炮制:将上述6味药材,切成薄片,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按冷浸法制成药酒2000~功能主治:此酒有祛湿、通络、舒筋的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及关节疼痛。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摘录:《民间验方》
-
夏枯草煲猪肉
处方:夏枯草20克瘦猪肉50克制法:将夏枯草、瘦猪肉(切薄片),文火共煲汤。功能主治:清肝热,散郁结,降血压。适用于高血压;肺结核低热,久服亦有效。用法用量:每日服2次。吃肉,饮汤。摘录:《食物疗法》
-
银杞明目汤
处方:银耳15克,枸杞15克,鸡肝100克,茉莉花24朵,水豆粉,料酒,姜汁,食盐各适量。制法:1.将鸡肝洗净,切成薄片,放入碗内,加水豆粉,料酒,姜汁,食盐拌待用。2.银耳洗净,撕成小片,用清水浸泡待用;功能主治:补且益肾,明目美颜。适用于阴虚所致的视物模糊、两眼昏花,面色憔悴等。
-
玉米须炖猪肉
处方:玉米须30克猪瘦肉120克精盐味精适量制法:将玉米须洗净,猪瘦肉切成薄片,一起放入陶瓷罐内,加水500克,上蒸笼蒸,至猪肉熟透,加精盐、味精即成。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清血热,治崩。适用于血热型崩漏。用法用量:每日2次,趁热服。摘录:《民间方》
-
滇藏方枝柏
拼音名:DiānCánɡFānɡZhīBǎi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滇藏方枝柏的球果。枝条灰褐色,裂成不规则薄片;具鳞叶的末端分枝较粗,四棱形,鳞叶先端尖或印,背面下部或中部有腺体;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4300m的高山地带。性味:味苦;性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摘录:《中华本草》
-
檀根
《*辞典》:檀根: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T nGēn来源:为豆科植物黄檀的根皮。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雄蕊10,下部连合为一体,花丝上部分离;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坡、溪边及山沟旁边的林地。性味:①《本草拾遗》:有小毒。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疮疥,杀虫。
-
内消瘰疬痰毒方
《种福堂方》卷二:组成:羊角数对,威灵仙4两。主治:瘰疬,痰核,痰串。用法用量:用槟榔煎汤送下,或夏枯草汤送下亦可。服至7日后,大便下如黑羊屎,小便出黑水,自消。制备方法:共入瓦罐内,加清水煮数沸,候角软取出切薄片,用新瓦烧红,将角铺上,焙炒过研细,每灰1两,加广木香1钱,白芥子3钱,共为末,炼蜜为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