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质地
土壤颗粒根据粒径大小分为砂粒、粉粒和粘粒三级,根据各级的含量比例而对土壤所作的划分称为土壤质地。根据百分含量算出土壤中砂粒、粉粒和粘粒的比例,用三角图划分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土壤的一种基本性质,它不仅与土壤养分的保持和供给,而且还与水及空气的供给、耕作的难易、植物生长等有密切关系。
-
气孔指数
同种植物叶子单泣面积上气孔数与表皮细胞数(包括气孔在内)的比例是恒定的,这种比例关系称“气孔指数”,用公式表示为:同种植物叶子的气孔指数是相当恒定的,不同种植物叶子的气孔指数差异较大,因此,气孔指数常可用于区别不同种植物叶子,特别是对鉴别亲缘关系相近的同属植物的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最小养分律
最小养分律lawofminimum,minimumlaw指植物的产量由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支配的定律(李比西J.vonLiebig,1843)。以后,Wollny曾修改了李比西(Liebig)的这一学说,认为“植物的产量应受到生长所必需的各种因子中其供给比例最少*rem为拉得当量,是吸收剂量的单位。
-
散发型克-雅病
定义:大多数克-雅病病例呈散发型,无地理上的聚集性,在病人之间无明显传播现象,由于至今没有发现明确的发病原因,故称为散发型克-雅病(sporadicCreutzfeldt-Jakobdisease)。此类疾病的发病年龄在14岁~2人/每百万人/每年,男女病人的比例与整个人口的性别比例一致,与社会经济状况无关。
-
发病 24 小时内急性 STEMI 患者到院 90 分钟内进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比例
定义:发病24小时内急性STEMI患者到院90分钟内进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比例是指单位时间内,发病24小时内急性STEMI患者中,从到院至进行直接PCI治疗导丝通过靶血管(DoortoDevice,DTD)的时间小于等于90分钟的患者数,占同期发病24小时内急性STEMI患者总数的比例。
-
发病 24 小时内急性 STEMI 患者到院 30 分钟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的比例
定义:发病24小时内急性STEMI患者到院30分钟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的比例是指单位时间内,发病24小时内急性STEMI患者中,从到院至给予静脉溶栓药物(DoortoNeedle,DTN)时间小于等于30分钟的患者数,占同期发病24小时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总数的比例。
-
急性 STEMI 患者住院期间应用超声心动图(UCG)评价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比例
定义:急性STEMI患者住院期间应用超声心动图(UCG)评价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比例是指单位时间内,住院期间通过UCG评价LVEF的急性STEMI患者数,占同期急性STEMI患者总数的比例。
-
原级参考程序
原级参考测量程序(primaryreferencemeasurementprocedure)又称原级参考程序(primaryreferenceprocedure),是用于获得与同类量测量标准没有关系的测量结果所用的参考测量程序。物质的量咨询委员会——化学计量cccoM)对于这个概念使用术语“原级测量方法”。[JJF1001-2011,4.6注5]
-
原级参考测量程序
原级参考测量程序(primaryreferencemeasurementprocedure)又称原级参考程序(primaryreferenceprocedure),是用于获得与同类量测量标准没有关系的测量结果所用的参考测量程序。物质的量咨询委员会——化学计量cccoM)对于这个概念使用术语“原级测量方法”。[JJF1001-2011,4.6注5]
-
ICU患者收治床日率
定义:ICU患者收治床日率是指ICU收治患者总床日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床日数的比例。同一患者同一次住院多次转入ICU,记为“多人次”。计算公式:意义:ICU患者收治床日率可以反映全部住院患者ICU患者的比例及收治情况。
-
数量估计法
数量估计法是制作比例量表的一种方法。数量估计法的步骤是:先由主试者呈现一个标准刺激,被试者以此为标准,把其他不同程度的比较刺激与这个标准刺激的主观值进行比较,用数字表示,并计算出其几何平均数或中数,再以刺激值为横坐标,感觉值为纵坐标,制成感觉比例量表。
-
ICU患者收治率
定义:ICU患者收治率是指ICU收治患者总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同一患者同一次住院多次转入ICU,记为“多人次”。计算公式:意义:ICU患者收治率反映全部住院患者ICU患者的比例及收治情况。
-
术中自体血输注率
定义:术中自体血输注率是指在麻醉中,接受400ml及以上自体血(包括自体全血及自体血红细胞)输注患者数占同期接受400ml及以上输血治疗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自体血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异体输血带来的风险,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
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门药时间达标率
定义: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门药时间达标是指在溶栓药物时间窗(发病12小时)内,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门药时间在30分钟内。计算公式:意义: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门药时间达标率反映急诊绿色通道的效率。
-
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门球时间达标率
定义: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门球时间是指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从进入急诊科到开始PCI的时间。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门球时间达标率是指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门球时间达标的患者数占同期就诊时在PCI时间窗内应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总数的比例。
-
急诊抢救室患者死亡率
定义:急诊抢救室患者死亡是指患者从进入急诊抢救室开始72小时内死亡(包括因不可逆疾病而自动出院的患者)。急诊抢救室患者死亡率是指急诊抢救室患者死亡总数占同期急诊抢救室抢救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急诊抢救室患者死亡率可以反映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
-
急诊手术患者死亡率
定义:急诊手术患者死亡是指急诊患者接受急诊手术,术后1周内死亡,除外与手术无关的原发疾病引起的死亡。急诊手术患者死亡率是指急诊手术患者死亡总数占同期急诊手术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急诊手术患者死亡率可以反映急诊手术救治成功率。
-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定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是指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全身给药)患者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指标可以反映医院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管理情况。
-
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定义: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是指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数占同期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指标可以反映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使用及管理情况。
-
心室辅助转换心脏移植率
心室辅助转换心脏移植率的定义:心室辅助转换心脏移植,是指患者心脏功能衰竭D期应用心室辅助装置持续治疗期间,转行心脏移植手术治疗。心室辅助转换心脏移植率计算公式:心室辅助转换心脏移植率的意义:心室辅助转换心脏移植率能反映心室辅助装置应用后转归的重要过程指标。
-
活体供体供皮区并发症发生率
活体供体供皮区并发症发生率的定义:活体供体供皮区并发症是指活体供体供皮区发生感染、创面延迟愈合(超过3周)等。活体供体供皮区并发症发生率计算公式:活体供体供皮区并发症发生率的意义:活体供体供皮区并发症发生率是反映皮肤组织移植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
同种异体角膜内皮移植供体使用率
同种异体角膜内皮移植供体使用率的定义:同种异体角膜内皮移植供体使用率是指用于临床同种异体角膜内皮移植的供体材料数占同期获取的同种异体角膜移植供体材料总数的比例。
-
同种异体穿透角膜移植供体使用率
同种异体穿透角膜移植供体使用率的定义:同种异体穿透角膜移植供体使用率是指用于临床同种异体穿透角膜移植的供体材料数占同期获取的同种异体角膜移植供体材料总数的比例。
-
同种异体板层角膜移植供体使用率
同种异体板层角膜移植供体使用率的定义:同种异体板层角膜移植供体使用率是指用于临床同种异体板层角膜移植的供体材料数占同期获取的同种异体角膜移植供体材料总数的比例。
-
同种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供体使用率
同种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供体使用率的定义:同种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供体使用率是指用于临床同种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供体材料数占同期获取的同种异体角膜移植供体材料总数的比例。
-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成功率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成功率的定义: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成功是指通过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手术达到预期目的(增视性、治疗性、美容性等),植片与植床对合良好无脱落。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成功率计算公式: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成功率的意义: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成功率能反映医疗机构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技术水平。
-
角膜植片透明率
角膜植片透明率的定义:角膜植片透明是指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植片保持透明,或植片与植床对合良好无脱落。角膜植片透明率是指角膜植片透明的例数占同期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总例数的比例。角膜植片透明率计算公式:角膜植片透明率的意义:角膜植片透明率能反映供体材料的质量及医疗技术水平。
-
血培养污染率
血培养污染率(rateofbloodculturecontamination)是指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占同期的血培养标本总数的比例。血培养污染率的计算公式为:血培养污染率=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同期血培养标本总数×100%
-
植入物相关记录符合率
定义:植入物相关记录符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植入物相关记录符合的住院患者病历数占同期使用植入物的住院患者病历总数的比例。
-
临床用血相关记录符合率
定义:临床用血相关记录符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临床用血相关记录符合的住院患者病历数占同期存在临床用血的住院患者病历总数的比例。
-
出院患者病历2日归档率
定义:出院患者病历2日归档率是指单位时间内,2个工作日内完成归档的出院患者病历数占同期出院患者病历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出院患者病历2日归档率=2个工作日内完成归档的出院患者病历数/同期出院患者病历总数×100%
-
出院患者病历归档完整率
定义:出院患者病历归档完整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归档病历内容完整的出院患者病历数占同期出院患者病历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出院患者病历归档完整率=归档病历内容完整的出院患者病历数/同期出院患者病历总数×100%说明:病历内容完整是指归档病历内容符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11号)要求。
-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出院抗凝药物使用率
定义: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出院抗凝药物使用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出院使用抗凝药物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数,占同期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出院抗凝药物使用率=出院使用抗凝药物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数/同期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非瓣膜性房颤治疗的规范性。
-
瓣膜性房颤患者出院华法林使用率
定义:瓣膜性房颤患者出院华法林使用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出院使用华法林的瓣膜性房颤患者数,占同期瓣膜性房颤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瓣膜性房颤患者出院华法林使用率=出院使用华法林的瓣膜性房颤患者数/同期瓣膜性房颤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瓣膜性房颤治疗的规范性。
-
房颤患者出血风险评估率
定义:房颤患者出血风险评估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出血风险评估的房颤患者数,占同期房颤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房颤患者出血风险评估率=行出血风险评估的房颤患者数/同期房颤患者总数×100%说明:出血风险评估推荐采用HAS-BLED评分、ORBIT评分或ABC评分等。意义:评价房颤患者评估的规范性。
-
心力衰竭患者入院 48 小时内心脏功能评估率
定义:心力衰竭患者入院48小时内心脏功能评估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入院48小时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
-
心力衰竭伴容量超负荷患者住院期间利尿剂治疗率
定义:心力衰竭伴容量超负荷患者住院期间利尿剂治疗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住院期间接受利尿剂治疗的心力衰竭伴容量超负荷患者数,占同期心力衰竭伴容量超负荷患者总数的比例。
-
心力衰竭患者出院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或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使用率
定义:心力衰竭患者出院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或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使用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出院使用ACEI或ARB或ARNI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
-
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24小时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
定义: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24小时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24小时内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数,占同期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总数的比例。
-
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乳内动脉血管桥使用率
定义: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乳内动脉血管桥使用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使用乳内动脉血管桥的患者数,占同期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说明:乳内动脉血管桥包括左侧原位乳内动脉血管桥、右侧原位乳内动脉血管桥以及游离乳内动脉血管桥。
-
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 24 小时内阿司匹林使用率
定义: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24小时内阿司匹林使用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24小时内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数,占同期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总数的比例。
-
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出院他汀类药物使用率
定义: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出院他汀类药物使用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出院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数,占同期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总数的比例。
-
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出院阿司匹林使用率
定义: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出院阿司匹林使用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出院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数,占同期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总数的比例。
-
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出院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
定义: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出院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出院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数,占同期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总数的比例。
-
二尖瓣手术术中经食道超声使用率
定义:二尖瓣手术术中经食道超声使用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二尖瓣手术术中使用经食道超声的患者数,占同期行二尖瓣手术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二尖瓣手术术中经食道超声使用率=二尖瓣手术术中使用经食道超声的患者数/同期行二尖瓣手术的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手术过程规范性。
-
主动脉瓣手术住院死亡率
定义:主动脉瓣手术住院死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主动脉瓣手术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数,占同期行主动脉瓣手术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主动脉瓣手术住院死亡率=行主动脉瓣手术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数/同期行主动脉瓣手术的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手术诊疗质量情况。
-
主动脉瓣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大于等于24小时发生率
定义:主动脉瓣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大于等于24小时发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主动脉瓣手术后连续机械通气时间大于等于24小时的患者数,占同期行主动脉瓣手术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说明:拔管后再次机械通气时间不计算在内。
-
主动脉瓣手术后脑卒中发生率
定义:主动脉瓣手术后脑卒中发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主动脉瓣手术后发生脑卒中的患者数,占同期行主动脉瓣手术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主动脉瓣手术后脑卒中发生率=行主动脉瓣手术后发生脑卒中的患者数/同期行主动脉瓣手术的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手术诊疗质量情况。
-
主动脉瓣手术非计划二次手术率
定义:主动脉瓣手术非计划二次手术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主动脉瓣手术后非计划二次手术的患者数,占同期行主动脉瓣手术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主动脉瓣手术非计划二次手术率=行主动脉瓣手术后非计划二次手术的患者数/同期行主动脉瓣手术的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手术诊疗质量情况。
-
先心病介入治疗心脏压塞发生率
定义:先心病介入治疗心脏压塞发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先心病介入治疗发生心脏压塞的患者数,占同期行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先心病介入治疗心脏压塞发生率=行先心病介入治疗发生心脏压塞的患者数/同期行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手术诊疗质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