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天哮
天哮为病名。明·秦景明《幼科金针》:“夫天哮者,盖因时行传染,极难奏效。其证起嗽连连,呕吐涎沫,涕泪交作,眼胞浮肿,吐乳鼻血,呕血眼红。”类百日咳。
-
天哮呛
百日咳又名顿咳,时行顿咳,天哮,疫咳,迫咳,俗称天哮呛、鹭鹚咳、鸡咳。主要是由于时行疫毒犯肺,肺气不宣,气郁化热,酿液成痰,阻于气道,气机上逆而成。初起邪袭肺胃,宜宣肺散邪,用止嗽散,射干麻黄汤、三拗汤化裁;日久肺胃阴伤,咳血者,宜清燥润肺,用清燥救肺汤、阿胶散;
-
启云抱龙丸
《幼科金针》卷上:组成:胆星1两,防风1两,花粉1两,薄荷1两,僵蚕5钱,白附子5钱,雄黄3钱,辰砂2钱。功效:降火清金,消痰驱风。主治:小儿天哮症。用法用量:露水竹沥磨服。制备方法:炼蜜为丸。
-
三奇顶
《串雅内编》卷三:方名:三奇顶组成:经霜天烛子3钱,腊梅花3钱,水蜒蚰1条(俱预收)。主治:小儿天哮。用法用量:水煎服。
-
海浮石滑石散
处方:海浮石4钱,飞滑石4钱,杏仁4钱,薄荷2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小儿天哮,一切风湿燥热,咳嗽痰喘。亦治大人。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百部煎汤调下。摘录:《医学从众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