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形
倒披针形(oblanceolate)为披针形的颠倒,如小檗。(8)心形(cordate):近似卵形,但基部更宽圆而凹入,先端尖,呈心脏形,如紫荆的叶。扇形的叶(fanshaped),如银杏的叶;有时叶形介于两者之间,可用两种叶形的复合名称来表示,如条状披针形,卵状长圆形,或加“长”、“广”等形容词更确切地描述叶形的特点。
-
泡桐七
泡桐七此药为菊科植物深山蟹甲草(Cacaliaprofundorum)的带根状茎全草。注:同属植物白头蟹甲草(C.leucocephala)的带根茎全草亦称“泡桐七”,叶形亦似泡桐叶,其叶下面密生白色茸毛,易于与上种区别。葫芦七此药为菊科植物大黄橐吾(Ligulariaduciformis)的根茎。分布于宋洛等地。用于跌打损伤、痨伤咳血、月经不调等症。
-
桃仁
桃仁的功效与主治:桃仁具有活血祛痰,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症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桃仁应用过量,苦杏仁苷水解产生的氢氰酸易使组织窒息。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和核壳,取出种子,晒干。气微,味微苦。(2)取本品粗粉2g,加石油醚(60~功能与主治: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
被子植物
进行双受精。人们推测的有:藻类、蕨类、松杉目、买麻藤目、本内苏铁目、种子蕨等。塔赫他间认为,本内苏铁的孢子叶球和木兰的花的相似性是表面的,因为木兰类的雄蕊(小孢子叶)象其他原始被子植物的小孢子叶一样是分离、螺旋状排列的,而本内苏铁的小孢子叶为 状排列,且在近基部合生,小孢子囊合生成聚合囊;
-
山莴苣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莴苣:拼音名:ShānWōJ 别名:苦菜、苦马地丁、鸭子食来源:菊科莴苣属植物山莴苣LactucaindicaL.,以全草或根入药。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用于阑尾炎,扁桃体炎,子宫颈炎,产后瘀血作痛,崩漏,痔疮下血;③乳管分枝状或成碎片,多与薄壁细胞共存,内充满乳汁。
-
异形纤维
目前生产的异形纤维主要有三角形、丫形、五角形、三叶形、四叶形、五叶形、扇形、中空形等。第一是光学效应好,特别是三角形纤维,具有小棱镜般的分光作用,能使自然光分光后再度组合,给人以特殊的感觉。第二是表面积大,能增强复盖能力,减小织物的透明度。第四是抗抽丝性能优于圆形纤维。
-
青菜还阳
青菜还阳此药为苦苣苔科植物牛耳朵(Chiritaeburnea)的带根全草。因其叶形如小白菜,故得此名。牛耳朵为多年生草本。5—6月开花,花冠紫色,外面疏生有短柔毛,7—8月结线形茹果,长约6厘米。分布于新华姚湾沟等地。该药具有补虚、止血、止咳的功效。用于阴虚咳嗽、肺痨咳血、血崩、白带等;外用可治外伤出血、痈疮肿毒等。
-
云杉
云杉是松科云杉属的通称。云杉组叶横切面四方形、菱形,四面有气孔线,气孔线条数相等,或近相等,包括白皮云杉、鳞皮云杉、粗枝云杉、红皮云杉、白杆、青海云杉、雪岭云杉、新疆云杉、青杆、大果青杆、台湾云杉、长叶云杉等云杉的植物形态云杉耐荫能力较强,在林冠下可忍受光照不足达25年之久。树皮含单宁6.9~
-
花烛属
中文名花烛属拼音名huazhushu拉丁名Anthurium中国植物志13(2):9描述AnthuriumSchott花烛属,天南星科,约550种,产热带美洲,现各热带地区常有栽培,我国引入有花烛A.andraeanumLind.等3种,见于福建、广东和云南,供观赏。肉穗花序圆柱形、圆锥形或尾状;雄蕊4,花丝扁;子房2室,每室具倒生或弯生胚珠2或1;
-
变叶木属
中文名变叶木属拼音名bianyemushu拉丁名Codiaeum中国植物志44(2):149描述CodiaeumA.Juss.变叶木属,大戟科,15种,分布于马来西亚、太平洋群岛和澳大利亚北部,我国引入栽培的有变叶木C.variegatum(L.花小,单性同株,排成长的总状花序,雄花簇生于苞腋内,雌花单生于花序轴上;雄蕊15-30或更多,无退化雌蕊;
-
酸模属
中文名酸模属拼音名suanmoshu拉丁名Rumex中国植物志25(1):147描述RumexL.酸模属,蓼科,广义的200种,狭义的170种,广布于全球,主产北温带,我国有30余种,南北均产之,其中酸模R.acetosaL.的嫩叶和嫩茎供蔬食。叶形各式,有时戟形,全缘或有些种类的有皱纹;子房三棱形,有基生的胚珠1颗,花柱3,柱头流苏状;
-
先天性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技术
操作名称:先天性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技术适应证:先天性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技术适用于:1.产科医生提出的重点器官检查。②重度侧脑室积水,胎头双顶径及头围明显大于孕周,侧脑室内液体明显增多,脑中线漂浮于脑脊液中,脑室率明显>0.5。(7)多囊肾:其特点是一侧或两侧肾增大,出现多个小囊。
-
马鹿花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拼音名:MǎL Huā别名:小豆花、紫梗藤(《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马鹿花的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圆锥花序,花淡紫红色,龙骨瓣近于劲直,先端钝圆。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下。功能主治:驱虫。治蛔虫,寸白虫,小儿疳积。水煎半小时,去渣,加蜂蜜适量,空腹服,连服两日。
-
猪腰藤
猪腰藤此药为豆科(苏木科)植物湖北羊蹄甲(Bauhiniahupehana)的根及茎藤。因其为蔓性藤本,叶形如猪腰子(肾),故得此名。单叶互生,近肾形,先端深凹,基部心形,裂片钝圆,主脉7—9条,具长柄。荚果条形,扁平,无毛。该药具活血止血、理气止痛功效。用于风湿痹痛、劳伤、腰痛、各种出血及跌打损伤等。
-
猪耳还阳
猪耳还阳此药为菊科植物单头千里光(Seneciogoodianux)的全草。因其叶形如猪耳朵,故得此名。头状花序单生于茎端,舌状花10余朵,黄色,管状花多数。花期3—4月,5月结圆柱形瘦果,上有白色冠毛。分布于古水、新华等地。该药具有清热泻火、利湿的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白喉、黄疽、小便淋痛、水火烫伤等。
-
扇子还阳
扇子还阳此药为兰科植物扇脉构兰(Cypripediumjaponicum)的根茎。囤它的叶形像蒲扇,故得此名。扇脉构兰为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圆柱形,在地下甸甸生长,节上有许多肉质的须根。茎直立,表面有很多黄棕色的柔毛,茎基部有膜质鞘状的鳞片。该药具有散瘀镇痛、活血调经的功效。用于劳伤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头痛头晕
-
瓜米还阳
瓜米还阳此药为兰科植物小羊耳蒜(Liparisfargesii)的全草。假鳞茎狭矩圆形,彼此紧挨着而斜伏于匍匐的根状茎上;有一枚卵状矩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的叶,长5—10毫米,宽4—10毫米。花葶高出叶外,花为黄绿色,常有2朵,苞片披针形,花瓣为丝状。用于阴虚燥热、咽干口渴、肺虚燥咳、肺结核、小儿高烧等。
-
桐君
相传为黄帝之臣,以擅长本草著称。从事采药,多识草木性味,定三品药物,立君、臣、佐、使医方理论。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强调:“至於药性所主,当以识识相因,不尔何由得闻,至于桐雷,乃著在於编简,此书应与《素问》同类”,“又有桐君《采药录》,说其花叶形色;《药对》四卷,论其佐使相识”。
-
嗜酸粒细胞
嗜酸粒细胞是在瑞氏染色血涂片中,胞质呈浅红色,由于其中充满颗粒,常不易见到细胞质。核为杆形或分叶形。电镜下,胞质内有较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少量线粒体,多量糖原颗粒。颗粒分两型,内含组胺酶、芳基硫酸脂酶、磷脂酶、酸性磷酸酶、氰化物和不敏感的过氧化物酶等。嗜酸粒细胞具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
-
宝洪茶
宝洪茶,茶树有性群体品种之一。宝洪茶3月上旬春茶开采,芽叶黄绿色,多茸毛,鲜叶具特殊清香,新梢生长势强,年生长量达70cm,鲜叶1芽2叶蒸青样含茶多酚25.04%,儿茶素182.92mg/g,氨基氮469.54g%,咖啡碱4.57%。抗逆性强,适于高海拔绿茶区引种试种。
-
胡桐泪
归经:入胃经。①《唐本草》:主大毒热,心腹烦满,水和服之取吐。②《本草汇言》:胃家虚寒不食者勿用。(《圣惠方》)⑤治牙齿宣露有脓血出,及小儿虫蚀疳断:葶苈、胡桐泪各半两。《日华子》以之治风虫牙齿痛,李珣谓其能治骨槽风、齿匿,元素言瘰疬非此不能除,皆资其苦能杀虫,咸能入骨软坚,大寒能除极热之用耳。
-
黄秋葵根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拼音名:Hu nɡQiūKu Gēn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刚毛黄秋葵的根。原形态:刚毛黄秋葵,又名:桐麻、黄秋葵、野棉花、黄芙蓉、辛麻、豹子眼睛花。单叶互生,纸质,叶形有变异,卵形至近圆形,直径15~5,卵状披针形;治水肿,尿路感染。(《贵州草药》)②治腹水:桐麻根、蜂蜜各一两,煨水服。
-
火炮草果
叶形多样;下部的叶卵形,中部以上的叶卵状戟形、箭形至掌状3-5浅裂或深裂,裂片阔卵形至阔披针形,长3-10cm,无端钝,基部心形或戟形,上面疏被刺毛,下面被长硬毛,边缘具锯齿或缺刻。花萼佛焰苞状,长约7mm,先端具5齿,密被细绒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低丘、草坡、旷地、稀疏松林下或干燥的瘠地。性味:甘;
-
寄马桩
《全国中草药汇编》:寄马桩:拼音名:J MǎZhuānɡ别名:鸡麻抓、赫勒尼-努德[蒙名]来源:百合科天冬属植物戈壁天门冬AsparagusgobicusN.Iran.exGrub.,以带根全草入药。性平归经:肝经功能主治:祛风;附方:①治神经性皮炎,牛皮癣:寄马桩半斤,加水五斤,煎成浓汁,再加明矾、食盐各五钱,煎熬至溶解后取汁备用。
-
蓝锡莎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蓝锡莎菊:拼音名:L nXīShāJ 别名:苦参[云南红河州]来源:菊科锡莎菊属植物蓝锡莎菊Cicerbitacyanea(D.Don)Beauv.,以根入药。拼音名:LánXīShāJú英文名:Sowthisle别名:兰锡莎菊、苦参、锡砂菊、蓝花岩参、犁头尖、犁头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蓝锡莎菊的根。
-
老白花
《*辞典》:老白花: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拼音名:LǎoB iHuā别名:白花羊蹄甲(《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红花紫荆,红紫荆、弯叶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埋修(傣名)。生境分布:生长于热带丛林中,常栽培在庭园中或作行道树。化学成份:白色花中含山柰酚-3-半乳糖甙和山柰酚-3-鼠李葡糖甙等黄酮类。
-
杧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杧果:拼音名:M nɡGuǒ别名:马蒙、莽果、麻蒙果来源:漆树科杧果属植物杧果MangiferaindicaL.,以果、果核、叶入药。注意:(1)有谓果皮峻泻,利尿杀虫;未成熟的果实中含葡聚糖(glucan),阿聚精(arabinan),聚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an)。性味:甘;3.《本草纲目拾遗》:益胃气,止呕晕。
-
毛脉酸模
拼音名:MáoMàiSuānMó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毛脉酸模的根及根茎。茎上部叶较小,三角状狭卵形或披针形,基部微心形;花序圆锥状,通常多少具叶,花两性,花具长小梗,中下部有关节,花被片6,外花被片卵形,长约2mm,内花被片果期时椭圆状卵形、广卵形或圆形,长3.5-6mm,宽3-4mm;性味:苦;解毒消肿。
-
牛藤
拼音名:NiúTénɡ别名:野木瓜、七姐妹藤、六叶野木瓜、石月、郁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木通科植物那藤或尾叶那藤的茎和根。洗净,待润透,切段或切片,晒干。掌状复叶互生;雄花外 萼片3,阔披针形,长约13mm,内 萼片3,线形,稍长,雄蕊6;膀胱经功能主治:祛风散瘀;
-
牛藤果
掌状复叶互生;叶形变化很大,倒卵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3.8-8cm,宽1-3cm,先端长尾尖,尖顶常具短而易断的丝状尖头,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上面亮绿色,下面黄绿色,有时具白色斑点,侧脉和网脉常在上面明显凹下,下面稍隆起。雄蕊6枚,花丝全部合生,药隔先端凸头长约1mm,远较花药为短;性味:苦;杀虫止痛。
-
挪挪果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挪挪果的树皮和种子。叶形变化较大,椭圆形、倒卵状椭圆形、长圆状椭圆形或被针状椭圆形,先端钝圆至锐尖,叶缘钝锯齿或圆锯齿;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700m的山坡、路旁、河岸及灌木丛中或以壳斗科为主的林下。性味:辛;温归经:肝;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健脾止泻。
-
千叶独活
拼音名:QiānYèDúHuó别名:多裂独活、藏当归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裂叶独活的全草。茎生叶叶形与基生叶近似,但叶柄渐短缩成宽翅状。总苞片4-5,披针形,长5-7mm;分生果椭圆形,背部极扁,长5-6mm,宽约4mm,有柔毛,背棱较细,每棱槽中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1,油管长度为分生果长度的1/2或更多。祛风解毒。
-
千叶独活根
拼音名:QiānYèDúHuó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裂叶独活的根。茎生叶叶形与基生叶近似,但叶柄渐短缩成宽翅状。总苞片4-5,披针形,长5-7mm;分生果椭圆形,背部极扁,长5-6mm,宽约4mm,有柔毛,背棱较细,每棱槽中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1,油管长度为分生果长度的1/2或更多。性平功能主治:祛风湿;
-
枪花药
拼音名:QiānɡHuāYào英文名:flowerofHypoestes别名:大叶理肺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菊木的树皮。单叶互生;每个头状花序约含小花6朵,全为能育的两性白色筒状花,先叶形放;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干燥的山坡疏林中。性寒功能主治:清热止咳;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树皮:治咳嗽及枪刀伤。
-
石珠
拼音名:ShíZhū别名:雾水葛、石珠仔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多枝雾水葛的全草。茎常铺地,多分枝,末回分枝常多数,互生,长20-10cm。狭卵形至披针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全缘,两面被疏伏毛,侧脉1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500m的草地、田边、丘陵或低山疏灌林中。性凉功能主治:解毒消肿;
-
丝茅七
拼音名:SīMáoQī别名:鸦葱、茅草细辛、毛草七、倒扎草根、倒扎花、条参、水防风、仙茅参、猪尾巴、羊奶子、水风、独脚茅草、黄花地丁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茎鸦葱的根。基生叶丛生,窄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5-40cm,宽0.7-2cm,两端尖锐,基部有鞘状短柄,全缘,粉绿色,通常5脉,平行;凉血散瘀。月经不调;
-
五代同堂
鸡肾棱木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枫科植物阔叶八角枫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angiumfaberiOliv.Var.Pary-phyllumChunetHow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单叶互生;核果近卵圆形,长达1cm,细长时绿色,成熟时淡紫色,萼齿宿存。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m以下的疏林中。性味:味辛;
-
五代同堂根
拼音名:WǔDàiTónɡTánɡ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枫科植物阔叶八角枫的根。单叶互生;苞片三角形,早落;花期6月,果期9月。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m以下的疏林中。性味:味辛;性温归经:肝;胃经功能主治:理气活血;祛风除湿。主膨胀胀痛;小儿疳积;风湿骨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
五蕊寄生
小枝灰色,具散生皮孔。花冠长1.5-2cm,下半部稍膨胀,5深裂,裂片披针形,长约1.2cm,反折;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700(-1600)m的平原或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寄生于乌榄、白榄、木油桐、杧果、黄皮、木棉、榕树等多种植物上。性味:苦;各家论述:《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全株:主治痢疾、腰痛、虚劳。
-
喜马拉雅米口袋
《*辞典》:喜马拉雅米口袋: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拼音名:XǐMǎLāYǎMǐKǒuDɑi别名:杰巴区土(藏名)。来源:为豆科植物异叶米口袋的带根全草。羽状复叶,小叶9~10厘米,疏生长柔毛;花冠蓝紫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坪上。性味:性寒,味苦涩。功能主治:解毒消肿,利尿。治水肿,痈肿疔毒,淋巴结结核。
-
叶象花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猩猩草的全草。单叶互生,叶形多变化,卵形、椭圆形、深波状裂或不裂,中部及下部的叶长4~总苞绿色钟形,顶端5裂;蒴果卵圆状三棱形,直径约5毫米。生境分布:我国各地都有栽培。脂肪油,油中含亚油酸和亚麻酸等。性味:苦涩,寒。附方:①治月经过多,跌打损伤:叶象花二至三钱,水煎服,日服二次。
-
紫苏
饮食禁忌:服用紫苏忌吃鲤鱼。来源: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ens(L.叶对生,叶形大,叶面呈紫红色皱褶状,卵形或圆卵形,先端突尖或长尖,基部圆形或钝形,边缘深锯齿;叶对流行性感冒、咳嗽和恶心有疗效的作用。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散寒解表,理气宽中。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变种
变种是分类系统上设在种下的等级。在植物中,有些植株的性状与基本种不同,而以往是以花色(大部分的白花)、株形(垂樱)、叶形等某一性状的差异来划分变种,但最近,作为一个品种来考虑,则至少要有两三点差异,并且占有不同的地理分布的类型才常作为变种来处理。变种小名的规定与种名的规定是一样的。
-
嗜碱粒细胞
嗜碱粒细胞的作用不详,当受一定刺激时,嗜碱性颗粒向细胞外释放其所含的组织胺、过敏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和过敏慢反应物(后者不是预先贮存于颗粒中,是在释放时形成的)等活性因子,引起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等各种过敏反应的症状,同时嗜酸粒细胞趋化、聚集于这一局部。
-
香林投
香林投学名PandanusodorusRidl.露兜树科Pandanaceae俗名香草、香兰、吉祥草、碧血草、避邪树、珍珠兰等。性状多年生常绿灌木,具有香气,成树近根处生多数气根,上部多数分枝,树干表面具环状叶痕,枝端着生密集的叶片,并作螺旋状排列,叶形如剑状,平行脉,叶线状披针形,中脉有尖刺;
-
藜谷
藜谷是藜科藜属中一个栽培种,学名ChenopodiumquinoaWilld.,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昆诺阿藜。单叶互生,无叶托,叶形变化较大,同一株上菱形、卵形和卵状三角形都有。花丝基部较粗,花药纵裂,子房上位一室,扁圆形。无限花序,花期较长。藜谷的营养和用途藜谷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
香马笋
莴笋的别名:莴笋又称莴苣、春菜、生笋、千金菜、茎用莴苣、青笋、莴菜、香马笋莴笋的植物形态:莴笋幼苗似叶用莴苣,较直立,后抽生肥大花茎。早熟种生长期短,抽薹早,茎迅速伸长,成圆棒状;莴笋的食疗功效:莴笋味苦甘、性凉,有清热、利尿、通乳之功效。莴笋用于小便不利、尿血、乳汁不通等症。
-
马蹄还阳
马蹄还阳此药为董菜科植物亘(Violavaginate)的带根全草,因其叶形如马蹄,故得此名。叶基生,心形,托叶上有褐色细脉。分布于神农架林区各地。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血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骨折、刀伤、咳血、乳痈、疮疗肿毒、疮溃烂不收口等c注:兰科植物黄花石豆兰(Bulbophyllumflaviflorum)的全草亦称马蹄还阳。
-
庵闾
出处:《本经》拼音名:ānLǘ别名:庵芦(《本草经集注》),庵闾草(《千金翼方》),庵闾蒿(《广利方》),淹茼(《履巉岩本草》),覆闾(《纲目》),臭蒿(《药材资料汇编》)。愈向上叶形愈小,梢部叶披针形,2~治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③《药材资料汇编》:散瘀血,止痛,通经,利尿,消肿。
-
包菜还阳
包菜还阳此药为景天科植物八宝(又称景天)(Sedumerythrostictum)的全草。因其叶形如包菜叶,故得此名。茎直立,不分枝。叶为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边缘有疏锯齿,形如包菜。该药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止血调经的功效。用于火眼、目翳、咽喉肿痛、月经不调、白带过多、血崩、皮肤瘙痒、水火烫伤、跌打损伤、疮疡肿毒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