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蟹黄
概述蟹黄有河蟹黄和海蟹黄两种,以河蟹黄为好,海蟹黄味稍差。蟹黄使用提示每次约20~45克蟹黄的选购蟹黄以色泽鲜艳,橘红色或深黄色、洁无杂质、味鲜,干度足为上品。蟹黄油性大,应密封保存。蟹黄适合的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患者应少吃或不吃蟹黄。
-
馒头蟹
拼音名:MánTouXiè别名:雷公蟹来源:药材基源:为馒头蟹科动物逍遥馒头蟹等的壳和蟹黄。后缘及后侧缘共具15个三角形齿,扩展形成盾状,步足曲折时能全部隐藏于其下方,左螯较左螯大,腕节外面各具1红斑,掌节背缘具7齿,两螯指节形状不对称。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水深30-100m的泥沙质或沙质海底。性味:味咸;
-
莼菜蟹汤
概述:莼菜蟹汤以活河蟹、莼菜等为主要原料,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2.锅内放猪油烧热,爆香姜末,下蟹黄及肉,烹上料酒,加精盐炒匀,加清水煮沸,再下莼菜,调味煮沸勾薄芡。蟹肉含有高蛋白质,有散诸热、解结散血功能,利于肿瘤的解块及瘀血的化散;莼菜也有消散肿块的作用。
-
鸡皮
鸡皮可单独成菜,菜式如,山东“芥末鸡皮”,四川“粉蒸凤衣”、“慈笋鸡皮”、“白汁鸡皮酥”,广东“蟹黄鸡皮脯”,湖南“竹荪滑鸡皮汤”,福建“蘑菇鸡皮汤”。
-
腐尽生肌散
《医宗金鉴》卷六十二:腐尽生肌散:处方:儿茶乳香没药各9克冰片3克麝香0.6克血竭9克旱三七9克制法:上药为末。加减:有水,加龙骨(煅)1钱;欲速收口,加珍珠1两,蟹黄(用蟹蒸熟取黄,晒干听用)2钱,或用猪脂油(去渣)半斤,加黄蜡1两,溶化倾碗内,稍温,加前7味调成膏,摊贴之;制备方法:上为末。
-
蟹黄散
《仙拈集》卷四:方名:蟹黄散组成:蟹黄1两,神曲3钱。主治:漆疮。用法用量:蜜调涂患处,湿则干搽。制备方法:上为末。《绛囊撮要》:方名:蟹黄散组成:蟹黄(晒干)、滑石(研末)。用法用量:以白蜜调涂。先以老杉木屑煎汤洗。
-
雄漆丸
处方:真漆30克(入蟹黄15克,拌匀晒之,渐渐去浮面上水)明雄黄(研末)牙皂(研末)各15克制法:上药和匀为丸,不可见日,阴干。功能主治:治麻风。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八《解围元薮》卷三:方名:雄漆丸组成:透明雄黄(水飞净)8两,淮熟地8两,干漆灰1两。制备方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白雄散
处方:雄黄1两,白附子5钱,皂荚(炙,去皮弦筋)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黑肿,斑块,赤癣,鹅掌风,雁来风,烂风疮。若鹅掌、雁来等风,用煨姜蘸药擦;如烂风疮,用蟹黄调涂极妙。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
兔缺
是指小儿口唇缺裂的先天性畸形表现。症状:《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人有生而唇缺,似兔唇,故谓之兔缺。”病因病机:多由先天而来。治疗:宜手术修复。《鲍氏验方新编》卷一:“缺唇,先用麻药敷上,然后用刀割开两边薄皮,用丝线缝好,以生蟹黄敷之。静坐七日,勿言勿笑,自能收口。”
-
缺唇
缺唇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四。指先天性上唇或下唇部分或缺,如兔唇状。其治宜手术。《鲍氏验方新编》详叙了古代的手术方法:“缺唇,先用麻药敷上,然后用刀割开两边薄皮,用丝线缝好,以生蟹黄敷之。静坐七日,勿言勿笑,自能收口。”现多采用矫正修补术治疗。
-
黄雄漆丸
处方:严漆1两,蟹黄5钱。制法:拌匀,晒,渐去面上汗水,待尽,又加水飞雄黄、牙皂末各5钱,为丸,不可见日,晒则不干。功能主治:蛇皮鱼鳞,痒风癫风,一切危重之症。用法用量:每服3分,温酒送下。摘录:《解围元薮》卷三
-
螃蟹散
处方:鲜螃蟹。制法:捣烂。功能主治:手指缝肿痛不可忍,若不早治,即烂入手。用法用量:敷上即愈。如无鲜者,以蟹黄蜜调涂。摘录:《仙拈集》卷二
-
蟹黄涂方
《圣济总录》卷一三四:方名:蟹黄涂方组成:生螃蟹(取黄)。主治:漆疮。用法用量:涂敷疮上,每日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