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白喉条辨
《白喉条辨》为喉科专著。清·陈葆善撰。刊于1887年。作者原撰有《白喉订正论》1卷,未刊行;全书共条辨15条,包括白喉的病原、所中经络、辨脉、辨色,手太阴、手少阳、手少阴三经病症治,救误、善后、外治、禁忌等内容。陈氏对白喉的治疗能汇集诸家之长,参酌个人的经验予以补充发挥,内容比较系统。建国后有排印本。
-
白虎青龙汤
处方:生石膏木通贝母(去心,杵)桑叶(生用)连翘牛蒡子(生用,杵)板蓝根银花蝉蜕(去足、翅)麦冬(去心)生地黄芩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养阴化痰。白喉,太阴燥火挟有少阳相火,喉间红肿而痛,甚则颈项亦肿,初起辄多痰涎。痰涎壅盛者,仍用牛蒡子,或冲入鲜莱菔汁、牛黄,减冬、地,加杏仁、旋复花、瓜萎皮。
-
白喉忌表
白喉忌表为白喉治法注意事项之一。《白喉条辨》:“白喉为太阴肺经伏燥,苟无时邪感触,自不宜无故表散,…若确属夹有时感表证者,则解表自难容缓。”在临床上白喉初起夹温热者,辛凉解表,可用薄荷、荷叶、连翘、金银花之类;夹风寒者,辛温发散,如麻黄、紫苏等皆可酌用,绝不可拘泥于忌表。
-
吹喉青黄散
处方:飞青黛西牛黄老式大泥冰少许(新式者不可用)西瓜霜西月石濂珠制法:上药研极细。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去涎。喉间红肿而痛,甚则颈项亦肿,痰涎较多者。用法用量:用吹喉中。若咽燥者,用上白蜜,或鲜嫩侧柏叶捣汁调敷。摘录:《白喉条辨》
-
三炁降龙丹
概述:三炁(炁音qi气)降龙丹为方剂名,出自《白喉条辨》方。西洋参、生石膏、海浮石、牡蛎(生用)、阿胶(或用燕窝)、白芍药、生地黄、败龟板、珍珠母、麦门冬(去心)、犀角。制法:为末和丸用法用量:以旋复花、荆竹茹先煎代水煎药,服时冲入荆竹沥、鲜莱菔汁。石膏直清燥火,坠一切之热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