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汇
《本草汇》为药物学著作。清·郭佩兰撰。刊于1655年。本书内容主要参考《本草纲目》、《本草经疏》等书编成。卷1为十四经经脉图、脏腑图及引经药物、面部望诊图等;卷2杂论三部九候、脉法、经络、运气等;卷3介绍用药式、引经报使及禁忌药;6为杂证、伤寒、妇、外、幼各科病机;8列百病主治药;
-
鱼鳔胶
鱼鳔胶的炮制:宋代有炙令焦黄(《圣济总录》)、制炭(《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炒制(《疮疡经验全书》)的炮制方法。如治肾虚气弱,阳痿不举,命门火衰,腰腿酸痛,精神疲倦,食欲不佳的三肾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及肾水不足、阴虚血虚的鱼鳔丸(《拔萃良方》)。鱼鳔胶的性味归经:鱼鳔胶味甘、咸,性平。
-
滑石粉炒鱼鳔胶
鱼鳔胶味甘、咸,性平。滑石粉炒鱼鳔胶的炮制方法:宋代有炙令焦黄(《圣济总录》)、制炭(《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炒制(《疮疡经验全书》)的炮制方法。如治肾虚气弱,阳痿不举,命门火衰,腰腿酸痛,精神疲倦,食欲不佳的三肾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及肾水不足、阴虚血虚的鱼鳔丸(《拔萃良方》)。
-
炒鱼鳔胶
鱼鳔胶味甘、咸,性平。滑石粉炒鱼鳔胶的炮制方法:宋代有炙令焦黄(《圣济总录》)、制炭(《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炒制(《疮疡经验全书》)的炮制方法。如治肾虚气弱,阳痿不举,命门火衰,腰腿酸痛,精神疲倦,食欲不佳的三肾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及肾水不足、阴虚血虚的鱼鳔丸(《拔萃良方》)。
-
鱼鳔珠
鱼鳔胶味甘、咸,性平。滑石粉炒鱼鳔胶的炮制方法:宋代有炙令焦黄(《圣济总录》)、制炭(《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炒制(《疮疡经验全书》)的炮制方法。如治肾虚气弱,阳痿不举,命门火衰,腰腿酸痛,精神疲倦,食欲不佳的三肾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及肾水不足、阴虚血虚的鱼鳔丸(《拔萃良方》)。
-
白鸭肉
④《滇南本草》:老鸭同猪蹄煮食,补气而肥体;⑤《本草通玄》:主虚劳骨蒸。⑥《本草汇》:滋阴除蒸,化虚痰,止咳嗽。⑦《随息居饮食谱》: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嗽息惊,消螺蛳积。②《随息居饮食谱》:多食滞气,滑肠,凡为阳虚脾弱,外感未清,痞胀脚气,便泻、肠风皆忌之。
-
鹰眼睛
《*辞典》:鹰眼睛:出处:《药性论》拼音名:YīnɡYǎnJinɡ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眼睛。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鹰骨条。功能主治:《本草汇》:明眼目,退翳障。用法用量:外用:和人乳研汁滴眼。摘录:《*辞典》
-
紫葳茎叶
《*辞典》:紫葳茎叶:出处:《别录》拼音名:ZǐWēiJīnɡY 别名:凌霄藤、争墙风(《常用中草药配方》),白狗肠(《广西中草药》)。①《别录》:主痿躄,益气。③《纲目》:治喉痹热痛,凉血生肌。(《斗门方》)②治风湿骨痛:争墙风五钱,石南藤五钱,豨莶草五钱,威灵仙三钱,独活三钱,水煎,一日二次分服。
-
滑石粉炒象皮
滑石粉炒象皮用于金疮,溃疡久不收口及外伤出血。清代主要有制炭(《本草汇》)、煅(《外科大成》)、酥拌炙(《洞天奥旨》)、焙(《串雅外编》)等方法。象皮的性味归经:《中药炮制学》:象皮味甘、咸,性温。归心、脾经。《玉楸药解》:入足太阳膀胱经。生肌收口的六和散(《外科证治全生集》);用于疮疡久不收口。
-
制象皮
滑石粉炒象皮用于金疮,溃疡久不收口及外伤出血。清代主要有制炭(《本草汇》)、煅(《外科大成》)、酥拌炙(《洞天奥旨》)、焙(《串雅外编》)等方法。象皮的性味归经:《中药炮制学》:象皮味甘、咸,性温。归心、脾经。《玉楸药解》:入足太阳膀胱经。生肌收口的六和散(《外科证治全生集》);用于疮疡久不收口。
-
郭佩兰
郭佩兰清初医学家。少时多病,遂留心方脉,结交四方名医,尝从学于沈郎仲、李中梓等。康熙五年(1666年)撰成《本草汇》一书,此书以《本草纲目》为本,专明药性,力求言简义赅,共收药四百七十余种,每药下编有俳语,使于初学者记诵。并附有验方等。另撰有《四诊指南》、《劳瘵玉书》、《类经纂注》等,未见传世。
-
小蓟炭
清代则有童便拌微焙(《握灵本草》)和童便拌微炒、酒洗(《本草汇》)等炮制方法,并有“消肿捣汁用,止血烧灰存性用”(《本草述钩元》)的论述。气微,味微苦。小蓟炭的炮制作用:小蓟生品和炒炭品各自的擅长、用法与大蓟情况相似,二者常配伍应用:生大蓟以凉血消肿力胜,常用于热淋,痈肿疮毒及热邪偏盛的出血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