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丹溪心法附录
元·朱震亨著述,明·程充校订。刊于1481年。论述病证,先引朱氏原论,次则记述朱氏门人戴元礼有关辨证等方面的论述,并介绍治疗方剂。此外又有《丹溪心法附录》27卷,共七种(除《丹溪心法》外,尚合刊有朱震亨《医学发明》、《脉诀指掌》、《金匮钩玄》、《活法机要》及戴思恭《证治要诀》、《证治要诀类方》六种)。
-
丹溪心法
概述:《丹溪心法》为中医综合性著作。旧题元代朱震亨撰,明代程充校订。全书分列各科病证一百篇,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其他各科。此外又有《丹溪心法附录》27卷,共七种(除《丹溪心法》外,尚合刊有朱震亨《医学发明》、《脉诀指掌》、《金匮钩玄》、《活法机要》及戴思恭《证治要诀》、《证治要诀类方》六种)。
-
漱毒散
《御药院方》卷九:方名:漱毒散别名:败毒散组成:薄荷叶3钱,荆芥穗半两,细辛1钱,地骨皮(去粗皮)1两。主治:风热上攻,牙齿疼痛,久而不愈。用法用量:每用7钱,水2盏,煎至1盏半,去滓,食后温漱冷吐。制备方法:上为粗末。附注:败毒散(《丹溪心法附录》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