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触角
头触角亦称口触角。系腹足纲头部着生之触角,与外套触手及上足触手相对应。裸鳃亚目具前后2对。肺螺亚纲中,基眼目之头触角为1对,其基部有眼;柄眼目则有2对,于后头触角之顶端有眼。
-
解围煎
处方:桂枝(中),薄荷(中),橘皮(中),芍药(大),罂粟壳(大),小茴香小。功能主治:腹痛或眼目疼痛及浮肿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眼科锦囊》卷四
-
天赐膏
《仙拈集》卷二:组成:好焰消1两(铜器熔化),黄丹(飞)2分,冰片2分。主治:眼目障翳。用法用量:每点少许。制备方法:铜匙急抄,入罐内收之。
-
四明饮
《回春》卷五:组成:大黄、葛花、泽泻、石决明各等分。主治:一切眼目肿。用法用量:水煎服。制备方法:上锉1剂。
-
和血蒸剂
处方:桑叶、明矾、石斛、食盐、山龙胆。功能主治:眼胞肿痛。用法用量:水煎,蒸眼目。摘录:《眼科锦囊》卷四
-
铅糖水
《眼科锦囊》卷四:方名:铅糖水组成:铅糖1分,净水8钱。主治:两睑粘睛及膜证。用法用量:点眼目,日3次。制备方法:上搅匀。
-
止沸汤
《辨证录》卷六:组成:熟地3两,麦冬2两,地骨皮1两。主治:肾火旺,眼目红肿,口舌尽烂,咽喉微痛,两胁胀满。用法用量:水煎服。
-
四物红花汤
《眼科菁华录》卷下:组成:四物汤加红花、苏木、木香、没药、(庶虫)虫。主治:苗叶刺伤眼目。
-
十二将军二圣汤
《慈幼新书》卷二:组成:黑面将军(即五倍子)12个,绿圣(即铜绿)5分,白圣(即白矾)5分。主治:眼目翳障。用法用量:水煎洗。
-
退赤露
《眼科锦囊》卷四:方名:退赤露组成:黄连、人乳汁。主治:疫眼上冲眼目,属热者。用法用量:上浸点,或煎点,或加朴消亦可。
-
铅砂蒸剂
《眼科锦囊》卷四:方名:铅砂蒸剂组成:铅白砂4钱,玫瑰露12钱,烧酒6钱。主治:睑浮肿。用法用量:上药煎沸,乘温熏蒸眼目。
-
小柏散
《续名家方选》:方名:小柏散组成:没药、红花、乳香、黄柏、小柏、橘叶(阴干)各等分。主治:一切上气热症眼疾。用法用量:每用1钱许,裹徘帛,渍热汤洗眼目,且蒸熨亦佳。
-
黑黄
黑黄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黑黄者,面色或黄或黑,眼目青色,腰脊拘急……”用鬼臼汁方或灸烙法。参见三十六黄条。
-
覆杯
覆杯病证名。系指眼目肿胀如杯的病证。《目经大成》卷二:“此证目先赤痛多泪,后睑渐肿硬,如覆一酒杯于眶上者。”详见肿胀如杯条。
-
暴赤肿痛眼
暴赤肿痛眼病证名。系指眼目暴赤肿痛的病证。本病之病因,《审视瑶函》认为:“此症乃时气所作。”属天行赤眼。详见该条。
-
点翳散
处方:心红1钱,枯矾3分,麝香半分。制法:乳极细无声,收密。功能主治:眼目翳。用法用量:点翳上。3次即没。摘录:《医统》卷六十一
-
石胆水
《眼科锦囊》卷四:组成:胆矾2分,水2合。主治:热眼及有脓之眼目。用法用量:调匀贮之。
-
洗眼光明汤
《医统》卷六十一:方名:洗眼光明汤组成:桑园老桑皮。主治:眼目昏暗。用法用量:烧灰,用水熬至7分,澄清去滓,洗1周年,眼明如童子。洗眼日期于后:正月初八、二月初十、三月初五、四月初八、五月初八、六月初七、七月初七、八月初三、九月初十、十月初九、十一月初十、十二月二十二日。
-
扶寿精方
《扶寿精方》医方著作。一卷,明·吴旻辑。刊于1530年。书中选辑汇编各科验方(包括一些成方)。分为诸虚、药酒、痰、眼目等共30门。选方以实用、简便为原则。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
睛陷
睛陷病证名。系指眼目内陷的病证。见《五官病》,即目内陷。详见该条。
-
温洗眼目方
《续名家方选》:方名:温洗眼目方组成:干姜、肉桂各等分,白矾(减半)。主治:冷泪眼。用法用量:盛绛囊,渍热汤。淋眼中,日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