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罐法
概述:火罐法(firecupping)是利用点火燃烧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的拔罐疗法。操作方法有闪火法、投火法、架火法、滴酒法、贴棉法等,根据病情选用适宜方法。一般留罐10分钟左右,待拔罐部位充血瘀血时将罐取下。3.注意患者全身和局部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应立即起罐,卧床休息,或与晕针同样处理。
-
火罐气
火罐气指拔火罐法。其操作方法,有下列几种:1.闪火法:用镊子夹住蘸有95%酒精的棉球(或以粗铅丝一端裹以纱布蘸取酒精)点燃后,伸入罐内缓动片刻,随即退出,迅速将罐口复罩在应拔罐的部位上,让罐吸紧后再松手。5.贴棉法:用一小块薄薄的药棉,沾以酒精(不要太湿,以免燃烧时,酒精滴下,烧伤皮肤)。
-
拔罐法
概述:拔罐法指用排除杯内空气产生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古代有以兽角或竹筒为工具,因称“角法”或“吸筒”“吸杯”等。临床又分火罐法、水罐法、抽气拔罐法等多种。以镊子夹住蘸有95%酒精的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一转,随即退出,迅速将罐口罩在应拔罐的部位上,称闪火法。具有通经活血,逐寒去湿的作用。
-
火罐疗法
概述:火罐法(firecupping)是利用点火燃烧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的拔罐疗法。操作方法有闪火法、投火法、架火法、滴酒法、贴棉法等,根据病情选用适宜方法。一般留罐10分钟左右,待拔罐部位充血瘀血时将罐取下。3.注意患者全身和局部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应立即起罐,卧床休息,或与晕针同样处理。
-
火罐
火罐(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参见火罐法:火罐法即拔罐法。其操作方法,有下列几种:1.闪火法:用镊子夹住蘸有95%酒精的棉球(或以粗铅丝一端裹以纱布蘸取酒精)点燃后,伸入罐内缓动片刻,随即退出,迅速将罐口复罩在应拔罐的部位上,让罐吸紧后再松手。贴在罐内壁上中段,用火点燃后,迅速扣上。
-
架火法
概述:架火法(firethrowingmethodalcoholfire-separatedcupping)是将不易燃烧、传热的物体,如瓶盖、小酒盅等(直径要小于罐口),置于施术部位,然后将95%酒精数滴或酒精棉球置于瓶盖或酒盅内,用火将酒精点燃后,将罐迅速扣下的火罐法。一般留罐10分钟左右,待拔罐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时将罐取下。
-
闪罐法
概述:闪罐(quickcuppingsuccessiveflashcupping)又称闪罐法。是当火罐吸着体表后,立刻除去、又吸上,随拔随除,反复多次,直至皮肤潮红的火罐法。操作方法:一般约需10余次。以皮肤潮红或罐体底部发热为度。适应证:用治风湿痹痛、中风后遗症,以及局部肌肉麻木或机能减退的虚症。
-
拔筒法
拔筒法即拔罐法。见《外科正宗》卷二“脑疽应用方”。参见拔罐法:拔罐法指用排除杯内空气产生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古代有以兽角或竹筒为工具,因称“角法”或“吸筒”“吸杯”等。通过吸拔而引起局部充血或郁血,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等作用。临床又分火罐法、水罐法、抽气拔罐法等多种。
-
电动负压拔罐机
电动负压拔罐机是根据传统的拔火罐法,结合电动小型真空泵能产生负压的原理,研制成的一种新型治疗仪器。其工作原理是采用电动机真空泵,从特制的杯形玻璃罐抽气使其产生负压,吸着于皮肤。60千帕的负压,如再大,可达75~使用时,将吸引管连接在火罐的胶栓上,使罐内形成负压,即可吸附在皮肤上。20分钟后起罐。
-
贴棉法
概述:贴棉法(burningcottonmethodcottonfirecupping)是用大小适宜的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的下1/3处,用火将酒精点燃后,迅速扣在施术部位的火罐法。一般留罐10分钟左右,待拔罐部位充血、瘀血时将罐取下。注意事项:操作时所蘸酒精必须适量,酒精过多或过少均易发生棉片坠落,且酒精过多易淌流于罐口而引起皮肤烫伤。
-
滴酒法
定义:滴酒法(alcoholfiremethodalcoholfirecupping)是用95%的酒精滴入罐内1~3滴,沿罐内壁摇匀,用火点燃后,迅速将罐扣下的火罐法。操作方法:滴酒法的操作方法是用95%酒精或白酒,滴入罐内1~一般留罐5~15分钟,待拔罐部位充血、瘀血时将罐取下。注意事项:切勿滴酒过多,以免拔罐时流出,烧伤皮肤。
-
闪罐
概述:闪罐(quickcuppingsuccessiveflashcupping)又称闪罐法。是当火罐吸着体表后,立刻除去、又吸上,随拔随除,反复多次,直至皮肤潮红的火罐法。操作方法:一般约需10余次。以皮肤潮红或罐体底部发热为度。适应证:用治风湿痹痛、中风后遗症,以及局部肌肉麻木或机能减退的虚症。
-
理瀹骈文
概述:《理瀹骈文》为中医外治法著作。清·吴尚先撰。正文部分则分别论述了伤寒、中风、痹症等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病症的外治方并详加注文阐述,提供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外治法。除膏药外,本书还记载了敷贴法、熨法、洗法、熏法、照法、拭法、浴法、溻法、吸入法、取嚏法、灌导法、火罐法、割治法等。
-
闪火法
概述:闪火法(firetwinklingmethodflash-firecupping)是将95%酒精的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缓动片刻,随即退出,迅速将罐口扣下的火罐法。此法适用于各部位,可拔留罐、闪罐、走罐等,临床最常用。因罐内无火,比较安全。操作时蘸取的酒精不宜太多,以免燃烧时滴下;一般留罐10分钟左右,待拔罐部位充血瘀血时将罐取下。
-
吸杯
吸杯为拔罐法使用的拔罐工具。拔罐法指用排除杯内空气产生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古代有以兽角或竹筒为工具,因称“角法”或“吸筒”“吸杯”等。现通常多用竹筒、陶瓷或玻璃等制成。通过吸拔而引起局部充血或郁血,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等作用。临床又分火罐法、水罐法、抽气拔罐法等多种。
-
吸杯法
吸杯法即拔罐法。拔罐法指用排除杯内空气产生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古代有以兽角或竹筒为工具,因称“角法”或“吸筒”“吸杯”等。现通常多用竹筒、陶瓷或玻璃等制成。通过吸拔而引起局部充血或郁血,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等作用。临床又分火罐法、水罐法、抽气拔罐法等多种。
-
角法
角法指拔罐法。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五十二病方》:“牡痔…参见拔罐法:拔罐法指用排除杯内空气产生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古代有以兽角或竹筒为工具,因称“角法”或“吸筒”“吸杯”等。通过吸拔而引起局部充血或郁血,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等作用。临床又分火罐法、水罐法、抽气拔罐法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