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理
伦理是处理人际关系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伦理”一词,在西方源于古希腊文ε’τησs,含有风俗、习惯,气质和性格等意义;“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理”有治玉、分别、条理、道理、治理等含义。大约西汉初年,人们开始广泛使用“伦理”一词,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
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
已经伦理审查批准开展的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应当自本办法实施之日起9个月内在国家医学研究登记备案信息系统完成上传信息。(五)知情同意书;4)使用生物样本库来源的人源细胞株或者细胞系等开展研究,研究相关内容和目的在提供方授权范围内,且不涉及人胚胎和生殖性克隆、嵌合、可遗传的基因操作等活动的。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
(三)医疗机构在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中发现受试产品预期以外的临床影响,必须对《知情同意书》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并经受试者或其法定代理人重新签名确认。第三章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方案第十条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方案是阐明试验目的、风险分析、总体设计、试验方法和步骤等内容的文件。若有修改,必须经伦理委员会同意。
-
人体医学研究的伦理准则
人体医学研究包括对人体本身和相关数据或资料的研究。任何国家的伦理、法律和法规都不允许减少或取消本宣言中对受试者所规定的保护。22.在任何人体研究中都应向每位受试侯选者充分地告知研究的目的、方法、资金来源、可能的利益冲突、研究者所在的研究附属机构、研究的预期的受益和潜在的风险以及可能出现的不适。
-
赫尔辛基宣言
人体医学研究包括对人体本身和相关数据或资料的研究。任何国家的伦理、法律和法规都不允许减少或取消本宣言中对受试者所规定的保护。22.在任何人体研究中都应向每位受试侯选者充分地告知研究的目的、方法、资金来源、可能的利益冲突、研究者所在的研究附属机构、研究的预期的受益和潜在的风险以及可能出现的不适。
-
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
人体医学研究包括对人体本身和相关数据或资料的研究。任何国家的伦理、法律和法规都不允许减少或取消本宣言中对受试者所规定的保护。22.在任何人体研究中都应向每位受试侯选者充分地告知研究的目的、方法、资金来源、可能的利益冲突、研究者所在的研究附属机构、研究的预期的受益和潜在的风险以及可能出现的不适。
-
人体实验的道德问题
人体实验的道德问题即以人体为受试对象的医学实验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例如,医学是否应该在人体上进行科学实验;1946年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制定了《纽伦堡法典》,对人体实验进行伦理制约。1964年在赫尔辛基召开的第18届世界医学大会通过的《赫尔辛基宣言》,对人体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及伦理原则作了更为具体的规定。
-
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
基本信息:《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21年1月27日《关于印发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的通知》(国卫科教发〔2021〕7号)印发,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对已发表研究成果中出现的错误和失误,应当以适当的方式公开承认并予以更正或撤回。
-
器官移植伦理学
器官移植伦理学是生命伦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器官移植技术与当代社会文化、生命伦理观念交叉的产物。从哲学的高度,考察器官移植的道德价值,如效益与风险、收益与代价的比较等诸问题;从社会公平与正义出发,讨论人体器官这种稀有资源的收集、分配问题;探讨器官移植实施过程中社会、医疗组织、医务人员的道德责任等。
-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
对有上述违法行为的医疗机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十条的规定处罚。第二十四条本办法所称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是指运用医学技术和方法对配子、合子、胚胎进行人工操作,以达到受孕目的的技术,分为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及其各种衍生技术。
-
天理与人欲
天理与人欲是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伦理道德与物质欲望之间关系的范畴。王充则以为人民的物欲得到满足之后,才知道礼节和荣辱。以封建社会的伦理为天理,认为天理人欲不两立。李贽反对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戴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理欲问题,提出“理存于欲”的学说,以为“凡事为皆有于欲,无欲则无为矣”;
-
关于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的通知
基本信息:《关于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的通知》由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于2020年2月2日肺炎机制发〔2020〕18号发布。要尽快评估卫生健康、教育、民政等部门、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已开通的心理热线的服务能力,依托有条件的热线设立专席,开通疫情应对心理援助专线。
-
生育道德问题
生育道德问题是当代医学对人类自身生产的干预所产生的伦理问题。同样,他们也反对绝育,认为绝育破坏了人体的整体性原则,是对上帝的亵渎。人工流产的伦理问题,产生于对胎儿的道德地位(主要指生的权利)的不同认识,以及对人的定义和标准的伦理学争论。生殖技术主要指人工授精、体外受精和无性生殖。
-
几希录良方合璧
《几希录良方合璧》书名。清·张惟善辑。刊于1821年。卷首以歌赋体裁论述旧的伦理道德,与医学无涉。卷1-2为验方选,收载治疗头、眼、耳、鼻、口、舌、牙齿、咽喉等各科病证方剂约800余首。末附庄一夔《遂生编》。
-
中医伦理学
中医伦理学是中医学关于医学伦理的分支学科。中国传统医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高尚的道德境界,深厚的实践基础。研究和发展中医伦理学,对于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宝贵遗产,发展现代医学伦理学,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医德,树立良好的医德风尚,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5)中医科研及医院管理的道德。
-
绿色生态思想
与人文主义不同,绿色生态思想观察、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再是自然界中狭隘的人类子系统,而是整个生态系统。在其代表作《瓦尔登湖》及其他作品中,梭罗留下大量赞颂自然和谐美妙、鞭笞人类虚妄无知的激情文字,这些文字成为现代生态思想家以及绿色和平组织汲取思想养料的宝库之一。
-
安乐死
安乐死即安乐地死亡。是人类个体死亡过程的一种理想状态,其实质是无痛苦地、安乐地渡过死亡过程。安乐死是一个须人工干预或控制的死亡过程,涉及一系列医学伦理和社会道德问题,历来存在争论。医学上可提供使人死得安乐的方法;安乐死将成为人类社会进一步文明化的一个新的要素。
-
还原论
还原论是生物学中试图把生命运动形式归结为物理——化学运动形式,用物理——化学规律取代生物规律的一种思潮。1924)等主张用物理学、化学代替实验生物学,并试图从机械论的原理中推导出一种关于人类本能的伦理体系,认为分子生物学的成就可以将遗传过程还原为化学的相互作用,其他生物现象也将还原为化学过程。
-
医德
医德是医务工作者在职业活动巾所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称。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疏五过”、“征四失”等论述医德的篇章。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全面而实用地提出了各种医德规范,对后世的医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49年世界医学协会通过了新的医德宣言——《日内瓦协议法》。
-
医学技术的道德问题
医学技术的道德问题是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所特有的伦理问题。比较突出的有:(1)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医学有能力操纵人类的基因、精子或卵子、受精卵、胚胎、以至人脑、人的行为和人体,这种增大了的力量可以被正确使用,也可以被滥用,对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7)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造成医源性疾病增加,等等。
-
优生道德问题
优生道德问题为改善人类遗传素质而采取的优生措施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将绝育、人工流产、人工授精等医学技术作为优生手段是否道德?另外,将重组DNA技术用于优生(即所谓优生基因工程)的设想一旦付诸实践,有可能从根本上改造人类遗传性状,操纵人类生殖,由此提出的伦理问题有:“优秀基因”的标准是什么?
-
知情同意原则
知情同意原则是在人体实验中必须由受试者知情并自愿的伦理原则。知情,是指实验者应告知受试者参加该项人体实验可能承担的风险,以及该项实验的目的、性质、方法和手段。同意,是指受试者在“知情”的情况下表示自愿参加该项人体实验,根据《纽伦堡法典》的规定,受试者在作出同意的决定时,必须处于能够自由选择的地位。
-
纽伦堡法典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德国纽伦堡组织了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纳粹战犯,《纽伦堡法典》是1946年审判纳粹战争罪犯的纽伦堡军事法庭决议的一部分,它牵涉到人体实验的十点声明,其基本原则有二,一是必须有利于社会,二是应该符合伦理道德和法律观点,因而又称为《组伦堡十项道德准则》。实验方法及采取的手段;
-
死亡道德问题
死亡道德问题指当代医学对人类死亡过程的干预所产生的伦理问题。一种情况是,在病人脑死亡之后,使用呼吸器、心脏起搏器及其它技术装置继续维持其心肺功能,使病人长期处于不可逆的昏迷中,即只是植物性的存在。另一种情况是,病人已生还无望,并且疼痛异常,但在医学技术的帮助下,死亡过程被痛苦地延长着。
-
一次性疫苗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疫苗临床试验是指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疫苗临床试验。(九)申请机构预防和处理疫苗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损害及突发事件的预案;第六条总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根据资料审查情况需要实施现场检查的,应在20个工作日内组织实施,提出审核意见。总局与省级药品监管部门组织对疫苗临床试验进行监督检查。
-
鲁府禁方
《鲁府禁方》为医学方书。又名《鲁府秘方》。刊于1594年。本书系作者在明宗室鲁王府任职时所录之验方汇编,并由鲁王府刊行,故以为名。书中列叙110余种疾病的证状和治疗方剂。书末百病、百药等篇杂有宣扬封建伦理的论述。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题作龚廷贤编,刘应泰校正。
-
人道主义
定义:人道主义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等的思潮和理论。对经过马克思主义扬弃的人道主义,我国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其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是唯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所要坚持和发扬的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革命人道主义。
-
几希录良方合壁
《几希录良方合壁》为书名。清·张惟善辑,刊于1821年。首卷内容与医学无关,多属宣扬旧伦理的歌赋。卷1~2为验方选,包括治头、眼、耳、鼻、口、舌、牙、齿、咽喉等各科病证选方,约800余首。末附庄一夔《遂生编》。
-
房中术
房中术古代养生术语与方法。其基本理论依据,是所谓“采阴补阳”、“还精补脑”,由此力倡男性在房事活动中应采取“多交少泄”的基本方针,还形成了一套所谓“采战之术”,并将行气、存思的方法引入其中。尤其有关两性性生活和谐、受孕、房事疾病防治等方面的论述,有符合科学道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