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类聚方
《类聚方》医方著作。日本·吉益为则撰。刊于1762年。本书选录《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中的方剂220余方,依类偏次。并集原书各篇中应用每方的辨证立法列于该方之后。后附作者的考证及扼要的按语。现有《皇汉医药丛书》本。
-
苦洒汤
别名:鸡子汤、鸡子法、鸡壳苦酒汤、半夏苦酒汤处方:半夏(洗,破如枣核)14枚,鸡子1枚(去黄,纳上苦酒着鸡子壳中)。功能主治: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甘以缓之,鸡子之甘,以缓咽痛;酸以收之,苦酒之酸,以敛咽疮。③《古方选注》:治少阴水亏,不能上济君火,而咽生疮声不出者。摘录:《伤寒论》
-
四海类聚方
《四海类聚方》为方剂著作。见《隋书·经籍志》。简称《类聚方》,2600卷,已佚。
-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
别名:茯桂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苓甘味姜辛夏汤、茯苓五味姜辛夏汤、茯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半夏汤、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姜苓五味细辛汤、苓甘处方:茯苓4两,甘草2两,细辛2两,干姜2两,五味子半斤,半夏半斤。逐饮止呕。②痰饮《江西医药》(1964;摘录:《金匮》卷中
-
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
别名:白术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枝加白术汤、桂枝附子汤去桂加术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处方:附子3枚(炮,去皮,破),白术4两,生姜3两(切),甘草2两(炙),大枣12枚(擘)。③《伤寒贯珠集》:去桂枝之辛散,加白术之苦燥,合附子之大力健行者,于以并走皮中,而逐水气,以避虚就实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