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瘳
瘳病愈。《素问·痹论》:“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
-
瞑眩
瞑眩指头目昏花,心胸烦闷的症状。《尚书·说命》:“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孔颖达疏:“瞑眩者,令人愤闷之意也。”
-
李象
李象明代医家。字石泉,里贯欠详。幼习举子业,精研易学。后因病而延东阳名医卢毂庵诊治,未逾年疾瘳,象尽得以传,竟以医名。后又潜心医经之研究,并撰著《医略正误》,又称《医略正误概论》,刊行于世。
-
通玄指要赋
《通玄指要赋》为针灸歌赋名,即《流注指要赋》。元·窦默作。始载于《卫生宝鉴》,后《针灸聚英》等书均转载。《通玄指要赋》为窦默作,出《卫生宝鉴》。内容讲刺法、配穴。据题辞所述,内容多出自其师李氏的经验:“授穴之秘者四十有三,疗疾而弗瘳者万千无一。”窦氏因“辄裁八韵,赋就一篇”,以“共传于同志”。
-
王尚德
王尚德为明代医生,西安(今属陕西)人。博览经史,善诗赋,尤精医术。秦肃王有疾,诸药弗瘳,应征一匕而愈,被目为神医。遂奏请授迪功郎,秦藩医正,并宜川、邰阳两王府教授事。
-
王三保
王三保为明代医生。宣德(1426~1435)年间太监。精于医药。其时台湾台南传染病流行,以药投淡水溪,令染病者入溪洗浴即愈,故淡水有药水之名。相传台南冈山产之三保姜,可瘳百病,即三保当年所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