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辄筋
辄筋穴主治胸胁部疾患:如胸中暴满,喘不得息,胁肋疼痛,腹部膨胀,瘰疬,呕吐宿食,吞酸,四肢不收,胸满,胁痛,气喘,腋肿,现代又多用辄筋穴治疗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乳腺炎,胸膜炎,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四肢痉挛抽搐等。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辄筋配肺俞、定喘、孔最,有降逆平喘的作用,主治喘息不得卧。
-
附分
附分穴主治肩臂、上肢等疾患:如肩背拘急,颈项强痛,肘臂麻木不仁,肘臂麻木,肩背拘紧,现代又多用以治疗肩背神经痛,冈上肌腱炎,颈椎病,颈部肌肉痉挛,肋间神经痛,副神经麻痹,肺炎,感冒等。有颈横动脉降支及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外侧支。布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深层为肩胛背神经;艾灸附分10~
-
神光
概述:神光:1.经穴别名;所指即日月穴。辄筋穴主治胸胁部疾患:如胸中暴满,喘不得息,胁肋疼痛,腹部膨胀,瘰疬,呕吐宿食,吞酸,四肢不收,胸满,胁痛,气喘,腋肿,现代又多用辄筋穴治疗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乳腺炎,胸膜炎,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四肢痉挛抽搐等。皮肤由第3、4、5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分布。
-
胆募
概述:胆募:1.募穴之一;2.经穴别名。别名神光。辄筋穴主治胸胁部疾患:如胸中暴满,喘不得息,胁肋疼痛,腹部膨胀,瘰疬,呕吐宿食,吞酸,四肢不收,胸满,胁痛,气喘,腋肿,现代又多用辄筋穴治疗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乳腺炎,胸膜炎,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四肢痉挛抽搐等。皮肤由第3、4、5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分布。
-
肋间神经移位术
手术名称:肋间神经移位术别名:肋间神经移位分类:骨科/周围神经损伤手术/上肢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及运动功能重建/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ICD编码:04.6概述:肋间神经移位术用于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麻醉和体位:1.全身麻醉。切口②,沿胸侧壁腋中线切口,上至腋部,下达第7、8肋间。3.于切口②内显露肋间神经。
-
肋间神经移位
手术名称:肋间神经移位术别名:肋间神经移位分类:骨科/周围神经损伤手术/上肢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及运动功能重建/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ICD编码:04.6概述:肋间神经移位术用于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麻醉和体位:1.全身麻醉。切口②,沿胸侧壁腋中线切口,上至腋部,下达第7、8肋间。3.于切口②内显露肋间神经。
-
乳中
《宋·徐秋夫鬼病十三穴歌》载乳中为十三鬼穴之一。别名:乳头(《圣济总录》),乳首(《普济方》),当乳。分布着第四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及外侧皮支。朱丹溪曰:“乳房,阳明经气所经;故本穴能治目病也。现代仅作胸腹部取穴标志,禁刺灸。《针灸甲乙经》:禁不可灸刺,灸刺之,不幸生蚀疮,疮中有脓血清汁者可治。
-
乳头
现代仅作胸腹部取穴标志——两乳头之间作8寸。《宋·徐秋夫鬼病十三穴歌》载乳中为十三鬼穴之一。别名:乳头(《圣济总录》),乳首(《普济方》),当乳。仰卧位,当乳头正中取穴。分布着第四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及外侧皮支。故本穴能治目病也。《针灸甲乙经》:禁不可灸刺,灸刺之,不幸生蚀疮,疮中有脓血清汁者可治。
-
当乳
概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乳中…属足阳明胃经。别名:乳头(《圣济总录》),乳首(《普济方》),当乳。分布着第四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及外侧皮支。朱丹溪曰:“乳房,阳明经气所经;故本穴能治目病也。现代仅作胸腹部取穴标志,禁刺灸。《针灸甲乙经》:禁不可灸刺,灸刺之,不幸生蚀疮,疮中有脓血清汁者可治。
-
乳首
概述:乳首为乳中的别名,见《普济方》。《宋·徐秋夫鬼病十三穴歌》载乳中为十三鬼穴之一。分布着第四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及外侧皮支。朱丹溪曰:“乳房,阳明经气所经;故本穴能治目病也。现代仅作胸腹部取穴标志,禁刺灸。《针灸甲乙经》:禁不可灸刺,灸刺之,不幸生蚀疮,疮中有脓血清汁者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