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窦太师
窦太师为窦汉卿晚年仕元,封太师,因称。窦汉卿为金元时著名针灸学家。名杰,字汉卿,后改名默,字子声。广平肥乡(今属河北)人。从名医李浩学“铜人”针法,后北归大名(今属河北),讲求理学。著有《针经指南》《铜人针经密语》等书。《标幽赋》是他的名作。
-
祝伯静
祝伯静即祝定。祝定为明代针灸家。字伯静。丽水(今属浙江)人。据《处州府志》载:曾注《窦太师标幽赋》。
-
祝定
祝定为明代针灸家。字伯静。丽水(今属浙江)人。据《处州府志》载:曾注《窦太师标幽赋》。
-
针方六集
《针方六集》为书名。明·吴崑撰。①神照集:论述经脉、腧穴、骨度等,并附图解。③尊经集:引用《内经》原文,讲述九针、候气、见气、取气、置气等针刺手法。卷一《神照集》,论经脉流注经穴及奇穴;卷二《开蒙集》,载《窦太师标幽赋》(吴注)、八法针方(八穴)、五门针方(五腧穴),及十二经补母泻子法;
-
窦默
窦默即窦汉卿。窦汉卿为金元时著名针灸学家。名杰,字汉卿,后改名默,字子声。因元兵南下而避兵河南,遇名医李浩,授以“铜人针法”,遂谙针灸术。所著有《针经指南》、《流注指要赋》、《窦太师流注》、《标幽赋》、《指迷赋》、《铜人针经密语》等针灸专著。另有《疮疡经验全书》十三卷,为其后代所辑。
-
开蒙集
《开蒙集》为针灸书名。《针方六集》为针灸丛书,6卷,明·吴昆撰,刊于1618年。卷1《神照集》,论经脉流注经穴及奇穴;卷2《开蒙集》,载《窦太师标幽赋》(吴注)、八法针方(八穴)、五门针方(十二经井、荥、俞、经、合),及十二经补母泻子法;卷六《兼罗集》,载玉龙歌等歌赋注释以及灸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