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针灸易学
《针灸易学》为书名。清·李守先撰。二卷。刊行于嘉庆三年(1798年)。卷上载“针灸源流”“手法”和“认症”三部分,介绍针灸方法及要穴应用;卷下论述十四经穴及奇穴。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
-
寻穴
寻穴为针灸术语。见《针灸易学》。寻:找,探求。即在机体上寻找穴位。
-
畏强
畏强为穴名。见《绘图针灸易学》。长强为经穴名(ChángqiángGVl)。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本经络穴,少阴所结。足少阴、少阳之会。跪伏位或胸膝位取穴。如女阴瘙痒;癫痫、精神分裂症及脊强瘈疭、小儿囟陷、腰脊及尾骶部疼痛等。本穴配承山灸治痔疾;配百会、气海治脱肛;配腰奇治癫痫。
-
泥钱
《针灸易学》卷上:“用泥钱五个,俱内空三分,周流换之,上着艾如楝子大,灸急疼方去,内有汗起泡为妙。”即以泥土制成如钱状而较厚,中有圆孔,上可放艾炷施灸。《针灸易学》:“用泥钱五个,俱内空三分,周流换之,上着艾如楝子大,灸急疼方去,肉有汗起泡为妙。或棋子中取眼亦可。”
-
李守先
李守先为清代针灸家。字善述。长葛(今属河南)人。《针灸易学》的作者。李守先字善述,河南长葛县人。尝著《针灸易学》二卷。
-
四绝穴
四绝穴即四总穴。出《绘图针灸易学》。四总穴指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四个经验效穴,分别对肚腹、腰背、头项、面口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又称四绝穴。《针灸大全》载有《四总穴歌》。
-
李善述
李善述即李守先。李守先为清代针灸家。字善述。长葛(今属河南)人。《针灸易学》的作者。
-
绝穴
绝穴指作用独特、疗效最好的穴位。绝,极、最、独特。出《绘图针灸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