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骨药
《济阳纲目》卷八十六:接骨药:处方:木香、半两钱(火煅,醋淬,研)、自然铜、麝香少许。摘录:《济阳纲目》卷八十六《救伤秘旨》:接骨药:处方:黄榔刺树根4两(或用五加皮4两代之),小雄鸡1只(重4-5两,去毛),糯米饭1盏。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疼痛,补肝肾,强筋骨。用法用量:贴在断骨处,外包好,1日1夜去药。
-
血满草
7厘米,顶端1枚较大,卵形,两侧小叶均为矩状披针形以至矩卵形,先端渐尖以至长渐尖,边缘有细锯齿,基部平钝或阔楔形,两侧小叶基部均不对称,两面均疏被粗毛,下面色浅,侧脉羽状;②《西藏常用中草药》:活血散瘀,强筋骨,祛风湿,利水消肿。
-
蜈蚣刺
拼音名:WúGōnɡCì别名:马椒、止血丹、马胶根、接骨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多叶花椒的根或叶。叶,晒干。小叶21-51,歪斜的卵状披针形、披针形或为长圆形,长2-4cm,宽1-1.5cm,先端急尖或钝而略斜,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侧不对称,边缘有不明显的细锯齿或近全缘,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青绿色,散生腺点。
-
饮食护理
1.向患者宣传中医对饮食卫生的原则要求(饮食有节、清淡、杂食、富有营养),解释各种治疗饮食的目的意义,使乐于接受适合病情的饮食。(2)饮食应适合体质:老年人、幼儿及重病、久病初愈时,脾胃功能差,应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消化能力好转后,逐渐增加食量,可进荤腥食物。补药忌茶叶、萝卜;接骨药忌酸辣、荸荠;
-
正副夹缚法
正副夹缚法为正骨技术。即骨折固定方法之一。见《疡医准绳》卷六。适用于四肢肌肉丰满处骨折复位后的外固定。副夹用竹片制成,均宽约2厘米,厚0.2厘米,长度视伤处而定。先将正夹疏排患处皮肤上,敷接骨药一层,用麻纸盖药上,再夹一副夹,缚紧。本法比单层夹板牢固,能减少发生骨折断端再移位的机会。
-
大血草
概述:大血草为中药名,出自《云南中草药》。别名:大血草、接骨药、红山花、苛草来源及产地:忍冬科植物血满草SambucusadnataWall.的全株或根。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祛风,利尿。1.治风湿痹痛,扭伤瘀肿,风疹瘙痒,急、慢性肾炎,水肿。2.治跌打损伤、骨折。全草或鲜根皮捣敷。药理作用:煎剂有抗真菌作用。
-
红山花
概述:红山花为中药名,出自《云南中草药》,为《云南中草药》记载的血满草之别名。别名:又名大血草、接骨药、红山花、苛草。性味:辛、甘,微温。功能主治:功在活血,散瘀,祛风,利尿。1.治风湿痹痛,扭伤瘀肿,风疹瘙痒,急、慢性肾炎,水肿。2.治跌打损伤、骨折。药理作用:煎剂有抗真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