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颠
颠①顶;头首。见“颠疾①”。②通“癫”,见“癫疾②③”。
-
参附回阳汤
处方:人参3两,附子5钱,穿山甲1钱,糯米1撮。功能主治:痘纯阴无阳,灰白顶陷,皮薄浆清,泄泻厥逆,气虚者。立见颠作,良久阳回灌脓,颠作之甚,甚至遍身痘疮俱去者,急用飞面,或松花扑之,亦能转死为生。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四
-
润燥丹
《辨证录》卷二:方名:润燥丹组成:熟地2两,白芍1两,柴胡5分,天花粉3钱。主治:素多内热,肾水不足以养肝,肝木太燥,生风颠仆,目不识人,左手不仁。用法用量:水煎服。
-
治削
治削中药学术语。指一种药物炮制类型。出《金匮玉函经》。又称整洁选治。指以手工或工具修整药材,达到去除杂质、非药用部分和作用不一致部分,并加工药材形态。纯净方法有挑、捡、筛、(^颠)、刷、刮、挖、撞等,主要是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粉碎方法有捣、碾、研、磨、镑、锉等。切制方法有切、铡等。
-
芳草
芳草中药学名词。指气味芳香浓郁的草药。《素问·腹中论》:“石药发颠,芳草发狂。”
-
生血起废汤
《辨证录》卷二:组成:葳蕤2两,山茱萸4钱,熟地1两,当归1两,茯苓5钱,白芥子5钱。主治:血虚不能养筋脉,身未颠仆,左手半边不仁,语言謇涩,口角流涎。用法用量:水煎服。
-
碱基置换
碱基置换(substitution)包括两种类型:转换(transition)是由嘌呤置换嘌呤或嘧啶置换嘧啶。如碱基置换发生于编码多肽的区,则因可影响密码子而使转录、翻译遗传信息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出现一种氨基酸取代原有的某一种氨基酸。也可能出现了终止密码而使多肽链合成中断,不能形成原有的蛋白质而完全失去某种生物学活性。
-
惊风热
惊风热病证名。指发热而惊厥。《证治准绳·幼科》:“惊风热,发搐惊痫,脉数,烦躁,颠叫恍惚。”见于小儿急性感染性发热疾病。治法详急惊风条。
-
巅
巅为人体部位名。又作颠,指头顶部。《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上额,交巅。”
-
麝香跌打风风湿膏
药品说明书:作用与用途:含跌打风湿流浸膏、麝香、颠笳流浸膏等。祛风湿,化淤止痛。用于风湿痛,跌打损伤,肿痛。用法:外用涂于患处,帖敷洗净的患处。注意事项:孕妇慎用。规格:5片/盒。
-
骨节闪脱
骨节闪脱病名。系骨关节之脱臼。见《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五。有:“凡坠堕颠扑,骨节闪脱,不得入臼,遂致蹉跌者,急须以手揣搦,复还枢纽,次用药调养,使骨正筋柔,营卫气血不失常度。”证治参见脱臼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