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击
鬼击病名。胸腹部突然绞痛或出血的疾患。一名鬼排。《肘后备急方》卷一:“鬼击之病,得之无渐卒着,如人力刾状,胸胁腹内,绞急切痛,不可抑按。或即吐血,或鼻中出血,或下血。一名鬼排。”
-
还魂汤
《鸡峰》卷二十:还魂汤:处方:荜茇、麦糵、黄橘皮、人参、桔梗、柴胡、草豆蔻、木香、良姜、半夏饼子各等分。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即《伤寒论》“太阳例”中麻黄汤,以桂心易桂技入肝以招其魂;主治:卒厥暴死,及客忤、鬼击、飞尸,奄忽气绝,不觉口噤。主治:血逆卒厥,并产后血厥昏晕,目闭口噤。
-
中恶
2.经外奇穴名;苏合香丸灌之,候稍苏,以调气散和平胃散服,名调脉平胃散。”分类:《诸病源候论·中恶病诸候》包括中恶候、中恶死候、尸厥候、卒死候、卒忤候、卒忤死候、鬼击候、卒魇死候、魇不寤候、自缢死候、溺死候、中热喝候、冒热困乏候、冻死候等。《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列作奇穴。刺灸法:一般艾炷灸3~
-
追魂汤
处方:麻黄(去节.六钱)杏仁(去皮尖.五十粒)甘草(炙.二钱)功能主治:治卒厥暴死,及客忤鬼击,蜚尸奄忽,气绝口噤。用法用量:分作二服,煎至七分,去滓灌之,口噤斡开,若更不下,分病人发,左右提搦肩引之,药下渐苏。若唇青身冷为入脏,即死;身和汗出即愈。摘录:明 方贤着《奇效良方》
-
鬼排
鬼排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一。即鬼击,详该条。
-
八毒赤丸
《古今录验》引《胡录》,(见《外台》卷十三)别名李子豫赤丸、八毒丸、杀鬼杖、斩鬼丹、杀鬼杖子处方雄黄(研)1两,真珠(研)1两,礜石(泥裹烧半日)1两,牡丹皮1两,巴豆(去皮心,熬)1两,附子(炮)1两,藜芦(炙)1两,蜈蚣1枚(炙,去足)。兼之寒热而不能食,乃鬼击也。予曰:可服八毒赤丸。
-
飞尸走马汤
别名:走马汤、走马散、外台走马汤处方:巴豆2枚(去心皮,熬),杏仁1枚(去尖皮)。制法:上药取绵缠,捶令极碎。功能主治:引张仲景:寒疝;鬼击有尸疹者。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注意:忌野猪肉、芦笋。摘录:《外台》卷七引张仲景方
-
煮艾方
《胎产心法》卷上:方名:煮艾方组成:熟艾如拳大。主治:妊娠中恶,心腹绞急切痛,如鬼击之状,不可按摩,或吐衄血者。用法用量:煮汁。频服。
-
走马汤
别名:走马汤、走马散、外台走马汤处方:巴豆2枚(去心皮,熬),杏仁1枚(去尖皮)。功能主治:引张仲景:寒疝;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用法用量:走马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走马散(《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八)、外台走马汤(《金匮要略方论》卷上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