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酸
中酸为症状名,俗称醋心。又称咽酸。《医林绳墨·吞酸吐酸》:“吞酸者,胃口酸水攻激于上,以致咽嗌之间,不及吐出而咽下,酸味刺心,有若吞酸之状也。”用逍遥散合左金丸,或柴葛平胃散;治宜温养脾胃。多因宿食、湿痰、热郁、停饮等所致。有因肝郁犯胃,湿郁化热所致者,症见两胁刺痛,口苦咽干,心烦吐酸,脉弦数。
-
醋心
醋心出《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指吞酸之轻症,又称中酸。《医学正传·吞酸》:“或微而止为中酸,俗胃之醋心。”详见吞酸、吐酸条。
-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主要指由于人类的各种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水体中,使水和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水体污染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导,全世界75%左右的疾病与水有关。排入水体的污染物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各异。我国渔业用水的标准对淡水域规定pH值为6.5~
-
释放度
释放度的定义:释放度系指药物从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及透皮贴剂等在规定条件下释放的速率和程度。溶出速率亦称释放度或溶出度。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计算每片(粒)的缓冲液中释放量。方法2:酸中释放量除另有规定外,量取0.1mol/L盐酸溶液900ml,注入每个溶出杯中,照方法1酸中释放量项下进行测定。
-
鼍甲汤
《千金》卷十四:方名:鼍甲汤组成:鼍甲7个,甘草2两,白薇2两,贝母2两,黄芩2两,防风3两,麻黄2两半,芍药2两半,白术2两半,凝水石4两,桂心4两,茯苓4两,知母4两,石膏6两。主治:邪气、梦寐寤时涕位、不欲闻人声、体中酸削、乍寒乍热、腰脊强痛、腹中拘急,不欲饮食。或一度交接、弥日困极。
-
中和反应
酸和碱作用而生成盐和水,这种反应叫中和反应。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摩尔)=摩尔浓度(摩/升)×溶液的体积(升)。因此,使用一种已知摩尔浓度的酸(或碱)溶液跟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得两者体积,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物质的量的比就可计算碱(或酸)溶液的浓度。
-
释放度测定法
释放度系指口服药物从缓释制剂、控释制剂或肠溶制剂在规定溶剂中释放的速度和程度。检查释放度的制剂,不再进行溶出度或崩解时限的检查。仪器装置除另有规定处,按溶出度测定法项下所示。(二)酸中释放量除另有规定外,量取0.1mol/L盐酸溶液900ml,注入每个容器中,照(一)法酸中释放量项下进行测定。
-
杨桃糖
杨桃糖加工技术1、原料处理:鲜杨桃削去棱边,纵切为2-3片,用3%石灰水浸渍中和其酸分,50公斤清水中加入1.5公斤生石灰,搅拌后停置片刻,取其上清液来处理鲜洋桃,一般渍5-6小时就足够,时间长了杨桃会变黑色反而不好。3、煮糖工艺:把原料加进糖液中共煮,由于用石灰水处理过原料起到硬化作用,与糖共煮不会被煮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