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金匮玉函经二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金匮著作。二十二卷。清·周扬俊撰于1687年。周氏于《金匮要略》历代注家中推崇赵以德《金匮方论衍义》,遂以此书为蓝本而为之补注,故曰“二注”。补注部分多采喻嘉言学说加以融会,并有所发挥。师古而不师圣人,其理不精”。反映了一定的尊古崇圣思想。现存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
伤寒补例
清·周学海撰。据此作者将《伤寒论》中“伤寒例”所申明的“即病为伤寒,伏气变为温热”的理论,通过对伤寒、温病、疟、痢等病证的分析,结合读书临证体会予以阐析补充,故名《伤寒补例》。现存清刻本、《周氏医学丛书》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
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
《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医学丛书。清·周学海撰。刊于1896年。计有《脉义简摩》八卷;《脉简补义》二卷;《诊家直诀》二卷;周氏自称这四种“皆依旧义而衍释之。《简摩》,正义也;《补义》,余义也;《真诀》,本义也;《辨脉平脉章句》,古义也。”
-
脉简补义
《脉简补义》脉学著作。《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之一。清·周学海撰。本书重点介绍作者对脉学的见解。上卷谈诊法及诸脉;下卷经义丛谈,讨论多方面的脉学问题。周氏此编是对《脉义简摩》一书的补充与发挥。现有《周氏医学丛书》本。
-
罗炼
罗炼明代医生。江夏(今湖北武昌)人。习儒通医,为人治病,常获良效。尝为御史李某及楚王妃周氏等疗病获愈。有医著传其子。后因见其子在酒醉时为人诊病,责之以生命为儿戏,怒而将所撰医书焚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