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稀痘丸
《痘疹会通》卷四:方名:稀痘丸组成:紫草(酒蒸)1两,牛蒡子(炒)1两,甘草2两,赤小豆5钱,山楂5钱,连翘5钱,防风4钱,栀炭4钱,荆芥3钱,川连3钱。体厚者,或绿豆汤送下。痘疹未发服,逆变顺,顺变稀。制备方法:甘草汤打面糊为丸,如龙眼大,辰砂为衣。
-
朱栋隆
朱栋隆为(16世纪)明代医家。字子吉,号春海,又号瓶城子。江苏丹阳人。年轻时曾考科举,后因母病立志学医,尤其注意痘疹。他根据过去著名医家和医籍,用二十年时间,摘要整理成《痘疹不求人方》一书,特点是简易方便;还调制了蜡丸三种(稀痘丸、快斑丸、解毒丸),供远方偏僻地区救急之用。
-
朱春海
朱春海即朱栋隆。朱栋隆为(16世纪)明代医家。字子吉,号春海,又号瓶城子。江苏丹阳人。年轻时曾考科举,后因母病立志学医,尤其注意痘疹。他根据过去著名医家和医籍,用二十年时间,摘要整理成《痘疹不求人方》一书,特点是简易方便;还调制了蜡丸三种(稀痘丸、快斑丸、解毒丸),供远方偏僻地区救急之用。
-
朱子吉
朱子吉即朱栋隆。朱栋隆为(16世纪)明代医家。字子吉,号春海,又号瓶城子。江苏丹阳人。年轻时曾考科举,后因母病立志学医,尤其注意痘疹。他根据过去著名医家和医籍,用二十年时间,摘要整理成《痘疹不求人方》一书,特点是简易方便;还调制了蜡丸三种(稀痘丸、快斑丸、解毒丸),供远方偏僻地区救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