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诸气膹郁
诸气膹郁指各种烦懑郁闷的气分病证。《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
清燥救肺
清燥救肺是一种治疗燥热伤肺及其变生肺痿诸证的方法。针灸常选针泻尺泽、鱼际、内庭,补复溜为主,并根据临床表现酌配其他穴位。症见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心烦口渴、舌干无苔。《温病条辨·秋燥》:“诸气膹郁,诸痿喘呕之因于燥者,喻氏清燥救肺汤主之。”
-
燥火喘逆
燥火喘逆病证名。原病式叙喘于热淫条下,盖燥火烁人,则诸逆冲上,诸痿喘呕,诸气膹郁,肺家不宁,喘症作矣。”症见喘咳气逆,痰少难咯,口渴身热,小便赤涩,大便干燥,面赤唇焦,脉多数大或滑数。方用栝蒌根汤、知母甘桔汤。脉大口渴者,用人参白虎汤调益元散。大便秘结者,用凉膈散等方。参见火喘、热喘等条。
-
肺热身肿
《症因脉治》卷三:“肺热身肿之症,喘咳烦满,不得仰卧,喘息倚肩,身首皆肿,小便赤涩,此即内经诸气膹郁,肺热成肿之症也。治宜清肺利水,选用家秘泻白散、二冬二母汤、泻心汤、泻青丸、葛根石膏汤、葶苈清肺饮等方。参见身肿、水肿条。
-
膹郁
膹郁证名。指呼吸气促、胸闷痞满不适。《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膹郁,皆属于肺。”《内经知要》卷下:“膹者,喘急上逆,郁者,否塞不通。肺主气,气有余者,本经自伏之火,气不足者,则火邪乘之;虚实之分,极易淆误,所当精辨。”参见喘证、喘胀、喘满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