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车丸
久病气虚者忌服。大黄2两,甘遂(面裹,煮)1两,大戟(醋炒)1两,芫花(醋炒)1两,青皮(去白)5钱,槟榔5钱,陈皮(去白)5钱,木香5钱,牵牛头末4两,轻粉1钱(张子和方无轻粉)。主治水湿痰饮热毒内郁、气血壅滞所致积聚肿胀,二便秘涩,潮热口渴,喘咳面赤,脉沉数有力,风热郁痹,走注疼痛及妇人血逆气滞等证。
-
舟车神佑丸
概述:舟车神佑丸为方剂名,即《袖珍方》卷三引《太平圣惠方》记载的舟车丸的别名。方解:方中甘遂、芫花、大戟攻逐脘腹经隧之水,为主药;大黄、牵牛子荡涤泻下为辅,主辅相配,使水热实邪从二便分消下泄;再以青皮破气散结,陈皮理气燥湿,木香调气导滞,使气畅水行;轻粉走而不守,遂水通便,共为佐使。
-
逐水法
逐水法治疗学术语。系下法之一。用泻水作用峻烈的药物治疗水肿实证的方法。适用于水饮停聚于胸腹及水肿而属体质强壮者,能使体内积水从大小便排出。常用方有十枣汤、舟车丸之类,常用药有牵牛、甘遂、芫花、大戟、商陆等。
-
剂型
外用散剂是将药物研成细末外敷、掺撒疮面或患病部位,如锡类散、冰硼散等。酒剂具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长药效的特性,故适用于风湿类疾病、外伤及虚证,祛风散寒通络及补益强身剂中使用。此外,口服液、糖浆剂、胶囊剂与冲剂的特点大体相同,传统剂型丹剂目前已较少见、少用。
-
湿(匿^虫)(nǐ匿)疮
湿(匿^虫)(nǐ匿)疮病名。出《儒门事亲》卷六。因水湿之毒久浸所致。多生于下肢,其疮大者如杏,小者如豆,痒如虫行,破流黄水,浸淫成疮,愈而复生。治宜逐水祛风之剂,可内服舟车丸或濬川丸,由于该方系逐水峻剂,若体弱者当慎用。相当于下肢湿疹。
-
逐水剂
概述:逐水剂(drasticdiureticsformula)为方剂学名词。是指以峻烈泻水药为主配伍组成,治疗水饮内停等证的泻下剂。功能主治:本类方剂具有攻逐水饮的作用,能使体内积水通过大便排出,从而达到消除积水肿胀的目的。常用峻泻逐水药如先花、甘遂、大戟、牵牛子等为主组成方剂,代表方如十枣汤、舟车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