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肢疼痛
四肢疼痛为症状名。《诸病源候论·四肢痛无常处候》:“四肢痛无常处者,手足支节皆卒然而痛,不在一处,其痛处不肿,色亦不异,但肉里掣痛,如锥刀所刺。《医权初编》卷上:“体肥善饮,素多痰火者,一旦发动,经络壅塞,四支疼痛,亦不为用,此亦脾家之病。”可用防己汤、附子八物汤、松节酒等。
-
白茯苓散
摘录:《圣惠》卷十一《圣惠》卷二十七:白茯苓散:处方:白茯苓1两,黄耆1两(锉),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1两,白芍药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熟干地黄1两。功能主治:虚劳烦热,不得睡卧,四肢疼痛。功能主治:产后蓐劳。
-
VLB
3.对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皮肤癌、睾丸肿瘤、肾母细胞瘤、单核细胞白血病等,也有一定疗效。2.骨髓抑制:较长春新碱明显,可有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停药后迅速恢复。长春碱与长春新碱中毒:长春碱(长春花碱、威保定、VLB)与长春新碱(醛基长春碱、VCR)为由植物长春花中提取的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癌药物。
-
现代慢性疼痛治疗学丛书
丛书按慢性疼痛的躯体部位、器官系统,归纳为慢性疼痛治疗的基础,头面部疼痛的治疗,颈肩部疼痛的治疗,胸、背、腰部疼痛的治疗,四肢疼痛的治疗,中枢和周围神经疼痛的治疗,内脏疼痛的治疗,血液、血管疼痛的治疗,癌性疼痛的治疗,女性疼痛的治疗,肛门及会阴部疼痛与非疼痛疾患的治疗等,共11卷,300多万字。
-
威保定
3.对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皮肤癌、睾丸肿瘤、肾母细胞瘤、单核细胞白血病等,也有一定疗效。2.骨髓抑制:较长春新碱明显,可有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停药后迅速恢复。长春碱与长春新碱中毒:长春碱(长春花碱、威保定、VLB)与长春新碱(醛基长春碱、VCR)为由植物长春花中提取的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癌药物。
-
三两半药酒
概述:三两半药酒为中成药,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0年版)。益气活血,祛风通络。(2)取本品50ml,置水浴上蒸至约30ml,放冷,用乙醚20ml振摇提取,分取乙醚液,挥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0.2g,加乙醚3ml浸泡1小时,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4.高血压患者慎服;
-
芎桂散
处方:川乌头60克(作片,水浸一宿,切作算子条,更以米泔浸一宿,不洗,晒干,麸炒)川芎45克桂心30克甘草(炙)干姜(炮)各7.5克制法:上药为末。《产宝诸方》:组成:生地黄4两(竹刀切),生姜4两,川芎半两,肉桂半两,芍药半两。主治:妇人月娠恶露不止。主治:中风,四肢疼痛,及两足俱软,行履不便。
-
长春碱
3.对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皮肤癌、睾丸肿瘤、肾母细胞瘤、单核细胞白血病等,也有一定疗效。2.骨髓抑制:较长春新碱明显,可有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停药后迅速恢复。长春碱与长春新碱中毒:长春碱(长春花碱、威保定、VLB)与长春新碱(醛基长春碱、VCR)为由植物长春花中提取的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癌药物。
-
长春花碱
3.对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皮肤癌、睾丸肿瘤、肾母细胞瘤、单核细胞白血病等,也有一定疗效。2.骨髓抑制:较长春新碱明显,可有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停药后迅速恢复。长春碱与长春新碱中毒:长春碱(长春花碱、威保定、VLB)与长春新碱(醛基长春碱、VCR)为由植物长春花中提取的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癌药物。
-
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操作名称非同步直流电复律适应症主要适用于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时,心脏已丧失有效的机械性收缩功能,血液循环处于停顿状态的紧急状态。并发症1.心律失常转复后可能有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逸搏及房性早搏,此为窦房结苏醒或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往往在短时间自行消失,一般毋须特殊处理。
-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检查
概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由Hamilton于1959年编制,为慢性疼痛患者较多测量的量表。5.偏头痛。禁忌证:1.心肌梗死发作期或发作后伴有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衰患者。(13)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口干、潮红、苍白、易出汗、易起“鸡皮疙瘩”、紧张型头痛、毛发竖起。其中第1项需两者兼顾。
-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检查
概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由Hamilton于1960年编制,是临床上评定抑郁状态时应用最为普遍得量表。禁忌证:1.心肌梗死发作期或发作后伴有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衰患者。2.主要脏器的严重疾患,如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呼吸衰竭患者,脑出血、脑梗死、糖尿病病情不稳定的患者。③有疑病妄想;
-
丘脑感觉核团毁损术
名称:丘脑感觉核团毁损术适应证:丘脑感觉核团毁损术适用于累及范围较大的躯体和头面部的各种慢性疼痛,躯干、四肢疼痛进行对侧丘脑腹后外侧核(VPL)的毁损,头面部疼痛则选择对侧丘脑腹后内侧核(VPM)。2.手术患者体位准备患者仰卧位,将立体定向头架牢固固定在手术床上,核对靶点坐标,校准定位仪。
-
厚皮性骨膜病
概述:厚皮性骨膜病(pachyermoperiostosis)又称为皮肤肥厚骨膜骨质增生症和Touraine-Solente-Gole综合征。原发性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性多见,常在青春期后不久发病。继发性又称过度增生性骨关节病,常继发于各种慢性及恶性肿瘤性疾病,中年以后发病,以女性多见,皮肤改变不显著。患者四肢疼痛,行动笨拙。
-
Touraine-Solente-Gole综合征
概述:厚皮性骨膜病(pachyermoperiostosis)又称为皮肤肥厚骨膜骨质增生症和Touraine-Solente-Gole综合征。原发性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性多见,常在青春期后不久发病。继发性又称过度增生性骨关节病,常继发于各种慢性及恶性肿瘤性疾病,中年以后发病,以女性多见,皮肤改变不显著。患者四肢疼痛,行动笨拙。
-
皮肤肥厚骨膜骨质增生症
概述:厚皮性骨膜病(pachyermoperiostosis)又称为皮肤肥厚骨膜骨质增生症和Touraine-Solente-Gole综合征。原发性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性多见,常在青春期后不久发病。继发性又称过度增生性骨关节病,常继发于各种慢性及恶性肿瘤性疾病,中年以后发病,以女性多见,皮肤改变不显著。患者四肢疼痛,行动笨拙。
-
图雷纳-索兰伍特-戈列综合征
概述:厚皮性骨膜病(pachyermoperiostosis)又称为皮肤肥厚骨膜骨质增生症和Touraine-Solente-Gole综合征。原发性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性多见,常在青春期后不久发病。继发性又称过度增生性骨关节病,常继发于各种慢性及恶性肿瘤性疾病,中年以后发病,以女性多见,皮肤改变不显著。患者四肢疼痛,行动笨拙。
-
吡明尼
概述:灭鼠优又名鼠必灭、抗鼠灵、吡明尼,本品为淡黄色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灭鼠优中毒:灭鼠优可抑制烟酰胺的代谢,造成维生素B族的严重缺乏,使中枢和周围神经肌肉接头部、胰岛组织、自主神经和心肌传导等方面的障碍,还可引起胰腺B细胞的破坏致糖尿病。6.肌电图和脑电图异常。
-
四根岔
四根岔为经外奇穴名。肩前部腋前皱襞直上1.5寸,左右计2穴;加环跳2穴,共4穴。主治四肢瘫痪、四肢疼痛。肩前部穴可直刺1寸,环跳针2~3寸,针感向指、趾端放射。
-
四支疼痛
四支疼痛为症状名。《诸病源候论·四肢痛无常处候》:“四肢痛无常处者,手足支节皆卒然而痛,不在一处,其痛处不肿,色亦不异,但肉里掣痛,如锥刀所刺。由体虚受于风邪,风邪随气而行,气虚之时,邪气则胜,与正气交争相击,痛随虚而生,故无常处也。”可用防己汤、附子八物汤、松节酒等。本症可见于痹证、痛风等疾患。
-
太阴伤寒
太阴伤寒(Taiyindiseasewithcolddamage)是指太阴病兼表证,以头痛,发热,恶风,四肢疼痛,脉浮等为常见症的太阴病证。
-
爪黄
《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爪黄之病,口苦舌干,身体急强,面目俱黄,行履不得,言语狂乱,四肢疼痛,发即便走。”《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一般把黄疸分成阳证和阴证两大类,称为阳黄和阴黄。
-
产后风虚劳损
产后风虚劳损病名。若久不平复,若久不瘥,风冷入于子脏,则胞脏冷,亦使无子,谓之风虚劳损也。”多见羸瘦,不思饮食,四肢疼痛等症,治用黄耆散(黄芪、白术、木香、羚羊角、人参、当归、桂心、川芎、白芍药、白茯苓、甘草、姜、枣)以益气健脾、养血祛风为治。
-
特酚伪麻片
对乙酰氨基酚/特非那定/伪麻黄碱说明书:药品名称:对乙酰氨基酚/特非那定/伪麻黄碱英文名称:Paracetamol/Terfenadine/Pseudoephedrine别名:特酚伪麻片;对乙酰氨基酚为解热镇痛药,能抑制机体的前列腺素合成,使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而起解热镇痛作用,可治头痛、发热、四肢疼痛、肌肉痛及全身不适等感冒症状。
-
注射用癌备
药品说明书:别名:长春花碱,长春碱,威保啶,注射用癌备外文名:Vinblastine适应症:1.对恶性淋巴瘤的疗效较好。3.对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皮肤癌、睾丸肿瘤、肾母细胞瘤、单核细胞白血病等,也有一定疗效。3.周围神经炎:指(趾)端麻木、四肢疼痛、肌肉震颤、腱反射消失,少数可有头痛、精神抑郁。
-
鄂木斯克出血热
1943年曾发现本病,1944~易感人群为疫源地的农民,多为青壮年劳动者。病因:鄂木斯克出血热病毒属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脑水肿可引起感觉改变。诊断:病毒分离:取病人一病周内的血液、脑脊液,接种于豚鼠、小白鼠脑内或鸡胚进行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取双份血清作补体结合或中和试验,呈4倍以上升高者。相关检查:浆细胞
-
疱疹性咽峡炎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疱疹性咽峡炎这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40℃)、头痛、咽痛、吞咽困难、厌食,有时颈部强直,持续4~诊断检查:根据急性发热起病,口腔有丘疹水疱性损害及培养出柯萨奇或埃可病毒,即可诊断。
-
白头翁煎
处方:白头翁2两,牛膝3分(去苗),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桂心3分,羌活3分,赤芍药3分,赤茯苓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防风3分(去芦头),虎胫骨1两(涂酥,炙微黄),牡丹半两,当归2分,酥、生姜汁。制法:上为细散,用好酒5升,都煎如饧。功能主治:四肢疼痛,至夜转甚不可忍者。服药后仍须炒蚕砂熨之为妙。
-
葱豉粥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七:葱豉粥:处方:豉30克葱白1握(去须,切)粳米60克功能主治:主骨蒸烦热咳嗽,四肢疼痛,时发寒热。用法用量:上药用水600毫升,煮葱、鼓取汁220毫升,绞去葱、豉,入米煮作粥,不计时候食之。用法用量:上以水2大盏半,煮葱、豉,取汁1盏半,绞去葱、豉,入米煮作粥。
-
大腹皮丸
《圣惠》卷四十三:大腹皮丸:处方:大腹皮2两(锉),桔梗3分(去芦头),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白术半两,当归1两(锉,微炒),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桂心半两,木香半两,芎3分。功能主治:腹内诸气胀满,上攻肩背,烦闷,四肢疼痛,不能饮食。功能主治:妇人水分,肿满不消,经水断绝。
-
加减玄武汤
处方:白术1两,芍药1两,白茯苓7钱,甘草3钱。功能主治:伤寒数日未解,六脉浮沉,身疼头痛,恶寒潮热,咳嗽痰喘,遍身疼痛,手足冷痹,饮食少思,脏腑溏痢,四时伤寒。泄泻,加木香、藿香;咳嗽,加五味子、半夏;四肢疼痛,加附子(名真武汤);3日无汗,如疟恶寒恶热,加麻黄、桂枝。摘录:《臞仙活人方》卷二
-
桑枝酸枣仁煎
身体拘急,四肢疼痛,行立不得。制备方法:上除酥蜜桑枝外,共为散,用清酒7升,先煎桑枝,令色微黄,去桑枝后下药末,更煎10-20沸,次下酥蜜,煎成膏,看稀稠得所,以瓷合盛。
-
苦参吐毒热汤
《外台秘要》卷三引《删繁方》:苦参吐毒热汤:处方:苦参2.5克,乌梅7枚鸡子3枚(取白)功能主治:治天行五日不歇,未至七日,皮肉毒热,四肢疼痛而僵。用法用量:上药三味,以苦酒600毫升煮二味,取200毫升,去滓澄清,下鸡子白搅调,温去沫,分两次服之。当吐毒热气出愈。附注:苦参汤(《圣惠》卷十三)。
-
煨肝茵陈散
《圣济总录》卷一五○:方名:煨肝茵陈散组成:茵陈蒿1两,犀角(屑)1两,石斛(去根)1两,人参1两,芍药1两,桔梗(炒)1两,防风(去叉)1两,柴胡(去苗)1两,细辛(去苗叶)1两,白术1两,桂(去粗皮)1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两,当归(切,焙)1两。制备方法:上为散。
-
七星洗心散
《永乐大典》卷八○二○引《经验普济本事方》:组成:柴胡(去苗)半两,鳖甲(炙)半两,黄芩半两,知母半两,黄连半两,杏仁(去皮,炒)半两,甘草(炙)半两。主治:大人、小儿骨蒸热劳,皮肤干枯,痰唾稠粘,四肢疼痛,面赤唇干,烦躁,睡卧不宁,或时咳嗽。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天灵盖饮子
《圣惠》卷三十一:组成:天灵盖半两(涂酥,炙微黄,捣为末),鳖甲半两(涂醋,炙微黄,去裙襴,捣为末),桃仁10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柴胡半两(去苗),知母半两,青蒿半两,甘草1分(生用),豉心半合,葱白2茎(并须)。主治:骨蒸劳,四肢疼痛,筋脉拘急,寒热进退,发作如疟,日渐萎黄,不能饮食。
-
止痛四物汤
《经验医库》方之止痛四物汤:组成:当归、生地黄、防风、白头翁、黄芪、紫草、羌活、茯苓、麦门冬、白芍药、甘草、升麻。《鲁府禁方》卷三方之止痛四物汤:组成:当归(酒洗)1钱,川芎1钱,白芍(酒炒)1钱,熟地黄1钱,秦艽8分,丹参8分,羌活8分,骨碎补8分,木瓜7分,良姜7分,均姜7分,五加皮7分,玄胡索7分。
-
仙传史国公浸酒
《医统》卷十一:组成:当归2两,虎胫骨(酥油炙)2两,川羌活2两,川萆薢2两,防风2两,秦艽4两,鳖甲1两(醋炙),川牛膝(酒浸)2两,松节2两,晚蚕沙(炒)2两,枸杞子5两,干茄根8两(饭上蒸熟),苍耳子4两(炒,搥碎)(一方加白花蛇1条;主治:诸风五痹,左瘫右痪,口眼斜,四肢疼痛,72般风,24般气。
-
正本丸
《医方类聚》卷九十四引《经验良方》:组成:益智仁4两(擘破),盐2两。主治:心气妄行,流入肾经,腰膝疼痛,眼见黑花,流入经络,四肢疼痛,或不能举动。用法用量:却以白茯苓2两,甘草1两研罗为末,每以米2钱,百沸汤调下,不拘时候。
-
如圣黑丸子
《外科理例 附方》:组成:白及4钱,当归4钱,白蔹1两6钱,南星(焙)3钱,百草霜1两,芍药1两,牛膝(焙)6钱,川乌(炮)2钱,赤小豆1两6钱,骨碎补(焙)8钱。主治:风寒袭于经络,肿痛或不痛;及风湿四肢疼痛,或手足缓弱,行步不前;并妇人血风劳损。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药禁忌:孕妇勿用。
-
没药羌活散
《圣济总录》卷一五○:方名:没药羌活散组成:没药(研)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山茱萸半两,赤芍药半两,牡丹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主治:妇人血风,四肢疼痛,不思饮食。若病甚日久者,用童子小便半盏,生地黄自然汁半盏,同煎至7分,温服。制备方法:上为散。
-
松节酒
《圣惠》卷四十五:方名:松节酒组成:松节1斤,生干地黄5两,桂心2两,秦艽5两(去苗),防风2两(去芦头),牛蒡根1斤(去皮),丹参3两,萆薢3两,苍耳子3两,独活3两,大麻仁1升,牛膝5两(去苗)。主治:历节风,四肢疼痛如解落。松节和猪椒叶酿酒,后下柏子仁等除风湿药,所谓虽有汤药,不及松膏、松节酒也。
-
香椿散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方名:香椿散组成:香椿嫩叶(酒浸,焙)3两,甘草(炙)1两,南壁土(向日者)1两,腊茶1两。主治:瘴气恶心,四肢疼痛,口吐酸水,不思饮食,憎寒壮热,发过引饮,谓之黑脚瘴、虾蟆瘴、哑瘴、黄芒瘴、黄茅瘴。如患久者,更入甘遂、柴胡各半两。制备方法:上为散。
-
益母草煎丸
主治:妇人骨蒸劳瘦,月候不通,心神烦热,四肢疼痛,不能饮食。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用乌梅、甘草煎汤送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末,用益母草煎都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附注: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 益母草丸。
-
推陈散
《魏氏家藏方》卷十:方名:推陈散组成:四物汤加延胡索、没药、香白芷各等分。主治:产后或失血后,惊滞气种种,节滞败血,一疼内恶物下;及败血作病,或胀或痛,胸膈胀闷,发寒发热,四肢疼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淡醋汤或童便调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暖肾散
《圣济总录》卷八十五:方名:暖肾散组成: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泽泻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1两,杏仁(汤去皮尖双仁,炒黄)1两,当归(锉,焙)1两。主治:肾冷所致久患腰痛。主治:肾气发动,攻腰腿,四肢疼痛。主治:水气肿满。
-
酥雄救命丹
《痘疹仁端录》卷十四:方名:酥雄救命丹组成:真蟾酥、明雄黄各等分。主治:疔疮危症,及身上四肢疼痛。用法用量:上以银簪挑断疔脚,或身上四肢有痛处,用磁锋贬破,将药敷上。恶血随流,毒气尽出,不致攻心。
-
獭胆丸
方见《圣惠》卷七十二,名见《本草纲目》卷五十一:方名:獭胆丸组成:水蛭10枚(炒令微黄),川椒1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硇砂1分(细研),獭胆1枚(干者),狗胆1分(干者)。主治:妇人月水不通,心腹滞闷,四肢疼痛。用法用量:每服5丸,食前当归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以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
五牡丸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方名:五牡丸组成:牡蒙2两,牡桂(去粗皮)2两,牡荆子2两,牡丹皮2两,牡蛎(熬)2两,人参,天雄(炮裂,去皮脐,大者)2枚,桑寄生2两,狗脊(去毛)2两,雷丸(炮)2两,石长生1两,萹蓄1两,小豆3两,贯众2两,东门鸡头末2两。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氟化钾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现场应急监测方法:速测管法;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采用石灰乳和硫酸铝处理含氟废水时,pH应控制在6~⑶钙盐-磷酸盐法。本法是通过加入钙盐和磷酸盐从废水中除去氟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