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脏象学说
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与外在征象的学说。
-
审苗窍
审苗窍为望诊内容之一。苗窍,即表露迹象的孔窍。肝胆湿热,可见目睛发黄;脾胃虚寒,可见口唇淡白;肾气亏损,可见耳鸣等。为五脏的外候。详察目、舌、口唇、鼻、耳等五官的变化,可了解其相关内脏的病变。肺气壅盛,可见鼻翼煽动;肝火亢盛,可见目赤;脾虚寒则口唇淡白;肾气虚则耳鸣等。
-
脏腑兼病辨证
脏腑兼病辨证为中医辨证方法之一。是指以脏象学说为指导,分析、判断脏腑病证之间的影响[多为表里影响和生克乘侮兼病关系]的脏腑辨证方法。
-
肺及大肠辨证
肺及大肠辨证是指以脏象学说为指导,分析判断肺与小肠的病证及其影响关系的脏腑辨证方法。
-
心及小肠辨证
心及小肠辨证是指以脏象学说为指导,分析判断心与大肠的病证及其影响关系的脏腑辨证方法。
-
脾胃辨证
脾胃辨证是指以脏象学说为指导,分析判断脾与胃的病证及其影响关系的脏腑辨证方法。
-
肝胆辨证
肝胆辨证是指以脏象学说为指导,分析判断肝与胆的病证及其影响关系的脏腑辨证方法。
-
肾及膀胱辨证
肾及膀胱辨证是指以脏象学说为指导,分析判断肾与膀胱的病证及其影响关系的脏腑辨证方法。
-
面针麻醉
面针麻醉针刺麻醉法之一。是在面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刺麻醉法。即按针麻要求在面针刺激点上针刺以施行手术。取穴原则一是以手术部位选取相应的刺激点,如子宫切除取子宫点;一是根据脏象学说选穴,如以“肺主皮毛”取肺刺激点止切皮痛。
-
左肾右命
左肾右命为生理学名词。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肾有一也。”它突出命门的作用,有藏精神和系元气等重要生理功能,被认为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后世据此提出肾主水、命门主火的理论,并创用左归丸以补肾水,右归丸以壮肾阳的治则,使左肾右命之说成为脏象学说的组成部分。
-
脏腑图说症治要言合璧
《脏腑图说症治要言合璧》脏腑学说著作。又名《中西医粹》三卷。清·罗定昌撰于1882年。上、中卷为脏腑论说及图解。以脏象学说配合易理阐论脏腑的形象部位和功能。附录王清任《改正脏腑图》及西医解剖图。下卷为十二经病证治法。现存清刻本、石印本及《中国医学全书》本。
-
藏象学说
它是以直观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在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藏象学说认为人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密切联系,外连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