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尾蚴
尾蚴亦称摇尾幼虫。系吸虫纲的複殖亚纲继毛蚴、包蚴和雷蚴之后的单性虫之第三代,为中间宿主卷具螺体内存在的雷蚴体壁上的胚细胞成熟后经单性生殖而形成。雷蚴的体壁破裂或从雷蚴的生殖孔出来而进入宿主的组织中。具有前吸盘(也称口吸盘)、后吸盘(又称腹吸盘)、与成虫同样的消化管、原肾管、被囊形成腺、穿刺棘等。
-
血吸虫尾蚴性皮炎
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禽、畜类血吸虫的尾蚴侵入人体皮肤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疾病病因:血吸虫的尾蚴引起,详询有否在流行区疫水接触史。因患部奇痒被搔破可继发感染或糜烂。2.局部处理同钩蚴皮炎。3.瘙痒严重者,可服扑尔敏、赛庚啶等。可以外用炉甘石粉洗剂、1%-3%的樟脑精和防蚴霜等皮肤膏。
-
血吸虫尾蚴膜反应
概述:在血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中,除试用过几乎所有的各种免疫学检验方法。检查名称:血吸虫尾蚴膜反应分类:血清学检查其他取材:血液血吸虫尾蚴膜反应的原理:血吸虫尾蚴的分泌、排泄物质与病人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在尾蚴周围形成明显的透明膜或套膜,即为阳性反应。泡状沉淀物须大于10μm(约相当2个细胞大小)。
-
玻璃体囊虫病
玻璃体囊虫病多以猪尾蚴病为常见。囊虫在玻璃体可生活1—2年,可引起玻璃体混浊及视网膜脱离,视力障碍。3.眼底检查见玻璃体内灰白色半透明园形囊尾蚴囊泡,可达1—2DD,囊泡内有发亮的小点蠕动,即为头部,有时可见其头部伸出如象鼻状及口部吸盘。2.药物抑制炎症反应可选用地塞米松及消炎痛。
-
玻璃体猪囊虫病
概述:猪囊绦虫的囊尾蚴随血流经过脉络膜血管进入视网膜下,然后进入玻璃体内,形成玻璃体猪囊虫病(cysticercuscellulosae),较为常见。2.眼底检查:可见玻璃体内黄白色半透明圆形囊泡,大小约2~日久因玻璃体混浊,不易看见囊虫典型的形态,同时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也会出现,有时囊虫可钻入视网膜下而寄生。
-
巨颈带绦虫
巨颈带绦虫(Taenia.taeniaformis)又名带状带绦虫,带状泡尾绦虫等。中绦期幼虫称带状囊尾蚴或叶状囊尾蚴(Cysticercusfasciolaris)寄生在啮齿类动物的肝脏,特别在鼠类极为常见,幼虫偶可感染人类。鼠、兔等中间宿主吞食了虫卵后,六钩蚴在消化道逸出,钻入小肠壁,然后随血流到肝脏,经过2~3个月发育成链尾蚴。
-
血吸虫乳胶凝集试验
概述:在血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中,除试用过几乎所有的各种免疫学检验方法。别名:血吸虫胶乳凝集试验检查名称:血吸虫乳胶凝集试验分类:血清学检查补体结合试验取材:血液血吸虫乳胶凝集试验的原理:血吸虫病患者体内产生的抗体与胶乳抗原混合后产生清晰均匀的凝集颗粒。3%,与丝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及肺吸虫病间有7.7%~
-
血吸虫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概述:在血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中,除试用过几乎所有的各种免疫学检验方法。操作方法:同间接ELISA,原则上用1∶3000稀释的1%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粗抗原包被聚苯乙烯板,每孔200μ1,置4℃过夜,洗涤后,分别加用吐温-PBS作1∶200稀释的血清标本,阴、阳性参考血清每孔200μl。
-
血吸虫胶乳凝集试验
在血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中,除试用过几乎所有的各种免疫学检验方法。此外,还有以血吸虫尾蚴和虫卵作为抗原的尾蚴膜试验和环卵沉淀试验。血吸虫胶乳凝集试验正常值:阴性。93.8%,假阳性率0%~3%,与丝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及肺吸虫病间有7.7%~患者治疗后抗体转阴情况与间接血凝方法相似。
-
血吸虫间接血凝试验
概述:在血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中,除试用过几乎所有的各种免疫学检验方法。检查名称:血吸虫间接血凝试验分类:血清学检查补体结合试验取材:血液血吸虫间接血凝试验的原理:用可溶性血吸虫卵抗原致敏的绵羊红细胞与患者血清中的相应抗体,可呈现凝集反应。试剂:国内有相应的商品化致敏红细胞试剂供应。
-
环吡异喹酮
药品说明书:别名:环吡异喹酮,吡喹酮外文名:Praziquantel适应症:本品为一新型广谱抗寄生虫药。对日本血吸虫病以及条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等均有效。皮肤涂擦1%浓度吡喹酮,12小时内对血吸虫尾蚴有可靠的防护作用。并可诱发精神失常及消化道出血;脑疝、过敏反应(皮疹、哮喘)等亦有所见。
-
曼氏裂头蚴
概述:曼氏裂头蚴(plerocercoidlarvaeofSpirometramansoni)为迭宫属的裂头蚴,是寄生在蛙、蛇或人体内曼氏迭宫绦虫的第三期幼虫。5周发育孵出六钩蚴,被剑水蚤吞食后发育成原尾蚴,原尾蚴被蛙类吞食可发育成裂头蚴,人吞食含有裂头蚴的第二中间宿主可引起曼氏裂头蚴病。鸟类、蛇类、猪可作为转续宿主。
-
鸭怪
鸭怪病名。见《中医外科法》(上海中医学院编)。患者均有接触秧田水的病史。以小腿伸侧常见,患处皮损处可呈现绿豆或黄豆大丘疹或丘疱疹,疱底绕以红晕,呈散在分布,剧痒,甚者从膝部到踝部红肿明显。以外治为主,可用三黄洗剂或射干溶液外搽,或用枯矾粉、青黛散外扑。即禽类血吸虫尾蚴皮炎(属于稻田皮炎之一种)。
-
司氏伯特绦虫
头节稍扁,顶端有已退化的顶突,4个卵圆形的吸盘。成节长0.75mm,宽6mm,每节有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虫卵被螨类(Scheloribatesbaevigatus和Galumnaspp.)吞食后,卵内的六钩蚴发育成为似囊尾蚴。成虫寄生于终宿主肠内,孕节随粪便排出体外。成虫在肠内寄生时可无任何症状,也可发生腹痛和呕吐。用阿的平驱虫有效。
-
玻璃体寄生虫病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玻璃体寄生虫病是猪囊尾蚰蚴病弓形虫病等引起。症状体征:病人视力下降,甚至可见虫体变形或蠕动。眼底检查可见得囊尾蚴呈黄白色半透明圆形,大小约1.5-6PD,有时可见头部吸盘。治疗方案:可采用玻璃体手术方法取出。2、改变生食蟹、喇咕、蛇、蛙以及不清洁的青菜、冷水等不良卫生习惯。
-
尾胞
尾胞是接续于绦虫类囊尾蚴的头圆锥的囊状部。
-
感染性钉螺
感染性钉螺(infectedoncomelaniasnail)是指含有日本血吸虫胞蚴、尾蚴的钉螺(Oncomelaniahupensis)。湖北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圆口螺科、钉螺属,为雌雄异体、卵生、水陆两栖的淡水螺,在我国通常简称为钉螺。
-
血吸虫病的尾蚴膜反应
化验结果意义:尾蚴膜反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早期阳性率可达1.0(100%),病程较长者可有假阴性。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原虫与寄生虫传染病免疫学检测化验类别一:传染病免疫学检查化验类别二:原虫与寄生虫传染病免疫学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